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出版資格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2011出版資格考試的相關重點,出版資格考試網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出版資格考試資料的復習要點,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11題
試題答案:B
考點:
☆☆☆☆考點49:著作權貿易信息的獲取途徑;
我國出版單位獲取著作權貿易信息的途徑一般有三種。
1.與海外出版機構建立和保持聯系。與世界上一些出版范圍同本單位相似、且其相應出版物具有品牌影響的出版機構建立和保持經常的業務聯系非常重要。國外的大出版機構都定期向外界發送新書(包括將出書和其他出版物)目錄,這是了解有關領域新出版物的重要途徑。大出版機構一般還都有自己的網站,定期訪問這些網站可以及時了解該出版機構的出版狀況和著作權貿易動態。此外,訪問“亞瑪遜網上書店”、“國際版權在線”、“法蘭克福書展”等專業網站也可了解新書出版的綜合信息,并可了解有關出版物的市場反映。一旦與海外有關出版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它們通常會定期通報有關信息,推薦選題,建議進行著作權貿易等。另一方面,了解海外有關出版機構的實力、出版范圍和興趣所在,也是選擇合作伙伴進行輸出性著作權貿易的重要前期準備。
2.重視參加國際書展和國際刊展。國際書展和國際刊展是集中進行書刊出版信息的發布和交流、尋求和進行著作權貿易談判的最重要場合。因此,各國出版商都特別重視參加國際書展和國際刊展。在這些展覽會上可以直觀地了解選題和著作權信息,并直接進行有關的貿易談判。每年10月舉行的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博覽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著作權貿易場所。我國自198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也己發展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書展之一,并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下表列出的是一些最重要的國際書展。
期刊過去很少舉行集中的國際展覽。隨著期刊出版的國際化發展,國際期刊協會已于2001年在倫敦舉辦名為Magazine Marketplace的國際刊展,并將繼續定期舉行。
3.借助于著作權代理公司。著作權代理公司又稱“版權代理公司”,是專門從事各項著作權代理業務的商業中介機構。它們接受著作權人委托,為委托方尋找且負責辦理有關作品著作權轉讓或許可使用的事務,并按慣例收取占合同金額一定比例(通常為10%)的代理費。一些較有影響的代理公司往往為許多作家和多個大出版機構進行代理,因此同這些著作權代理公司建立和保持合作關系是獲取著作權貿易信息的重要途徑。例如美國約翰·布洛克曼公司是著名的科普圖書著作權代理公司,《2000年來最偉大的科技發明》等一批海外優秀科普圖書,就是由該公司提供有關信息并幫助我國出版單位進行著作權貿易的。我國已相繼成立了多家著作權代理公司,如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上海版權代理公司等。上海版權代理公司近年來已成功地為國內各出版單位代理引進了五百多種圖書,并且是海明威作品全球中文版獨家代理人。我國臺灣地區的大蘋果代理公司、博達版權代理公司在引進海外圖書中文翻譯權方面也很活躍。
此外,從一些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如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等),亦可了解有關信息并進而獲得著作權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不同于著作權代理公司,是著作權人的非營利性集體組織。它們代理著作權人進行著作權貿易,所得收入扣除直接管理費用后全部轉交著作權人。這類機構往往是國際組織的成員,或同各國的同類組織有互相代理合作關系,可幫助獲得海外作品著作權授權。
第12題
試題答案:C
考點:
☆☆☆考點19:退修信概述;
退修信是出版單位將稿件退回作者要求進行修改時寫的信。需要退修的稿件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經審讀后認為基本可用但尚需作一些修改的;一是經審讀后認為有一定基礎但尚未達到出版水平,需要修改后再決定取舍的。雖然稿件退修的意見也可與作者面談,但寫信告知更為適宜:一是寫信便于觀點鮮明地提出問題,道理也可說得明確、充分一些;二是便于作者隨時查看,不會忘記;三是有證可查,不致口說無憑。寫信退修的缺點,是不能當面聽取作者的意見,相互商討。
退修信一般由初審者撰寫,并綜合復審、終審的意見。大多在復審后便起草退修信,并征求終審意見后以出版單位名義正式發出。但是,對那些內容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稿件,最好終審后或三個審級的人員共同討論以后再寫。
第13題
試題答案:B
考點:
☆☆☆☆考點14:造紙術向域外的傳播;
中國發明的造紙術,很快就傳入東亞周邊國家。漢末動亂之際,有大批中國人到越南北部避難,帶去了中國書卷與造紙術。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百濟博士王仁將《論語》等書卷帶到日本。朝鮮半島有中國紙書,當在太康六年之前。南北朝時,中國書籍與紙件書法不斷流入朝鮮半島,數量很多,據《北史》記載,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等書。中國造紙術大概于4世紀傳入朝鮮,5世紀經朝鮮傳入日本。唐以后,朝鮮產“高麗紙”與日本產 “和紙”在中國也頗有名。通過頻繁的友好交流,中國與鄰國分享著造紙術帶來的文化成果。
自漢開始,西域與內地交流頻繁。西域造紙也很早,幾乎與內地同時有紙和紙書。《北史》記高昌(在今新疆吐魯番市東)“有《毛詩》、《論語》、《孝經》,置學官弟子,以相教授”。造紙術向西方傳播,都是通過西域與絲綢之路,先到達中亞與西亞諸國,然后再到北非與歐洲各國。
與東亞諸國相比,中亞、西亞與中國的交流歷來很少,歐洲則更少。中國紙經西域流傳到中亞,最早大概是在4世紀,數量不會很多。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軍與大食國(當時西亞大國)在怛邏斯(今哈薩克斯坦境內)激戰,有部分唐軍戰敗被俘,其中也有造紙工匠。大食人就向中國戰俘學習造紙。從8世紀開始,阿拉伯人用中國技術造紙,以取代昂貴的羊皮紙。歐洲則從12世紀開始造紙。
第14題
試題答案:D
第15題
試題答案:B
第16題
試題答案:C
考點:
☆☆☆考點12:出版物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關系上的特殊性;
無論是工業產品還是農業產品,隨著商品的出售就實現了價值。價值中的必要勞動部分轉化為勞動者的工資,剩余勞動部分轉化為利潤(含有稅金)即經濟效益,而這些產品的消費過程就是產生社會效益的過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得益彰。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存在只有社會效益而無經濟效益或者只有經濟效益而無社會效益的現象,即一般不存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對抗。
出版物與此不同。出版物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對立或對抗。能賺錢的好書,既能取得經濟效益,又能產生社會效益。兩者是一致的、統一的。不能賺錢或虧本的好書,雖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卻不能取得經濟效益;能賺錢的壞書,雖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卻不能產生社會效益。兩者是對立或對抗的。由此可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既可能統一又可能對立的關系,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工農業產品的一個特殊性。
如果出版物生產以經濟效益為根本目的,使精神產品完全商品化,勢必導致壞書泛濫,有害于社會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而用損害社會勞動力的方法來謀取眼前的經濟效益,最終將喪失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正確處理這對矛盾的原則是: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相關文章: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出版資格
[VIP通關班-協議退費]
7大課程模塊 2大研發資料 準題庫高端服務
出版資格
[VIP通關班-暢學]
6大課程模塊 2大研發資料 準題庫高端服務
出版資格
[零基礎通關班]
3大課程模塊 準題庫高端資料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