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4/4/15 17:00:00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
內部審計的目的:協助管理人員有效履行
職責 內審師的責任:為組織管理和評價控制效率提供依據/審計結果在行政上向首席執行官報告,在職能上向董事會報告/揭示可能的問題和風險,防止欺詐行為/對審計結果中被采納的建議進行跟蹤
內部審計的對
審計師的要求:客觀性/職業道德對審計部門的要求:獨立性、預審控制制度、不應參與制度設計
內部審計與最高管理層的關系:
1.最高管理層包括各主管領導、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中的審計委員會和其他董事成員
2.首席執行官應直接接受審計委員會的授權
3.審計部門應不收管理層其他無關或不合理規章的約束
4.向管理者宣傳
內部審計的作用,并與他們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和聯系
1.7項目計劃與管理
項目計劃:項目目標——項目統籌——項目控制
項目計劃概念: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績效測評、成本預算、項目進度、階段性目的、目標數據和主要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的計劃方案
要求:合理配備人員的專業技能/借助專家進行預審和審查/計劃盡可能分解
項目控制:時間控制(進度表)——成本控制(項目預算)——質量控制(規定績效評價標準/以質量標準的說明目標或任務/按標準和目標對過程進行控制)
2.業績測評
2.1.評價生產率、生產能力、交貨速度等
生產率測評:生產率(投入產出比)/效果(成果有效)/效率(有效成果耗費資源)
生產率測評是一種信息反饋和監管的過程
測評的方面:投入的資源(人、財、物)/生產過程(運輸、交貨、工藝等)/中間產品(加工周期、各種消耗、成品率)/最終產品(數量成本、效率、合格率)
改進生產率:短期定量/長期定性/組織宗旨和戰略目標/激勵與報酬/動員員工參與
生產能力測評方法:理論能力/實際能力/正常產量/預算產量
交貨速度測定:三個環節:供應交貨速度/工序間交貨速度/向市場客戶交貨速度
改進交貨速度的手段:適時制(JIT)/產品面世時間制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