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知識
different types of software
不同的軟件類型
源程序由各種計算機語言編制而成,計算機語言可分為機器語言(machine language)、匯編語言(assembly language)、過程化語言(procedure language)和非過程化語言(non procedure language)。
軟件由程序、過程(函數)、處理規則以及相應的文檔構成。軟件可分為系統軟件(system software)和應用軟件(application software),系統軟件用于管理計算機資源并為應用軟件提供各種基本的和高級的運算支持,應用軟件則是為解決特定問題而編寫的程序。
系統軟件包括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語言轉換程序(1anguage translator)、實用程序(utility program)、中間件(middleware)等。磁盤工具(disk utility)是一種實用程序。大多數刪除程序只是刪除文件的指針,并不實際刪除文件所包含的數據塊,而磁盤工具則可以保證將數據塊中的數據也一并抹去。
國際內審師考試經營分析和信息技術輔導應用軟件開發 src="http:///NewsFiles/2010-2/6/00c1.jpg" border=0>
程序根據其運行的方式可分為可直接執行程序和可解釋執行程序。
直接執行(executable)程序包含二進制機器語言,可由CPU直接運行。編譯器(compiler)將高級過程化語言程序轉換成目標代碼(objective program),匯編器(assembler)將匯編語言程序轉換成目標代碼程序,鏈接器(1inker)將多個目標代碼程序鏈接成可執行程序(executive program)。動態鏈接庫(DDL:dynamic link libraries)是一種特殊的執行程序文件,它在需要時才由主執行文件調入內存并執行。
解釋執行(interpretative)程序包含的是一種中間代碼,不能由CPU直接運行,而需要由解釋程序將其轉換成二進制機器語言后再由CPU執行。解釋器(interpreter)將高級語言程序轉換成中間代碼,并逐行解釋執行。宏(macro)程序是解釋運行的程序之一,通常用于記錄重復執行的命令或擊鍵,使用戶能減少擊鍵的次數。
Methodologies for System Development
系統開發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開發越來越成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對內它涉及組織的內部結構、管理模式、業務運營、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各個方面,對外它涉及與其他系統的互聯與數據交換,面對一個大型、復雜的組織機構和管理系統,需要有一個系統的開發方法學來指導人們進行應用軟件開發,并在使用與維護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證應用系統的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
生命周期法(system life cycle)是一種自頂向下的結構化開發方法,它把系統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項目定義(project definition)、系統分析(systems analysis)、系統設計(design)、編程(programming)、實施(implementing)和后續維護(post implementation)。對每一個階段的任務、承擔人員、職責、各階段成果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嚴格的定義,并制定了嚴密的文檔編制規范。生命周期法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嚴密性等優點,其缺點則是開發周期長、難以適應系統需求的快速變化。生命周期法對系統分析的要求極高,一旦系統分析出現偏差,則整個系統開發過程就可能要推倒重來。
原型法(prototyping)首先根據用戶的最基本需求迅速開發一個實驗模型交給用戶使用,啟發用戶提出進一步需求,然后對原型進行修改,再使用,再修改,如此反復,直至滿足用戶需求。原型法的優點是用戶可以更好地參與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設計過程,并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因此用戶滿意度高,開發速度較快。但由于原型法需要經常根據用戶的需要迅速修改系統,對系統開發技術和工具要求極高。通常開發者只有在擁有并掌握了強大的計算機輔助開發工具時才有可能應用原型開發方法,因此,原型法又稱為快速原型法或快速應 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方法。快速原型法通常分模塊創建系統直至整個系統完成,因此往往在系統的整體性和文檔的嚴密性上不如生命周期法。
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認為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對象組成,每種對象都有各自的內部狀態和運動規律,不同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聯系就構成了各種不同的系統。當我們設計和實現一個客觀系統時,如能在滿足需求的條件下把系統設計成由一些不可變(相對固定)部分組成的最小結合,這個設計就是最好的。
因為它把握了事件的本質,因而不再會被周圍環境(物理環境和管理模式)的變化及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所左右,而這些不變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對象。
編輯推薦:2010年國際內審師考試經營分析和信息技術輔導應用軟件開發匯總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