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993年6月,第80屆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將“重大事故”定義為( )。
A.不論長期地或臨時地加工、生產、處理、搬運、使用或儲存數量超過臨界量的一種或多種危險物質,或多類危險物質的設施(不包括核設施、軍事設施以及設施現場之外的非管道的運輸)
B.在重大危害設施內的一項活動過程中出現意外的、突發性的事故
C.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D.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訂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32.鑒于事故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預警機制必須以( )為重要原則。
A.高效率
B.及時性
C.全面性
D.引導性
33.事故預警的目標是( )。
A.針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預防與控制
B.建立的預警系統能夠靈敏快速地進行信息搜集、傳遞、處理、識別和發布,這一系統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建立在“快速”的基礎上
C.通過對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測與評價,警示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危害程度
D.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復雜多變,事故預警不僅要求快速搜集和處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對復雜多變的信息做出準確的判斷
34.不屬于安全生產預警特點的是( )。
A.快速性
B.完備性
C.公開性
D.預測性
35.不屬于構建安全生產預警的原則的是( )原則。
A.預測性原則
B.及時性原則
C.高效性原則
D.引導性原則
36.企業質量管理的基本任務是( )。
A.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工程)
B.確定企業的質量目標,制訂企業規劃和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
C.針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質量水平提高過程中的不當、錯誤、失誤現象進行預警
D.收集有關人的活動信息,進行識別與選擇,對人的行為活動進行評價與分析,對人的不良行為進行預警
37.事故應急救援的總目標是( )。
A.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B.迅速控制事態,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C.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
D.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
38.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 )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A.省級
B.市級
C.縣級
D.設區級
39.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 ),明確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分類和預案框架體系,規定了國務院應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體系、工作機制等內容,是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
A.《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B.《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C.《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
D.《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
40.應急管理( )階段的工作涵蓋了其工作的全過程。
A.預防
B.響應
C.準備
D.恢復
41.預警系統的組成中,( )主要由信息網、中央處理系統和信息判斷系統組成。
A.監測系統
B.預警信息系統
C.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
D.預測評價系統
42.預警指標應選定能反映現狀和預示未來的指標,體現了預警評價指標的( )原則。
A.靈敏性
B.科學性
C.可操作性
D.預見性
43.制訂事故應急預案是貫徹落實( )方針,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的重要措施。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C.“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D.“安全生產責任制”
44.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是指在遵守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前提下容許短時間接觸的濃度,其中短時間指( )。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45.發病工齡短、進展快的塵肺病是( )。
A.矽肺
B.炭黑塵肺
C.煤工塵肺
D.鑄工塵肺
相關文章: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中級安全工程師
[協議護航班-不過退費]
7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資料 研發資料
中級安全工程師
[沖關暢學班]
5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研發資料
中級安全工程師
[精品樂學班]
3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研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