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小學生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兒童的安全防范常識
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用電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和交通安全。
(一)小學兒童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1、小學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
(1)流行性感冒
加強鍛煉,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場所,教室要消毒、通風等。
(2)病毒性乙肝
管理傳染源,發病后立即隔離
切斷傳染途徑
預防接種和中藥預防的方式保護易感人群
(3)細菌性痢疾
關鍵是切斷傳染源
患病后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勿食牛奶和油膩食物
(4)沙眼
重點是做好群防群治
2、小學兒童其他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1)缺鐵性貧血
(2)齲齒
(3)腹瀉
(4)近視
(5)肥胖癥
(6)頸椎彎曲異常
(二)小學兒童意外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1、中暑
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讓病人躺下,但頭部不要墊高。讓后解開病人衣領,用浸濕毛巾敷在其頭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藥物。
較嚴重者:用冰塊或冰棒敷其額頭、腋下,用涼水反復擦身。
昏迷者要及時送醫
2、溺水
清除口鼻內的淤泥、雜草等,以確保呼吸暢通;迅速倒水;使溺水者俯臥,腰部墊高,頭部下垂,用手壓其背部。倒背、人工呼吸
3、電擊
切斷電源
4、燙傷和燒傷
不要急于脫去貼身單薄的衣服,應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淋燙燒傷部位,等冷卻后再脫去衣物。
若傷勢較輕,可用紅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并保持干燥。
5、骨折
先止血在固定
6、中毒
先清除毒物
7、常見外傷(P130)
(1)擦傷
(2)刺傷
(3)扭傷
(4)割傷
二、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至少包括了兩層含義:
一是無心理疾病
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力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二)小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
1、多動癥
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
2、焦慮癥
3、學習困難綜合癥
4、強迫癥
5、厭學癥
三、心理評估的方法
1、會談法
2、觀察法
(1)項目檢核表
(2)評定量表
(3)軼事記錄:是教師對學生觀察后,及時對所觀察到的重要事實,以敘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種簡明的記錄。
3、自述法
4、調查法
5、心理測驗
四、小學生心理輔導
(一)心理輔導概述
1、心理輔導的目標
(1)學會調適—基本目標
(2)尋求發展
小學生健康心理輔導的實質,在于促進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關鍵在于形成。
2、心理輔導的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
(2)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的內容
(4)結合班級少先隊活動開展心理輔導教育
(5)開展面向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或咨詢
(6)開展小組輔導
(7)進行對學生家庭的心理輔導教育
補充:(三)小學生心理輔導的特點
1、小學生心理輔導以身心發育正常的小學生為對象,面向全體小學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質為目的和重點,而不在于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2、在小學生健康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也要向小學生適當地介紹和普及有關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但憋蘊點不在于學科理論的系統講授,就是說,不能把小學生心理輔導作為一門學科理論的知識體系來講授。
3、小學生心理輔導是一種新型的、平等的、建設性的合作關系。盡管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也要體現教育性的原則,但輔導者與輔導對象之間并非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也不同于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因而在小學生心理輔導過程中,一般不提批評意見,不搞泛泛地說教,不可以不負責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意見強加于人,而只能通過平等的、民主的、討論的方式幫助、鼓勵、啟發和引導小學生面對現實,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任何包辦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小學生心理輔導的基本內容
小學生心理輔導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體小學生,旨在全面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心理素質。因而小學生健康心理輔導的內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學校生活的心理適應輔導
2.學習心理輔導
3.智能輔導
4.情感和意志輔導
5.個性心理輔導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輔導
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輔導主要包括社會交往輔導、休閑輔導、消費輔導和常識性的生活技能輔導。
(二)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1、強化法,即正激勵
如學生上課不敢發言,一旦發言老師立即表揚和肯定
2、代幣獎勵法
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旗、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當學生做出教師所期待的良好行為后,教師發給數量相當的代幣作為強化物。學生用代幣可以兌換有實際價值的獎勵物或活動。
3、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4、示范法
觀察、模仿教師呈示的范例,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
5、暫時隔離法
6、自我控制法
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
7、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通過扮演與來訪學生問題有關的特定人物,將其可能出現的行為表現出來,以啟發來訪學生對人際關系及自我情況有所覺知的方法。
8、厭惡療法。厭惡療法也叫懲罰消除法,指采用懲罰性的厭惡刺激來減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為。
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訓練:雅各布森
(2)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其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的方法。
(3)肯定性訓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