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經營危機的企業很多是以出現財務危機為前兆的,對防范財務風險來說,一個較新的概念就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一個風險控制系統,它利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為依據,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等進行分析預測,以發現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財務風險,并在危機發生之前以財務指標數據的形式向企業經營者發出警告,督促企業管理當局尋找導致財務風險的原因,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
簡單地說,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就是充分應用企業現有的信息化系統,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對企業或集團可能或將面臨的財務危機實現預測預報,同時通過信息系統的運作、分析、預報信息,做出及時有效處理的一種預警系統 .
2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功能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功能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監測功能、診斷功能、矯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其中前兩項功能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基本功能,后兩項功能則屬于其衍生功能。
2.1 監測功能
對風險預先做出警報和防范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基本功能。監測就是通過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的跟蹤,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同企業預定的目標、標準、計劃進行對比,對企業經營狀況做出預測、找出偏差,進行核算和考核,從而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問題。當出現可能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時,財務預警系統能預先發出警告提醒經營者早作準備并采取對策。當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出現之時,能夠提出警告,提醒企業經營者早日尋求對策,避免風險的發生或減少損失的程度。
2.2 診斷功能
診斷功能也是預警體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據跟蹤、監測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技術、企業診斷技術找出導致企業財務運行惡化的原因,以及企業運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所在。
2.3矯正功能
通過監測和診斷,判斷中小企業財務上存在的問題,找出病根后,就可以對癥下藥,及時更正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偏差或過失,使企業經營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一旦出現財務危機,經營者就能夠阻止財務危機繼續惡化下去。
2.4 免疫功能
也就是預防功能,通過預警分析,中小企業能系統而詳細地記錄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處理經過、化解危機的各項措施,以及反饋得到的改進建議,作為未來類似情況的參考借鑒。這樣,中小企業就能將糾正偏差與過失的一些經驗、教訓轉化成企業管理活動的規范,避免同樣或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不斷增強中小企業自身的免疫能力。
3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構建
3.1 中小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可行性分析
企業要采取任何一項措施,都要進行可行性分析。建立財務預警系統,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更不能缺少可行性分析。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和健康運行,離不開企業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和誠信的企業文化的強力扶持。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是風險預警系統建立后能夠有效運行的前提。誠信的企業文化是風險預警系統得以預報真實財務風險預警信息的保證。
?。?)相對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已初步建立。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經過多年市場競爭的洗禮后,其管理者已意識到加強內部組織管理對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性。管理者們有的通過加強自身學習來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有的引入職業經理人,對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有的企業更是通過導入國際質量管理體系來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由此可見,一個相對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已初步建立。這一切都將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有效運行提供保障。
?。?)企業內部信息化已比較廣泛應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經廣泛通過信息化來改善和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中小企業實施的信息化內部管理,為其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供了及時傳遞預警信息的平臺。
?。?)誠信企業文化已確立。我國中小企業打造“以誠信立業,以誠信經商”的企業文化有助于提高預警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而確保預警決策處理的科學性。
3.2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中小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有力措施。中小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3.2.1 明確財務風險的成因和類型,確定預警范圍
中小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前提是要明確財務風險的成因和類型,以確定預警范圍。從我國中小企業所處環境和企業自身的情況來看,其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籌資風險,也就是企業在收不抵支的情況下出現的不能及時償還債務本息的風險;二是現金流量風險,也就是在特定時日,現金流出量超過現金流入量產生的到期不能償付債務本息的風險。因此,對于我國中小企業而言,所需防范的主要財務風險是籌資風險和現金流量風險。當然也不能忽視對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擔保風險、價格風險和匯率風險等的控制和防范。
3.2.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實現籌資風險
預警中小企業要通過建立一套指標體系進行籌資風險預警?;I資風險預警要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獨特的發展特點和財務風險的現狀,通過分析有關財務指標來進行。一般說來,可以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企業發展潛力和財務結構5個方面來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標雖然可以預測籌資風險,但是企業發生籌資風險主要是由于舉債導致的。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來說,股權性融資方式往往受到限制,因而大多使用債權性融資方式,其債務資本所占比重較高,所以在運用上述指標分析預警的同時,還應將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進行比對,只有后者小于前者,才能保證到期歸還本息,實現財務杠桿收益,避免大規模舉債所引發的風險。同時還應考慮債務資本在各項目之間配置的合理程度,考核指標主要有資產留存收益率、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比率以及債務股權比率。中小企業只有確定合理的負債比例,形成合理的資本結構,才能提高承受財務風險的能力,促進自身平衡穩健發展。
3.2.3 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加強現金管理,實現現金流量
風險預警現金是企業最重要的流動資產,即使是盈利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也可能陷入財務危機。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自身的籌資能力往往較弱,資金使用受缺乏現金預算和有效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形成現金流量風險。為防范該風險,中小企業應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合理調度資金,加快資金周轉,加強現金管理等途徑來實現短期財務風險預警。
為實現現金的動態管理,中小企業應將現金流量、預期未來收益、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狀況,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由于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會因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而發生各種各樣的情況,所以,現金流量預算與實際情況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差異。為了保證預算制度的有效實施,中小企業應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督,不斷調整執行偏差,以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另外,現金管理只是一種行為,最終還要體現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中小企業應特別注意諸如現金持有比率、現金短缺率、經營現金比率等現金狀況預警的敏感指標,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現金流量風險的狀況和程度。
3.2.4 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設立預警指標的臨界值
財務預警系統的臨界值,是指企業正常運作情況下,有關指標不能突破的數值或臨界區域。臨界值是判斷財務風險的數量標準,臨界值的確定是預警系統中最為關鍵的部分。由于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即便在同一行業其經營規模也不同,其財務風險預警的臨界值自然也會不同。所以,財務風險預警臨界值的確定,不能簡單以某行業“平均值”來代替。在確定預警臨界值的過程中,企業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企業的歷史水平、同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行業內優秀企業的現有利潤水平、企業自身的長期規劃目標等,據此確定出適合于本企業自身特點的臨界值。另外,在確定臨界值時,還要體現政策性和科學性,要關注整體性和協調性,要保證可調性和穩定性。
3.2.5 預警信號報警與處理機制
在日常財務風險管理中,企業應定期或動態地將預警指標與臨界值進行比較,如果預警指標臨近或突破臨界值,就要根據具體情況發出警報,通過改變財務系統的控制參數和變量,及時調控企業的財務資源分配,使企業財務狀況的異常變動狀況得到控制,從而使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可以始終運行在合理的置信區間內。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設置財務風險報警系統來實現對警情的預報。在預警指標超過臨界值的情況下發出警報,通知到有關部門和個人。報警方式可以多樣化,如用指示燈:紅——巨警;黃——中警;藍——輕警;綠——無警等,也可以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示危險的程度。財務風險警報發出后,企業就應立即發出財務風險控制指令,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如果企業的財務風險始終很大,就會威脅一個企業的生命。企業要想擺脫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就必須預先制訂預處理方案,從而削弱風險帶來的消極影響,甚至可以杜絕或避免類似財務風險再度發生。
3.3 中小企業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配套措施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為企業危機的預防提供了保障,但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起來以后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采取以下配套措施來完善和確保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施。
(1)樹立風險防范觀念,強化風險預警意識。樹立風險防范的觀念和意識是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運行的前提。所以,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強化風險預警意識, 加強風險管理,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觀念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在思想上對潛在的危機保持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警惕。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施。財務風險預警是以準確真實的內外部信息資料為基礎的,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證企業管理的有序化、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能為預警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讓企業高層管理者及時掌握真實可靠的財務活動信息,并對收到的預警信號做出相應的對策,將財務預警真正落到實處。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成本核算、財務清查、財務收支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者基本制度雖然健全但未認真執行。因此,為保證風險預警系統的真正實施,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構造全方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范風險、審慎經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有效運行。
(3)不斷加強人才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由于風險預警模型的大部分數據來自于財務會計數據,因此,財務數據的真實完整是風險預警機制實施的基本前提,所以,財務人員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預警機制實施的成功與否。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經營機制,因而財務管理方法也靈活多樣。但中小企業很難吸引所需人才,導致財務管理優秀人才缺乏。同時,就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來看,企業決策權力過分集中,程序簡單,無規律可循,管理行為邊界不清,財務管理者窮于應付日常事務而缺乏充足時間學習和應用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財務人員素質欠佳,業務技能不過硬,不能很好地掌握現代管理方法,缺乏信息處理、分析的能力。所以,中小企業應建立相應的人才培訓和再教育制度,通過培訓和對外交流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處理能力和信息處理分析能力,增強其專業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業務水準。
(4)注重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相結合,保證財務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在財務風險預警分析中定量預測確實十分必要,但是不能過分強調定量模型的重要性。誠然,財務報表是預警指標的主要來源,但有時財務風險的發生不能僅通過財務報表上的數據表現出來。所以,在預測過程中,中小企業財務人員在對量化的模型和指標進行分析的同時,還應結合諸如客戶滿意度、員工士氣等非量化因素,甚至是靠分析人員的經驗和直覺判斷來作定性的分析評價,比如當企業出現過度依賴貸款、過度大規模擴張、總資產和收益急劇下降、企業股價急劇下降等情況,則預示著企業存在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只有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才能準確地預報財務風險,把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
來源:-高級會計師考試(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