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
大綱要求:
1、 掌握城市和鄉村的基本特征;
2、 熟悉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的特點;
3、 了解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因;
4、 熟悉城市發展的階段及其差異;
5、 熟悉城市空間環境演進的基本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
6、 熟悉城鎮化的含義;
7、 熟悉城鎮化發展的基本特征;
8、 熟悉城鎮化發展的歷程及當前狀況;
9、 熟悉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10、熟悉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11、熟悉城市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12、熟悉城市發展和資源發展的關系。
命題規律解讀:
1、 城市的幾個基本特征是一定要掌握的內容,在多選題中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
2、 城市與鄉村的聯系是個很好的命題點,應該正確掌握其聯系的要素;
3、 農業社會的城市、工業社會的城市和后工業社會的城市發展中有何差異,是個很好的命題素材;
4、 影響城市空間環境演進的主要因素是本章的一個重要命題點,注意在此處出題;
5、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個很好的命題點;
6、 城市發展與區域、社會經濟及資源環境的關系是本章的一個重要內容,命題者較喜歡以此來命題。
第一節 城市的概念與內涵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社會,人們對它的理解多種多樣,這既反映了城市生活多元的本質特征,也反映了城市及其研究學科不斷發展、動態演進的過程。
一、 城市的概念
城市最早是政治統治、軍事防御和商品交換的產物,“城”是由軍事防御產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換市場產生的。城市歸根結底是由社會剩余物資的交換和爭奪而產生的,也是社會分工和產業分工的產物。
這里就目前對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義歸納如下:
(1)城市的產生定義——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體說是人類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的產物。(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是指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指手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分離,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商品交換)
(2)城市的功能定義——城市是工商業活動集聚的場所,是從事工商業活動的人群聚居的場所。
(3)城市的集聚定義——城市的本質特點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財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區域定義——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同周圍廣大區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具有控制、調整和服務等職能。
(5)城市的景觀定義——城市以人造景觀為特征的聚落景觀,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樣化、建筑物的多樣化和空間利用的多樣化。它包括了自然環境卻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觀為主的一種地理環境。
(6)城市的系統定義——城市是一個復雜且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的自然和社會復合巨系統。
同時,大家還要注意,當前社會對城市的判斷上的共識:城市是非農人口集中,以從事工商業等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居民點,是一定地域范圍內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是城市內外各部門、各要素有機結合的大系統。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掌握、常考點)
(1)城市的概念是相對存在的。
城市與鄉村是人類聚落的兩種基本形式,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若沒有了鄉村,城市的概念也就無意義了。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為基本特征的。
城市不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生產、消費、交換的集中地。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與鄉村的一大本質區別。城市各種資源的密集性,使其成為一定地域空間的經濟、社會、文化輻射中心。
(3)城市的發展是動態變化和多樣的。
古代擁有明確的空間限定,到現代成為一種功能性地域。西方國家出現郊區化、逆城鎮化、再城鎮化等一系列現象。現今經濟全球一體化、全球勞動地域分工,城市傳統的功能、社會、文化、景觀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4)城市具有系統性。
城市的巨系統包括經濟子系統、政治子系統、社會子系統、空間環境子系統以及要素流動子系統。城市各系統要素間的關系是相互交織重疊、共同發揮作用的。
三、當今城市地域的新類型
1、大都市區
大都市區是一個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與其有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具有一體化傾向的鄰接地域的組合,它是國際上進行城市統計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單元,是城鎮化發展到較高階段時產生的城市空間組織形式。
實例:加拿大的國情調查大都市區,英國的標準大都市勞動區、大都市經濟勞動區,澳大利亞的國情調查擴展城市區,瑞典的勞動——市場區,日本的都市圈。
2、大都市帶
有許多都市區練成一體,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活動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
3、全球城市區域
全球城市即為具有全球城市功能的城市。
全球城市區域是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前提下,以經濟聯系為基礎,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內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二級大中城市擴展聯合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空間現象。
全球城市區域是以全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區域,而不是以一般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區域。全球城市區域是多核心的城市擴展聯合的空間結構,而非單一核心的城市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