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_男女福利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_在教室里和同桌做校园h文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考試大綱 >> 正文

江西200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發表時間:2007/11/27 0:00:00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江西200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

  本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個科目。報考省、市、縣(市、區)機關及鄉鎮選錄生職位的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報考其他鄉(鎮)機關職位和法院聘任制書記員職位的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科。均使用相同試題。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要求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二)申論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一律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試內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內容。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者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知識,側重測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二)題型介紹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般包含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要求應試者選出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項。

  例題: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曾經提出過關于電磁學說的基本理論,由于他不善表達,文字晦澀,又缺乏數學說明,所以當法拉第首次提出電磁學理論時,并沒有多少人注意。一直到麥克斯韋用流暢的語言和明白的數學公式對電磁學理論進行說明之后,電磁學說才得到世界的公認。

  這段文字強調了什么的重要性?

  A.創新 B.語言 C.理論 D.表達

  (解答:D)

  又例如:

  電視讀報是二次 報刊信息,它 報刊精華,聚焦熱點話題。

  A.整合 濃縮 B.讀取 提煉

  C.編排 體現 D.加工 抽取

  (解答:A)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公差為2,故應選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你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應試者認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在例題中,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應試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

  健康:指一個人智力正常,行為合乎情理,能夠適應正常工作、社會交往或者學習,能夠抵御一般疾病。根據健康的定義,下列屬于健康的是:

  A.大學教授老李,雖然五十多歲但工作起來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張嬸十九歲的兒子肖聰,讀書十一年還是小學二年級水平,但是從小到大沒生過什么大病,體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碩士畢業后,工作表現一直很優秀。自一次事故后,當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精神失常

  D.小劉身體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說他古怪,不愿與其交往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A。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后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陽光:紫外線

  A.電腦:輻射 B.海水:氯化鈉 C.混合物:單質 D.微波爐:微波

  解答:陽光與紫外線、海水與氯化鈉的關系都是整體與組成部分的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

  又例如:

  ( ) 對于 梨 相當于 服裝 對于 ( )

  A.蘋果——毛衣 B.水果——襯衣

  C.書包——鞋帽 D.果汁——衣櫥

  解答:梨是一種水果,襯衣是一種服裝,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科學家對76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研究,他們分別采用“一名志愿者帶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沒有志愿者”三種方法分別測試這些病人的反應。結果發現第一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下降了24%,第二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仍保持原來水平。因此科學家認為,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

  下面哪一項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

  A.帶狗和不帶狗探視的實驗分別選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段

  B.在帶狗的志愿者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

  D.志愿者帶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數狗都是性情比較溫順的

  解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都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但選項C “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直接說明研究對象(心臟病人)的樣本太特殊(絕大多數被研究的心臟病人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C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故C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例題:下列屬于地方性法規的是:

  A.**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省人才市場管理暫行條例》

  B.**省人事廳頒布的《**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辦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

  D.**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制定的《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管理暫行辦法》

  解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的規定,正確答案為A。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應試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下圖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資情況圖

  單位:億元
                                   

                                       

  1.該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個月的外資實際出資額在當月外資擬投資額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解答:B)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資實際出資額總計約達9億元

  Ⅱ.該市擬投資總額在2006年9月份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該市外資擬投資額達到擬投資總額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解答: D)

  四、申論介紹

  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