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_男女福利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_在教室里和同桌做校园h文

第三節  知識的保持

  一、記憶系統及其特點

    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一)瞬時記憶

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它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為0.25-2秒。形象鮮明、保持刺激的原樣,不加工,容量相當大。

如果這些感覺信息受到特別注意,就會進入短時記憶;而那些沒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則會很快變弱而消失。當然,如果刺激極為強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入長時記憶系統。

(二)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2.5-20,一般不超過1分鐘。短時記憶的信息既有來自感覺記憶的,也有來自長時記憶的,它一般包括兩個成分:

一是直接記憶,即輸入的信息沒有經過進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當有限,大約為7±2個組塊。如果信息得到及時復述,則可能轉入長時記憶系統而被長久保存;否則會很快消失;

所謂組塊,指在信息編碼過程中,利用貯存在長時記憶系統中的知識經驗對進入到短時記憶系統中的信息加以組織,使之成為人所熟悉的有意義的較大單位的過程。

另一個成分是工作記憶,指長時記憶中存貯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將貯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提取出來解決當前問題的過程。

★例,單選(湖北   2009年)

短時記憶的容量是( b

a5±2組塊

b7±2組塊

c5±2

d7±2

★例,單選(浙江  2005年)

短時記憶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數量為( d)個組塊。

a.6±2 b.6±1

c.7±1 d.7±2

★例,單選(甘肅  2009年)

短時記憶的信息在頭腦中保持的時間一般不超過(c

a 10分鐘 b  1秒鐘     c  1分鐘         d  1刻鐘

(三)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貯存。它的保存時間長,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容量沒有限度。

其信息的來源大部分是對短時記憶的內容進行深度加工的結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獲得的。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是統一的記憶系統的三個不同的信息加工階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記憶種類。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任何信息都必須經過瞬時記憶、短時記憶才可能轉入長時記憶,沒有瞬時記憶的登記、短時記憶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長時間貯存在頭腦中。

二、知識的遺忘及其原因

    (一)遺忘及其進程

    對于遺忘發展的進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研究結果被繪制成曲線(圖6-1),這就是百余年來一直被廣泛引用的經典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從圖6-1中,我們可以看到,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過程最初進展得很快,以后逐漸緩慢;過了相當的時間后,幾乎不再遺忘。也可以說,遺忘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例,辨析(北京  2010年)

知識遺忘的過程先快后慢。

(二)遺忘的理論解釋

    1.痕跡衰退說

這是一種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釋。按照這種理論,遺忘是由記憶痕跡衰退引起的,消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它起源于亞里士多德,由桑代克進一步發展。桑代克在其“練習律”中指出,習得的刺激一反應聯結,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會加強;如果失去使用,則聯結的力量會減弱,以致逐漸消失。

記憶痕跡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觀點也符合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衰亡的一般規律,所以痕跡衰退仍然被認為是導致遺忘的原因之一。

2.干擾說

現在,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于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

研究表明,干擾主要有兩種情況,即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所謂前攝抑制,是指前面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面學習材料的干擾;倒攝抑制,指后面學習的材料對保持或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一個學習材料的兩端的項目學習快、記憶得牢一些,而中間部分的項目總是學得慢、記得差一些。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之所以較差,可能是由于同時受到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雙重干擾的結果;而最前部與最后部的記憶效果之所以較好,可能是由于僅受到倒攝抑制或前攝抑制造成的。

3.同化說

奧蘇伯爾根據他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對遺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解釋。奧蘇伯爾認為,在真正的有意義學習中,前后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干擾而是相互促進的,因為有意義學習總是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后面的學習則是前面的學習的加深和擴充。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4.動機說

動機性遺忘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我們不想記,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因為它們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損自我的形象。這一理論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在給精神病人施行催眠術時發現,許多人能回憶起早年生活的許多瑣事,而這些事情平時是回憶不起來的。它們大多與罪惡感、羞恥感相聯系,因而不能為自我所接納,故不能回憶。也就是說,遺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故這種理論也叫壓抑理論。

★例,單選(甘肅 2010年)

奧蘇伯爾提出的解釋遺忘原因的理論是(c

a.痕跡衰退說            b.干擾說

c.同化說                d.動機說

三、運用記憶規律,促進知識保持

    (一)深度加工材料

    所謂深度加工,是指通過對要學習的新材料增加相關的信息來達到對新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的方法,如對材料補充細節、舉出例子、做出推論,或使之與其他觀念形成聯想。

    (二)有效運用記憶術

    記憶術是運用聯想的方法對無意義的材料賦予某些人為意義,以促進知識保持的策略。有人在利用記憶術幫助記憶外語單詞的研究中創設了“關鍵詞方法”,即在記憶外語單詞時先在本族語言中找一個讀音與外語類似,且能產生有趣聯想的詞。如英文的“gas”(煤氣)一詞,可以用漢語“該死”作關鍵詞。兩者讀音相似,又可以產生“人因煤氣中毒而死”的聯想。這樣“gas”一詞很容易記住了。

(三)進行組塊化編碼

    所謂組塊,指在信息編碼過程中,利用貯存在長時記憶系統中的知識經驗對進入到短時記憶系統中的信息加以組織,使之成為人所熟悉的有意義的較大單位的過程。組塊可以是一個字母、一個數字、一個單詞、一個詞組,甚至是一個句子。組塊的方式主要依賴于人過去的知識經驗。例如,“認知心理學”5個字對于根本不懂心理學的人來說,是5個組塊;對稍懂心理學的人來說,是2個組塊(認知、心理學);而對心理學家來說,則只是1個組塊。

(四)適當過度學習

所謂過度學習,指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后的附加學習。

研究表明,學習的熟練程度達到150%時,記憶效果最好;超過150%時,效果并不遞增,很可能引起厭倦、疲勞等而成為無效勞動。

★例,單選(浙江  2008年)

一般而言,過度學習的程度達到多少時記憶效果較好?(c )

a.50%

b.100%

c.150%

d.200%

(五)合理進行復習

    1.及時復習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在學習20分鐘以后,知識就被遺忘了42%;一天以后,遺忘就達到了66%。如果過了很長時間,直到考試前才復習,就幾乎等于重新學習了。所以,新學習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時復習,至少要在當天加以復習,以減緩遺忘的進程。

    2.分散復習

分散復習是相對于集中復習而言的。集中復習就是集中一段時間一次性重復學習許多次,分散復習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重復學習一次或幾次。對于大多數學習而言,分散復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因為分散復習可以降低疲勞感,可以減少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

 3.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

研究表明,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的效果優于單純的重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