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市晚報刊發了一批“市民來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問題。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趙家口長途汽車站,發現這里是一個Y字形路段,行駛的車輛由兩條機動車道匯聚到一條機動車道上。引人注目的是,在兩條分支機動車道中的一條上緩緩行駛著大量公交車,一輛接一輛,車隊一直排到Y形車道匯流口。劉公鋪橋西這一站點設置在兩條機動車道之間,我和朋友便是在這一站下的車。這里下車的乘客很多,從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條不同路線的公交車要在這一站停靠。這就使得上下車的乘客特別多,疏散時間增加,公交車停靠的時間也就相應增加,而之后需要進站的公交車排隊進站的時間也被延長。我看到排隊等候進站的公交車一直都保持在5輛以上,使得路面擁擠不堪。我從劉公鋪橋西站下來后沿著公交站繞了一圈,發現并沒有能夠穿過馬路的人行橫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開外對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幾百米去繞行趙家口天橋。這對于在上班時間急著換乘車輛的人來說太費時間,所以我看到絕大部分下車的乘客都徑直走到站點與綠化帶之間的空隙處,在大量的機動車流之間驚險地穿過馬路。這雖然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但與登上天橋再下來相比顯得方便快捷許多。
市民乙:前幾天上午,我去石化總公司附近的體檢中心體檢。事先我從公交網上查詢得知,經過我家小區附近的16路公交車可以抵達石化總公司。乘16路車順利抵達目的地并體檢之后,我按慣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總公司站點等車。等了約20分鐘,來了一輛16路車,卻呼嘯而過,并沒有靠站。我先是誤以為司機甩站,后來無意中看了一下站牌,發現這個站點并不停靠16路公交車。這讓我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心情也被敗壞了。一個朋友說,他經常乘公交車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無回”的。對這類現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為啥不讓乘客有去有回?
市民丙:隨著我市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軌道交通網絡不斷向外延伸,遠離中心城區的住宅區越來越多。但是,軌道交通只解決大流量,不能完全解決住宅小區到達軌道交通車站之問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退回去20年,有沒有“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有。那當時是怎么解決的?一是走路,二是騎車。現在為什么沒人走路了?一方面,過去走是因為經濟困難,現在幾塊錢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問題;另一方面,有人想走,卻發現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燈瞎火,感到特別不安全。為什么現在騎自行車的人少了?因為騎車的成本也不低。現在規范的小區里,自行車必須停在車庫里,每月要交停車費。你想停在公交車站或者軌道交通站點,也必須交停車費,否則很容易失竊,但是交了錢也不一定能夠保證不丟。此外還“受氣”,現在是汽車社會,不少道路上都沒有非機動車道,即使設有非機動車道,也常常被亂停的機動車占用。于是,原本可以自行解決的“最后一公里”被“黑車”填了空。在公交站點,有不少小轎車、摩托車、電動車等“黑車”聚集。因“黑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常常讓人心有余悸。
5.英國哲學家阿蘭?德波頓在四川大地震之后發表文章,介紹并闡發了古代羅馬哲學家塞內加關于人類災難的哲學思考。
公元62年2月5日凌晨,一場強烈的震災在坎帕尼亞省地底迸發,數千名毫無察覺的居民在幾秒鐘內喪命。龐培城內的大部分建筑在熟睡著的人們的頭頂上坍塌。救援行動因隨后發生的火災而受阻。幸存者除了身上污黑的衣衫,失去了一切。在整個羅馬帝國境內,到處是驚恐、難以置信和憤怒的情緒。這個世界上最強大、技術上最先進的民族,在大自然的脾氣面前,怎會如此不堪一擊?
這些痛苦與惶惑,引起了塞內加的注意。他撰寫了一系列文章來安慰他的剛剛遭逢災難的讀者。然而,他的安慰卻多少顯得生硬和陰郁:你們說‘我沒想到這一切會發生’。難道你們以為,當你知道某件事有可能發生,當你看見它已經發生,這件事居然還不會發生嗎……”為了平息讀者心中的不平,塞內加提醒大家(在公元62年的春季):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必須時刻都要想到未可預料的事情。平靜,不過是歷次混亂之間的間歇。沒有什么是絕對可靠的,即便是我們雙腳依憑的大地。
塞內加認為,由于未曾預料到的事件對我們的傷害最大,由于我們必須預想到所有的事情,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牢記,最糟糕的事情有可能要發生。每個人在駕車啟程、走下樓梯,或是與朋友話別時,都應意識到各種致命的可能性。塞內加強調:“不應有始料未及之事。我們的思想應先行一步,去面對所有的問題。我們所要考慮的,不應僅是什么事常會發生,而更應是什么事有可能發生。人是什么?人是一件容器。哪怕是最輕微的振動,最小的顛簸,都會讓它破碎。人的軀體軟弱而易碎。”
在經歷了大地震之后,許多人主張應疏散整個地區的民眾,并且不要在震區重建房屋。但塞內加并不認為地球上會有一個地方具有徹底的安全。“誰又能保證,他們所站立的這塊或那塊土地,就是更好的地基呢?如果我們以為,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可以幸免于難,保證安全,那我們就錯了……大自然還沒用這種方式創造過任何永恒不變的東西。”
有中國學者讀了阿蘭?德波頓的文章之后這樣解讀塞內加的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絕對的安全。人類的歷史正是一個與災難相伴以及與災難抗爭的歷史,而塞內加的思想看似悲觀,卻有助于我們培養憂患意識,有助于國人在災難來臨之際保持清醒、從容與淡定,并減輕災難和流血帶來的震驚,進而積極地應對災難。從這個意義上說,塞內加道出的是與中國古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相近的思想。
三、作答要求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根據給定資料2,對專家們所說的“技防”和“人防”加以解釋。(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2.根據給定資料3,談談“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別重大火災中的具體表現。(10分)
要求:準確、全面、簡明,不超過150字。
(二)A市F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動。請根據給定資料,從“安全文化理念”、“增強安全意識”、“日常安全須知”三個方面為社區的宣傳欄寫一份宣傳稿。(20分)
要求:(1)內容具體,針對性強;(2)用語恰當,通俗易懂;(3)不超過500字。
(三)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20分)
要求:(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3)不超過400字。
(四)給定資料5畫線部分寫道:“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經驗或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語言流暢;(4)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答案】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根據給定資料2,對專家們所說的“技防”和“人防”加以解釋。(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所謂技防,是指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為城市安全配備的防范設施,如給城市打造的“金剛罩”、城市公共交通的軟硬件配備、各種防災裝備等。
所謂人防,則是技防之外的人為防范,包括對裝備的保養維護、人為的操作能力,在災難發生的情況下個人有效利用各種防災裝備的能力,在防范設備安裝過程中隱藏的人為隱患等。
2.根據給定資料3,談談“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別重大火災中的具體表現。(10分)
要求:準確、全面、簡明,不超過150字。
此脆弱性在該事件中表現有:一是外部致災因素影響度高。城市規劃存在缺陷,樓間距較小,道路狹窄,高樓消防設施缺乏。二是系統抗災力弱。政府和民眾監督不到位;前期工程管理上存在層層分包轉包等違規現象;日常管理松懈、安全措施不到位,維修作業違章;民眾缺乏正確救災觀念,自救應急疏散能力不足;民眾保險意識缺乏。
(二)A市F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動。請根據給定資料,從“安全文化理念”、“增強安全意識”、“日常安全須知”三個方面為社區的宣傳欄寫一份宣傳稿。(20分)
要求:(1)內容具體,針對性強;(2)用語恰當,通俗易懂;(3)不超過500字。
增強安全意識 共建和諧社區
為了保障居民的安居樂業,同時給居民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區近期將開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動,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加強“居民安全文化教育”,轉變大家固有的安全文化理念。“自救優于互救,互救優于公救”是降低災害損失的經驗之談,假如發生火災,受災人員若是缺乏自救常識,生存幾率將會很低,就算配備有足夠的滅火設施,若是沒人會用,也就毫無意義了。
因此,本次活動的重要內容便是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居民的安全技能。我們將通過舉行安全宣講會的形式,配合發放安全手冊,為廣大居民講解和傳授日常安全的注意事項以及防災救災的相關技能,并且會定期開展演習,讓廣大居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切實轉變為安全能力。
安全問題無小事,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電、氣的不正確使用都會成為安全隱患。用電安全需要注意經常檢查線路、插座和刀閘是否安全可靠;用氣安全,尤其是使用煤氣時要注意通風換氣,一旦發現煤氣中毒,應先把門窗打開,避免明火。
安全感是生活質量的刻度,是人們首要的心理需要。安全問題關乎每一個人,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動中積極響應、廣泛參與。最后祝大家生活平安幸福。
(三)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20分)
要求:(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3)不超過400字。
市民出行中存在問題主要有:公交線路及其站點設置不合理,不同路線及其站點重疊嚴重,易導致擁堵。有些公交路線往返行程不一致。軌道交通車站和居民小區間缺少公共交通方式。行人街道對面換乘因缺少行人通道而嚴重不便。鑒于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對我市當前道路情況、運載情況和未來城市規劃布局進行科學和詳細調查,為綜合治理提供依據。
第二,對公交線路及其站點進行布局優化。對公交線路進行優化,一是對某些線路上上下車人數較少的站點進行撤銷;二是對完全重疊的公交線路適當合并;三是對一些公交線路的路徑重新設置,避開過于擁堵路段。
第三,一些公交線路往返程路徑不一致,調研后如可以統一的,則應當將其統一。
第四,在主要的軌道交通站點和居民小區之間路段上開設短途公交專線。
第五,在主要的街道對面換乘站點處建設人行天橋,方便行人到對面公交換乘。
第六,要做好上述工作配套工作,公交站牌設立變更要準確充分,做好宣傳、公示工作。
(四)給定資料5畫線部分寫道:“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經驗或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語言流暢;(4)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例文】
天變不足畏 安全當先行
──讓經濟社會運行更安全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與災難相伴、與災難抗爭的歷史。從2008年的中國汶川,到2011年的日本福島,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它的憤怒,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然而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所說,只要我們意識到未曾預料到的事件對我們的傷害最大,時時保持警惕,預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應加強安全規劃與防護,牢固樹立憂患意識,按照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切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變”就不足畏,并且會成為經濟社會運行的更加安全的驅動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災,凸顯了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安全防護不足,片面追求建設速度和經濟效益,而對事故的防范考慮不周、投入不夠;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實不到位,在工程建設和維修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規范化監督;三是技術保障欠缺,救援設施設備難以滿足需要,影響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淡薄,市民自救互救、應急疏散能力不足。這一切都直接間接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擴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國古訓有云:“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預防災難和事故應從“預”字著眼、“防”字抓起。如果龐培人對火山噴發有足夠的預見并有相應的防護設施和防范措施,也許一代名城龐培不至于被火山熔巖所吞沒;如果S市在高層建筑的規劃上科學謹慎,在安全防護上舍得投入,對市民有相應的應急訓練,也許公寓火災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慘重。只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并落實到行動上,才能真正從事故教訓中汲取前進的動力,推動經濟社會的安全前行。
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的教訓告訴我們:科學發展,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發展理念上,必須把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思想認識轉移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尊重客觀規律,把握當前國情,以安全為前提和保障,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學習發達國家“生命至上”的觀念和做法,大力開展安全文化自律性、生命化、安全技能觀的宣傳教育,營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圍,普及安全知識,定期開展應急避險訓練,切實提高公眾自救能力;再次,在資源整合上,要將安全防護措施融入城鄉建設規劃,大力促進公共應急資源整合,構建綜合減災應急系統,建立協調有力、運作順暢的機制,打破條塊分割,把各個行業的專業救援力量整合起來,形成維護公共安全的強大合力;最后,在法律執行上,要加強執法和監管,確保法律制度的落實,規范人們的生產生活行為,嚴格依法操作,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從源頭上熄滅災難和事故的火星。
胡錦濤總書記曾經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們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把科學發展的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統籌好、謀劃好安全發展,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做好維護安全的各項工作,讓人民生活在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環境里,我們一定能夠讓中國列車運行得更加平穩順利!
更多關注:公務員申論歷年真題 公務員考試用書 公務員考試網絡課堂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