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乘客平均換乘系數不宜大于()。【單選題】
A.1
B.1.5
C.2.5
D.3.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乘客平均換乘系數:為乘車出行人次與換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車出行人次,即為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換乘公共交通線路的次數,是衡量乘客直達程度的指標。大城市不應大于1.5,中、小城市不應大于1.3。
2、下列哪項不宜作為城市污水資源化的用途?()【單選題】
A.工業冷卻用水
B.生活飲用水
C.景觀用水
D.生態用水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目前,污水再利用主要集中在工業、市政雜用(包括洗車、澆灑道路、澆灌綠地)。和景觀方面,部分城市用于居民住宅和公共設施沖廁。
3、下列哪項是城市快速路首選的道路橫斷面形式?()【單選題】
A.—塊板橫斷面
B.二塊板橫斷面
C.三塊板橫斷面
D.四塊板橫斷面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二塊板橫斷面主要用于純機動車行駛的車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路,包括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應該是封閉的汽車專用路,其橫斷面應采用分向通行的兩塊板形式。
4、在城市規劃的分析方法中,下列哪項不屬于定量分析?()【單選題】
A.空間實體模型分析
B.模糊評價法
C.層次分析法
D.—元線性回歸分析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城市規劃常用的分析方法有3種: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間模型分析。定性分析包括因果分析法、比較法;定量分析包括頻數和頻率分析、集中量數分析、離散程度分析、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回歸分析、線性規劃模型、系統評價法、模糊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空間模型分析包括實體模型和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主要有幾何圖形法、等值線法、方格網法、圖表法。
5、在編制城市防洪工程規劃時,為了調查歷史上洪災的情況,最可能運用的調查方法的順序是()。【單選題】
A.抽樣調查、訪談與座談、文獻查詢
B.現場踏勘、文獻查詢、抽樣調查
C.文獻查詢、抽樣調查、訪談與座談
D.現場踏勘、問卷調查、抽樣調查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總體規劃中的調查涉及面廣,可運用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各類調查方法的選取與所調查的對象及規劃分析研究的要求直接相關各種調查的方法也都具有其各自的局限性。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有:現場踏勘、抽樣或問卷調查、訪談和座談會調查、文獻資料收集。
6、下列哪項屬于縣城總體規劃的工作范疇?()【單選題】
A.劃定必須制定規劃的鄉和村莊的區域
B.編制城鎮群規劃
C.確定村莊層次與分級
D.編制鎮域規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縣城總體規劃包括縣城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城關鎮區總體規劃。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包括劃定必須制定規劃的鄉和村莊的區域,確定村莊布局基本原則和分類管理策略。
7、下列城市總體規劃成果中,哪些項具備法律效力?()【多選題】
A.規劃文本
B.規劃說明書
C.專題研究報告
D.基礎資料匯編
E.規劃圖紙
正確答案:A、E
答案解析: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包括文本、圖紙及附件,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專題研究報告、基礎資料匯編。規劃文本和圖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8、下列關于道路系統規劃基本要求的表述,哪項是不準確的?()【單選題】
A.城市道路應成為劃分城市各組團的分界線
B.城市道路的功能應當與毗鄰道路的用地性質相協調
C.城市道路系統要有適當的道路網密度
D.城市道路系統應當有利于實現交通分流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基本要求:(1)滿足組織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城市各級道路應成為劃分城市各組團、各片區地段、各類城市用地的分界線;應成為聯系城市各組團、各片區地段、各類城市用地的通道;應有利于組織城市的景觀)。(2)滿足城市交通運輸的要求(道路的功能必須同毗鄰道路的用地性質相協調;城市道路系統完整,交通均衡分布;要有適當的道路網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積率;要有利于實現交通分流;要為交通組織和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應與城市對外交通有方便的聯系)。(3)滿足各種工程管線布置的要求。(4)滿足城市環境的要求。
9、下列關于集鎮的表述,正確的是()。【多選題】
A.鎮和鄉的政府駐地都是集鎮
B.集鎮也是一級行政建制
C.集鎮是鄉政府駐地
D.在農村地區,有集市的地方就是集鎮
E.集鎮多是由大村莊發展而成
正確答案:C、D、E
答案解析:在建設部頒布的《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中所稱的集鎮,是指鄉、民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由集市發展而成作為農村一定區域經濟、文化和生活服務中心的非建制鎮。其規劃區,是指集鎮建成區和因集鎮建設及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除了建制市以外的城市聚落都稱之為鎮,除建制鎮外其余都為集鎮;縣城關鎮是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點鎮,其他鎮是縣級建制以下的一級行政單元,而集鎮不是一級行政單元。縣下面轄有鎮和鄉,鄉政府駐地一般是鄉域內的中心村或集鎮。
10、下列哪些項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 【多選題】
A.確定歷史文化名城周邊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界線
B.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C.合理調整歷史城區的職能,控制人口容量
D.歷史地段和歷史建筑群的維修改善與整治,文物古跡的確認
E.盡可能地重建和復原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GB50357-2005)有如下規定:3.1.2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必須分析城市的歷史、社會、經濟背景和現狀,體現名城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3.1.3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3.1.4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確定名城保護目標和保護原則,確定名城保護內容和保護重點,提出名城保護措施。3.1.5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包括城市格局及傳統風貌的保持與延續,歷史地段和歷史建筑群的維修改善與整治,文物古跡的確認。3.1.6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劃定歷史地段、歷史建筑(群)、文物古跡和地下文物埋藏區的保護界線,并提出相應的規劃控制和建設的要求。3.1.7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合理調整歷史城區的職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區交通,改善市政設施,以及提出規劃的分期實施及管理的建議。3.1.8地下文物埋藏區保護界線范圍內的道路交通建設、市政管線建設、房屋建設以及農業活動等,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3.1.9歷史城區內除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群以外地其他地區,應考慮延續歷史風貌的要求。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