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講解
根據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企業取得的各項資產,應當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準確地進行計價,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合理地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1.1存貨減值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其中,成本是指存貨取得時的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思路是:先判斷存貨是否出現減值的跡象;如果出現減值,應計算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將其與存貨成本比較,確定應計提的跌價準備的金額。
1.1.1存貨發生跌價的判斷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檢查時如發現下列情形之一,應當考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市價持續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2)企業使用該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
(3)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成本。
(4)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
(5)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1.1.2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
在出現存貨跌價的跡象后,應計算存貨可變現凈值:
(1)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①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也就是說,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半成品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出售之后是有盈利的,則材料等不計提跌價準備;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出售之后是虧損的,則材料等就需計提跌價準備。
②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如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例1]2006年10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定了一份銷售合同,合同規定,2007年1月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A設備20臺,合同約定每臺售價100萬元。在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的A設備25臺,每臺成本60萬元,同日市場銷售價格為95萬元。則:
①有合同約定的A設備預計售價=20臺×100=2000(萬元)
②沒有合同約定的A設備預計售價=5臺×95=475(萬元)
(2)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在下列情況下,企業可以按照存貨類別或合并基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①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②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下面舉例說明不同情況下如果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①存貨為用于出售的庫存商品
[例2]2005年12月31日,A庫存商品的賬面成本為100萬元,估計售價為8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2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A商品可變現凈值=A商品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80-2=78(萬元)
應計提跌價準備22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2
貸:存貨跌價準備 22
說明:在新準則中,單獨設置了“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用來核算應收款項、存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減值損失,不再通過“管理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支出”等科目核算。
②如果存貨為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則只需將原材料的成本與根據材料本身的估計售價確定的可變現凈值相比計提跌價準備
[例3]2005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00萬元,因產品結構調整,無法再使用B原材料,準備將其出售,估計B材料的售價為11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3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B材料可變現凈值=B材料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10-3=107(萬元)
因材料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材料成本,不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③如果存貨為用于生產的原材料,則應當將原材料與其所生產的產成品的期末價值減損情況聯系起來,假設用原材料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預計高于產成品的成本,則原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例4]2003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00萬元,C原材料的估計售價為90萬元;C原材料用于生產甲商品,假設用C原材料100萬元生產成甲商品的成本為140萬元,甲商品的估計售價為160萬元,估計的甲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8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甲商品可變現凈值=甲商品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60-8=152(萬元)
因甲商品的可變現凈值152萬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140萬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④如果存貨為用于生產的原材料,應當將原材料與其所生產的產成品的期末價值減損情況聯系起來,假設用原材料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預計低于產成品的成本,則原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計量,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例5]2005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00萬元,D原材料的估計售價為80萬元;D原材料用于生產乙商品,假設用D原材料100萬元生產成乙商品的成本為140萬元(即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為40萬元),乙商品的估計售價僅為135萬元,估計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7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乙商品可變現凈值=乙商品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35-7=128(萬元)
因乙商品的可變現凈值128萬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40萬元,D原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計量:
D原材料可變現凈值=乙商品的估計售價— 將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 估計的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35-40-7=88(萬元)
D原材料的成本為100萬元,可變現凈值為88萬元,計提跌價準備12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2
貸:存貨跌價準備 12
更多推薦:2011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輔導精講匯總
2011年高級會計師考試備考心得
2011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提高答題速度的技巧
(責任編輯:vst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