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審計發現必須以充分、可靠、相關和有用的信息為依據。以下有關信息的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實地觀察為應收賬款的存在性提供了最為可靠的信息;
B.購貨訂單是支付已收到貨物的相關證據;
C.建立在樣本基礎上的關于總體的適當結論,要求樣本能夠代表總體;
D.原件的復印件和原件一樣可靠。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應收未收款是觀察不到的;
答案B不正確,采購訂單是批準采購的相關信息,不是實際收到所訂貨物的相關信息;
答案C正確,抽樣風險起因于內部審計師的結論與實際得出的結論存在偏差這種可能性,如果內部審計師以同樣的方法測試所有的項目。因此,樣本可能適當的、或多或少對現有的總體錯報或存在偏差。不過,統計抽樣允許內部審計師對樣本如何在給定的可靠程度上密切的代表總體做出定量的評估。
答案D不正確,原件的復印件可能會改變以變動原件中所含的信息。因此,原件更為可靠。
根據以下信息回答2-3題。環境控制的審計已經結束,其中包括對法規的遵守情況的審計。在審計結束會上要對可能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討論。
2. 環境經理指出,今年的預算中沒有安排可用資金對危險廢棄物堆放場進行必要的改善和維修。這個缺陷阻礙了管理層遵守既定的控制來安全地管理廢棄物并遵守規章制度。內部審計師應該:
A.不管預算的任何限制,堅持維修和改善垃圾場;
B.同意改正措施可延遲到下一年度提供資金后進行;
C.接受暫時的、但顯然是不完全的改正措施,以改善目前的狀況;
D.要求管理高層參加這一決策。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無視預算的限制沒有考慮到環境經理的情況,不能達到改善危險廢棄物管理的目的;
答案B不正確,如果廢棄物沒有得到適當的堆放,公司有可能沒有遵守環境及安全規定,推遲行動不可接受;
答案C不正確,不適當的糾正措施不會產生合規性,將可能使不安全的獎狀況繼續存在。
答案D正確,需要完整、及時的改正措施,但沒有可以利用的資金。這種狀況帶給組織重大的風險,管理高層必須參加決策。管理高層不可能延期接受不合規的風險,所以,可用資金可以來源于環境經理接觸不到的其他渠道。
3. 環境經理提出了一個既能安全的管理廢棄物又能確保公司遵守現行法規的最小投資方案,而內部審計師認為公司有義務超越合規性,更傾向于能夠改正目前的缺陷又能使公司擴大經營的方法。內部審計師將如何解決這種差異:
A.接受已提議的糾正措施;
B.將爭議上報管理高層,引用標桿研究來支持內部審計師的意見;
C.向審計委員會報告管理部門采取了不適當的行動;
D.接受短期可行的改正措施,但堅持環境經理應同意盡可能的采納內部審計師的方案。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管理層的職責是確定政策,并設定業績目標;在業務客戶的提議恰當有效時,內部審計師沒有權力堅持不同的糾正措施。
答案B不正確,除非管理高層承認所引用的環境政策是優秀的,并且審計能直接確定環境目標是否達到,否則提出上述問題是不恰當的;
答案C不正確,管理層的行動是不恰當的;
答案D不正確,在業務客戶的提議恰當有效時,內部審計師沒有權力堅持不同的糾正措施。
4. 在對限制進入的工作場地的控制進行實地測試時,有兩名員工向內部審計師反映某工序所用的化學品引起頭痛和其他癥狀。內部審計師應該:
A.詳細聽取每個人的陳述,并調查事實;
B.告訴他們內部審計活動不涉及此類事情;
C.建議他們此類事情最好通過管理渠道來溝通,并告知審計經理;
D.建議他們去找公司法律部門。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員工抱怨有關的勞動狀況,就存在潛在的法律問題。除非內部審計活動在咨詢指南中明確界定,否則內部審計師不應調查這類信息;
答案B不正確,盡管內部審計活動不應調查這類非正式的陳述或抱怨,但無視員工所關心的問題是不恰當的;
答案C正確,許多公司都有一個程序來接受和處理員工所關心的問題。在偶然遇到內部審計師時,員工可能會把這看作是繞過正常程序的一個機會。只要這個程序還在運轉,內部審計師就應該鼓勵員工遵循這個程序。此外,審計經理應知識內部審計師與其他員工之間的聯系。
答案D不正確,員工可能最終要同法律部門會談,但現階段應該鼓勵員工遵守投訴受理程序來解決其關心的問題。
5. 由于某公司所屬工廠的工作性質,保證輻射安全極為重要。有項業務是測試輻射性物質在采購、配送與使用方面的系統控制。測試中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這個流程的記錄情況良好,安全部門工作人員也很熟悉安全的運作流程。由于采購部門和設備部門也涉及這個流程,內部審計師正在考慮對這兩個部門的放射性物質處理過程進行檢查。內部審計師應該:
A.由于安全部門對放射性物質的安全負有主要責任,且安全部門的控制程序嚴密詳細,所以內部審計師不用檢查其他部門;
B.在需要時調整審計工作安排和預算,并與采購及設備部門的人員訪談,確定是否存在附加控制來補充安全部門已經建立的控制;
C.測試安全部門已經建立的控制,如果結果不理想,再考慮是否涉及其他部門;
D.推遲對采購、設備和其他部門的調查,直至安排好審計方案。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盡管安全部門的程序可能很全面,但如果安全人員不采取恰當的行動等于不存在控制。在此情形下,對放射性物質的安全處理要由不在安全部門控制下的人員來進行;
答案B正確,在不該存放放射性物質的地方存放了該物質的風險是非常嚴重的,為此要求對所有關鍵控制進行確認和評價。內部審計師有責任指出超出安全部門控制范圍的風險。因此,內部審計師應要求各種資源,以便將審計程序運用到所有相關領域的控制中去。
答案C不正確,審計計劃是審計業務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項活動貫穿組織的各個層面,內部審計師在做出對控制進行恰當測試的決策前應努力了解整個系統并確認所有關鍵的控制。
答案D不正確,對其他的部門的審計可能考慮到對放射性物質的控制,但這種審計可能是不全面的。比如,對采購進行審計不可能對一些既定的具體控制進行測試,以便追蹤放射性的物質。而且,內部審計師也不一定具備有關放射性物質的技術性的專門知識。
6. 某公司正在實施一項經營性審計項目,其目的是評價比較電話銷售代表相對于去年的業績。該組織銷售兩種類似的產品,這兩種類型的產品價格相差20%。在2年的審計期間銷售價格沒有變動,并且兩種產品的毛利率相同。銷售代表的報酬包括底薪加上傭金。下列哪項是說明該公司的銷售代表今年業績比去年好的最佳證據:
A.今年每位銷售代表的收入比去年高;
B.年銷售額比去年多;
C.今年新顧客數量與潛的顧客數量的比率比去年高;
D.今年的單位銷售額增長率比去年高。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根據每位銷售代表的收入可以測算生產率。因為收入與投入和產出有關,這個選項是對生產率的測算。
答案B不正確,年銷售額是不能測算出產出的;
答案C不正確,即使在單位銷售額、收入和毛利潤下降以及銷售代表數增加的情況下,新客戶比率也可能會增加;
答案D不正確,今年的單位銷售額的增長率比去年高有可能是銷售代表數增加所致,不一定是生產率提高的作用。
7. 內部審計師在對貨運部門進行運營審計。他從貨運部門的文件中選擇了45份貨運日志作為樣本,其中44天的日志的裝運數量達到了日常限額。根據上述測試結果,內部審計師得出結論,貨運部門在完成限額任務方面是有效的。有關內部審計師的結論,以下哪項是準確的: A.選擇用以證實結論合理的樣本量不適當; B.貨運部門在完成其職責方面是有效的; C.這個結論打消了進行任何效率測試的念頭; D.上述答案都不正確。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樣本規模要適當,以便能證實結論是合理的;
答案B不正確,內部審計師在斷定貨運部門的有效性前,應確定貨運部門的日常限額是恰當的,并且貨物迅速的發運到正確的客戶那里;
答案C不正確,仍應開展成本與收益的效率測試。
答案D正確,假定以一年的貨運日志為總體,內部審計師要根據充分的樣本規模得出結論。不過,在斷定貨運部門在完成其職責方面的有效性時,內部審計師應確定貨運部門的日常限額是恰當的,并且貨物迅速的發運給正確的客戶,而且還應開展成本與收益關系的效率測試。
8. 假定內部審計師計算某一產品線的存貨周轉率并且已確認許多產品線的周轉率小于3.5。以下哪項結論可由上述審計結果所證實:
Ⅰ.確認的產品線包括過時的存貨。
Ⅱ.存貨是按超過凈變現值的價值計價的。
Ⅲ.鑒于公司持有的過時存貨,使存貨成本太高。
A.僅有Ⅰ和Ⅲ;
B.僅有Ⅱ;
C.Ⅰ、Ⅱ和Ⅲ都是;
D.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存貨周轉率必須與行業平均周轉率進行比較,以確定存貨周轉率是否相對高或低;
答案B不正確,來自存貨周轉率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不能確斷定是按超過凈變現值的價值來計價的;
答案C不正確,在對過時存貨、存貨成本或價值得出結論前還需更多的信息。
答案D正確,存貨周轉率等于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率向內部審計師表明在某段時間內存貨的周轉次數。不過,在沒有其他信息提示時,無法對存貨周轉率進行解釋。因此,內部審計師不能確定過時的東西是否就是存貨、存貨價值太高或存貨成本太高。
9. 內部審計師應邏輯地思考問題。以下哪種情形表明內部審計師得出了不合邏輯的結論: A.內部審計師利用分析性程序估計銷售賬戶余額的準確性,沒有發現重大差異。在此基礎上,內部審計師推斷原始記錄一定是準確的; B.內部審計師運用通用審計軟件抽樣進行函證,在函證回復的基礎上,審計師斷定賬面的應收款是存在的; C.內部審計師觀察客戶的實物盤存過程,記錄了存貨的測試數量,并將這些測試存貨追蹤到年底的存貨數據,未發現例外。審計師斷定賬面的存貨是存在的; D.內部審計師檢查了2002年1月的銷售額記錄,發現其中不包括2001年的銷售額,審計師斷定2001年的銷售額得到了恰當記錄。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在分析性程序的限制范圍內,如果銷售額與內部審計師預期的幾乎一致,則內部審計師可以推導出銷售余額和原始記錄都是準確的;
答案B不正確,內部審計師僅能得出應收款確實存在的推斷,但得不出應收款可收回性的推斷;;
答案C不正確,上述程序已將賬面記錄與存貨進行了全面的核對。
答案D正確,內部審計師實施了截止日測試,并斷定2001年的銷售額的表述準確的。這種推斷是不正確的,恰當的結論是截止日測試支持了有關2001年銷售額的完整性的論斷,如,2001年的銷售額得到了恰當記錄。不過,這種測試不能確定2002年的銷售額是否記在了2001年。
10. 內部審計部門使用整合測試法(ITF)對其薪金處理進行測試。內部審計部門確認了計算機程序中設置的關鍵控制與處理步驟,設定了測試數據來測試計算機程序,并提交了整年的測試交易。假定內部審計師在測試結果中未發現任何差異,他們可以得出以下哪項結論: A.該系統準確地計算了員工全年的工作時間,并且這些工作時間數已恰當地送交薪金部門并得到了準確的處理; B.所有員工的全年工資都是準確支付的,并且這些支付是準確計算的; C.計算機化的應用軟件及其控制程序在過去的年份里對工資的處理是準確的; D.以上答案都正確。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整合測試法能提供有關計算機應用程序處理準確性的信息,它不能提供已提交的數據有效性方面的信息;
答案B不正確,內部審計師不能得出所有的員工都已準確支付并且這些支付已準確記錄的結論;
答案C正確,推理限制在計算機化的控制的運行情況以及年度計算機應用程序處理的準確性方面。整合測試法測試的僅僅是應用軟件計算機化的部分,不對所有的數據是否準確的錄入進行測試。
答案D不正確,由于答案A和B是錯誤的。
11. 在對采購程序進行經營審計時,內部審計師核查出采購經理批準過一次未經招標的采購訂單。上述信息所能支持的結論是:
A.采購經理未遵守公司的政策;
B.這可能不是唯一的一次未取得競標價格的采購行為;
C.在審計報告中應說明這一審計發現;
D.該組織可能在這次采購中支付了不必要的高價;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所給的信息中沒有說明公司的政策要求所有采購都需要競標價。此外,許多公司的政策還允許例外情況存在;
答案B正確,上述樣本信息使內部審計師不能排除采購經理在沒有取得競標價就多次批準購貨的可能性。如果這個發現很重大,內部審計師應明確考慮采購總體中還存在其他未采用競標價采購的可能性。
答案C不正確,上述事實沒有表明這個發現就是錯誤的或代表任何其他重大的審計發現;
答案D不正確,在沒有競標價的情況下,內部審計師可以懷疑公司高價支付,但在沒有對特定的采購行為進行事實調查前是不能得出這個結論的。
12. 審計經理正開展內部質量評估業務以確定內部審計業務恰當并充分地按計劃執行的程度。對于審計經理得出計劃不充分的地方,他可能是發現了以下哪方面的信息:
A.審計業務開始時,審計工作的目標和范圍沒有清晰界定;
B.由于未預期到的阻礙使審計預算超支15%;
C.內部審計師沒有對大量的審計活動的每個單項工作目標進行評價;
D.所互核的審計工作方案往往是逐漸形成的,很少預計到所有可能碰到的情況。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內部審計師應對每次審計做出計劃。計劃包括建立工作目標和范圍。缺乏上述步驟表明計劃是不充分的。
答案B不正確,由于未預期到的阻礙就表明計劃不充分是沒有必要的;
答案C不正確,內部審計師應編制注重于既定業務目標的工作方案,上述目標會對組織產生重大的風險。對每個單項審計目標的檢查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答案D不正確,審計工作方案往往是逐漸形成的,內部審計師很少預見到的環境或情況可能會在審計中遇到。
13. 內部審計師正開展的經營性審計是評價公司的養老金計劃。人力資源部負責確定符合養老金領取條件的人員、進行養老金計算、通知符合條件的員工、向托管機構發送額外信息和其他變動信息以便進行支付處理,并證實托管機構養老金支付處理的準確性。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批準符合條件的人員、批準養老金的計算結果以及在部門的專職人員進一步處理之前批準支付請求。如果以下哪種情況發生,就表明存在不適當的職務分離
A.負責向托管機構發送支付請求的養老金專職人員,還負責證實支付的準確性;
B.負責確定養老金領取資格的專職人員,還負責通知符合養老金領取要求的員工;
C.負責進行養老金計算的人員,還同時負責驗證托管機構支付處理的準確性;
D.負責創建統計類別的人員,還負責與公司內部保險精算師進行接觸。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導致職務沒有適當分離的不相容責任包括:負責向托管機構發送支付請求的養老金專職人員,還負責證實支付的準確性。盡管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批準所有的支付請求,專職人員還是有機會在經理批準之后或是添加一個支付請求,或是改變支付請求。
答案B不正確,如果人力資源部經理批準了符合養老金領取條件的人員,合并確定養老金領取資格以及負責通知符合養老金領取請求的員工的職責是可以接受的;
答案C不正確,合并養老金計算和驗證托管機構支付的準確性的職責是可以接受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已批準所有的計算結果和支付請求;
答案D不正確,讓步同一個人負責創建統計類別并與內部保險精算師接觸不是會產生不適當的職務分離。
14. 在一組審計工作底稿中,內部審計師做出以下表述:“公司在較遠的地方有80個倉庫,每一倉庫存放了100到500件產品”。由此,內部審計師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A.至少有兩個倉庫存放的產品數是一樣的;
B.大多數倉庫存放的產品超過250件; C.所有倉庫存放的產品總數至少有8400件; D.倉庫里產品的平均數為300件。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不一定至少有兩個倉庫有相同數量的產品;
答案B不正確,每個倉庫容納100到500件產品,所以不可能大多數倉庫的產品數量超過250件;
答案C正確,每個倉庫至少有100件產品,并且至少有一個倉庫有500件產品。如果79個倉庫有最少的產品100件,一個倉庫有最多的產品500件,則產品總數達到8400件。內部審計師從記錄可推出的結論是:所有倉庫的累計庫存產品量至少達到8400件。
答案D不正確,在所給的信息中不能得出倉庫平均庫存量為300件。
15. 一個內部審計師正在評價下列計算機邏輯圖:
以下哪項是對這個邏輯圖的描述:
A.程序循環步驟;
B.數據有效性檢驗;
C.余額測試;
D.界限測試。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變量A由于加了1會增加,變量C會反復的加到D上,直到A超過B。這個圖表描述的是一個程序循環。
答案B不正確,數據有效性檢驗將每個傳送的字符的比特與有效的比特組合相比較;
答案C不正確,余額測試是將總量與其各組成部分進行比較;
答案D不正確,界限測試確定數值是否落在預先確定的合理值范圍內。
16. 內部審計師必須權衡業務程序的成本與要收集的證據的說服力之間的關系。觀察是一種涉及成本/效益權衡的業務程序。下列哪項關于觀察這一業務技術的陳述是正確的:
Ⅰ.因為人們在被觀察時可能會行為異常,因而觀察是有局限性的。
Ⅱ.當檢查財務報表是否平衡時,觀察對完整性聲明較之對存在性聲明更具有說服力。
Ⅲ.在提供關于公司的過程與書面政策規定有什么樣的差異的信息方面,觀察是有效的。
A.僅有Ⅰ
B.僅有Ⅱ
C.僅有Ⅰ和Ⅲ
D.Ⅰ、Ⅱ和Ⅲ都是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觀察在判斷書面規則是否得到執行時也是有效的;
答案B和D不正確,觀察對存在性聲明較之對完整性聲明更具有說服力。
答案C正確,觀察是指觀察組織中雇員的有形活動以了解他們如何執行任務。內部審計師能夠判斷書面政策是否得到執行。由于那些知道自己正在受到觀察的雇員在受觀察期間可能行為異常,因此觀察是有局限性的。另外,觀察對存在性聲明或事件聲明(資產或債務是否存在和交易是否發生)較之對完整性聲明(應該報告的所有交易是否已經報告)更具有說服力。
根據以下信息回答217-218題:某公司在全國有四個制造廠。有關生產、定價和戰略方向等重大決策由總部控制與協調。其中兩個制造廠(C與D)是另外兩個廠(A與B)的供應商。廠A與B制造了該公司的兩個主要產品系列。鑒于各廠之間關聯性很大,大量的生產、銷售及公司內部產品轉移由總部控制。每個工廠負責建立自己的計算機系統,自行采購原料。銷售定單來自全國各地的銷售代理商,可以直接傳遞到生產廠進行處理或者由總部送往生產廠進行裝運并收費。所有的銷售價格均由總部決定。
17. 所有的銷售價格均由總部確定,并通過電子方式發送到各工廠,以便更新其銷售價格表。所有銷售均按照計算機表格上的價格進行。任何價格的變動都要經工廠銷售經理及總部的市場部經理批準,以便對價格表進行更新。內部審計師想了解這一過程是如何運行的,可以使用的最適合的審計程序是: A.書面記錄銷售價格從總部向各工廠的傳送、表格的取得與更新的方式、在支付程序中對表格的使用情況; B.制作銷售定單處理的流程圖,確定是如何接受定單并定價的; C.利用調查問卷確認批準產品裝運的人員及如何對產品進行定價; D.從工廠獲取現有流程圖的復印件,確定如何獲取價格數據。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本題涉及三個潛在的的問題:(1)價格數據能否準確傳送到各工廠,(2)接觸價格數據并批準價格數據的變動,(3)通過計算機程序利用數據形成銷售發票。A選項所描述的程序形成了上述流程特征的所有信息。
答案B不正確,流程圖提供的是銷售定單流程的信息,但僅限于單個的發票如何定價的信息;
答案C不正確,調查問卷僅限于有關的定價問題;
答案D不正確,流程圖提供的是計算機程序應該如何運行的信息,但它可能不是最新信息。因此,它不能提供有關數據如何進入價格表的信息。
18. 在對B廠審計前的初步調查中,內部審計師發現該廠正面臨著以下問題:成本遠超過計劃成本,產成品存貨水平明顯過高。以下哪項管理控制程序可以最有效地使該問題早日引起管理層的注意: A.在每個工廠執行標準成本制度,每周向總部報告標準成本差異; B.在每個工廠實行永續存貨控制,編制任何超過兩周生產需要的存貨項目的詳細報告,并將該報告送至工廠管理層與總部; C.每月向工廠發送建立在管理預測上的生產計劃,每周編制報告,比較預計產量和實際產量、周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 D.每周編制報告,比較實際銷售額和預測銷售額、實際毛利與預算毛利。進入銷售成本的存貨成本應按照后進先出法計算,以適應最新情況。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正確的成本管理程序應該是管理層每月把預測的生產成本計劃交給工廠,并進行比較。將工廠自身的成本標準與其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毫無意義;
答案B不正確,永續存貨記錄是有用的,但不足以解決成本水平和產成品的存量明顯過高的問題。另外,編制超過兩周生產需要的存貨項目的報告標準不合理;
答案C正確,每月和每周的報告系統是一種管理控制的類型,能夠反映比較全面的經營情況,如果能夠正確執行,它能夠很迅速地使問題得到管理部門的注意。由于工廠比較分散,所以需要總部的協調。管理層必須建立一種報告和控制系統,將實際業績與預算業績相比較,從而進行評價和管理。
答案D不正確,這個問題是關于產品產量和生產成本的問題,銷售額與毛利的數據沒有及時的反應這個問題的性質。
19. 在自動錄入定單系統中采用了新的信貸政策以保證貸款的可回收性。這些政策要求:若定單會導致客戶的應收賬款額超過此前12個月中任何兩個月平均銷售額,就不錄入該定單。分部的銷售經理匯總了大量顯示銷售下降及定單錄入延誤的例子,認為這些是新的信貸政策約束的直接后果。銷售經理的數據和信息提供了:
A.有關新的公司信貸政策的反饋控制數據;
B.無關的爭論信息;
C.新的信貸政策沒有滿足公司控制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的目標證據;
D.新的信貸政策對客戶商譽的影響在統計上可以得出有效的結論。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反饋控制解釋為“收集有關完整活動的信息、評價這些信息,并在將來采取步驟改進類似的活動。反饋控制允許管理者用這些在執行過程中得到的信息,作為未來活動的計劃目標和可接受的標準”。
答案B不正確,這些數據是相關信息;
答案C不正確,銷售經理的數據提供了銷售下降與定單錄入延誤的信息,但沒有反映出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
答案D不正確,這些信息只是傳聞,要想使這些信息在統計上是有效的,就有必要進行隨機抽樣,以便能夠控制和評定抽樣風險。
20. 在評價采購系統的業務中,內部審計師應執行以下哪項程序來確定競標價程序是否恰當:
Ⅰ.根據適當的批準要求來征求投標價。
Ⅱ.選擇足夠多的供應商來確保競爭。
Ⅲ.從控制目標考慮,引入的投標價首先應從采購方那里取得。
A.Ⅰ和Ⅲ;
B.Ⅱ和Ⅲ;
C.Ⅰ、Ⅱ和Ⅲ;
D.Ⅰ和Ⅱ。
答案:D
解析:答案A、B、C都不正確,盡管應根據適當的批準要求來征求投標價,從記錄和控制目標考慮,引入的投標價首先應由獨立的第三方(如,獨立的登記員)那里取得。
答案D正確,根據適當的批準要求來征求投標價,并選擇足夠多的供應商來確保競爭。
編輯推薦:
2011年國際注冊內審師實施內部審計業務練習題匯總
國際內審師實施內部審計業務備考模擬題匯總
國際內審師內部審計業務自測題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