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兼詞
兼有介詞"于"和指示代詞"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動詞或動詞結構之后,介紹關涉到的人、事、物、處所等。例如:
(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國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鄭伯克段于鄢》)
(二)指示代詞
通常用在及物動詞之后充當賓語,指代前面出現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論毅力》)――嘗焉:試著做這件事。
(2)若甚憐焉,而卒以禍。(《種樹郭橐駝傳》)――憐焉:愛護百姓。
(三)疑問代詞
通常用于動詞或動詞性結構之前表示疑問,可譯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書》)
(3)姜氏欲之,焉辟害?(《鄭伯克段于鄢》)
(四)語氣詞
作為語氣詞,"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語氣。
表陳述語氣,可譯為"了",或不譯。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莊子。秋水》)
我則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終不可達也。(《論毅力》)
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鄭伯克段于鄢》)
(2)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報劉一丈書》)
(3)雖幾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書》)
編輯推薦:
相關鏈接:成人高考考試教材 免費在線模考 歷年考試真題 最新考試動態
(責任編輯:f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