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_男女福利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_在教室里和同桌做校园h文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申論 >> 申論真題 >> 正文

2015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試題

發表時間:2015/5/18 15:25:00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2015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試題

公務員考試交流QQ群公務員考試交流互動群

網絡資源整理,僅供參考!

1.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開發利用,不斷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網上購物、網上預約、網上咨詢等等風靡中國。尤其年輕人來說,他們更習慣于依靠網絡解決各種困難,24歲的小茜對此深有體會。以前逢年過節要回家探親,買火車票是最讓她頭疼的事。裹著大衣在寒冷的夜里排隊購票、托關系找人購票、買"黃牛黨"高價票等等,這些都曾親身經歷過。現在有了網絡購票,別提多方便省事了。前不久小茜跟母親通電話,聽說母親想到當地一家醫院看"專家門診"。可是排隊很長時間還不一定能掛上號。小茜立刻到網上替母親掛上了專家號。

賈先生一直為兒子小學畢業上哪所初中犯愁。同事給他支招,趕緊找人托關系打招呼,該花錢花錢。賈先生知道,這是多年來老百姓為孩子上學求人的"慣例"。即使心里一萬個不樂意,可是為了孩子,求人花錢,也是正常。誰知今年區里實行"新政",學區內八成小學生通過電腦派位的形式進入學區初中校學習。學生可填報兩次志愿,第一批次可填報不少于4所學校,第二批可填報不少于5所學校。第一批志愿面對全區所有學生、不設身份限制,全區所有優質資源品牌學校將拿出15%的比例用于第一批次派位。第二批次志愿學生可填報自己所在學區的中學,電腦根據志愿隨機分配。結果,賈先生的兒子順利進入一所理想的中學。

小林買了一套裝修好的二手房,準備利用國慶假期搬家。他的父母特地從老家趕來,還帶了舅舅、表哥等三四個人來幫忙。誰知小林早已請好了搬家公司,總共花了800元,半天時間東西全部搬上樓安置妥當。小林在樓下飯店請父母舅舅們吃飯,舅舅說:"沒幫上忙,還害你花錢請吃飯。早知道我們就不來了。"表哥說:"搬新家是喜事,找人幫忙是老習慣,請人吃飯感謝感謝,也是人之常情嘛。不過,要是光算經濟,看來還真不如請搬家公司。"

小輝父母家里的一臺老式電視機壞了,要買臺新的。早已養成辦事"找關系"習慣的小輝父親,有個經常一起釣魚的好朋友,兒子在家電商場工作。小輝父親不知打哪兒聽說商場職工買東西可以打九折,就打算請這位朋友吃頓飯,請他的兒子幫忙,能便宜一二百塊錢。小輝聽說后連忙阻止了父親。他上網一查,同樣一款電視機,網上價格比商場還便宜300多塊。他從網上

訂購了一臺,第三天電視機就送到家里,父母非常高興。小輝跟父親說:"現在不比從前了,像電視機這樣的東西,市場供應那么充足,還用得著找關系嗎?"

2.自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狠

剎"四風"以來,各地公款消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以致于一些酒店、歌廳的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門庭冷落,讓經營者感到很糾結。

錢某開了一家中等規模的海鮮飯店,生意一直都還不錯。他最倚重的是每逢周末、節假日,各種同學聚會、生日宴請、結婚喜宴、活動慶典等等,雖然讓他忙得不可開交,但也樂在其中,用他的話說,這是飯店的"經濟支柱。"然而,這兩年的情形有點不大對,這類生意量急劇下降。2014年夏天,高考成績公布,錢某以為一波接一波的"謝師宴"將會像往年一樣閃亮登場,早早備好了每桌1888元到5888元不同檔次的菜單,準備賺一筆。可奇怪的是,今年一桌也沒有預訂出去。一打聽,不是學生和家長不請了,而是老師們都紛紛謝絕了。錢某有點費解:"這謝師宴又不是公款消費,學生和家長掏自個兒的腰包感謝老師的培養,這種人之常情難道也有錯兒?"

即使跟公款消費毫無關系的顧客自掏腰包的消費,也比過去有了很大改觀,人少菜多,浪費嚴重的現象越來越少,飯后"打包","光盤"行動日益普通。"這個嘛……唉!我的錢還怎么賺哪?"錢某搖著頭,心情頗為復雜。

3、伴隨著密集出臺的反腐禁令,每逢佳節倍思"清",漸漸成為中國官場的新常態,而不少事業單位基層員工和企業白領也沒了以往的節日福利。不僅中秋節,過年也是"福利歸零"。人們堅決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一些執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職工應有福利的做法也引發了爭議。以中秋節為例,在"節日反腐令"的背景下,月餅甚至成了一個敏感詞。某單位員工小羅說,往年單位在中秋節時還會給員工發月餅,從去年開始就什么都沒有了。"沒有就沒有唄,我覺得無所謂啊。"今年他自己上網訂了幾盒月餅。在一家國企分公司工作的白領小姚說,以往過中秋節大家喜氣洋洋地去領盒月餅,今年就感覺冷冷清清的,"給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餅,也感覺公司想著我們,有種大家庭的感覺,但現在什么都沒有了,確實讓人很失望。一盒月餅不在價值,沒有了,就也沒了人情味。"

"誰敢發啊,萬一撞到槍口上怎么辦?"一家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其實我覺得發幾盒月餅問題不算大,不過現在從中央到地方查得這么嚴,發了不一定有問題,不發肯定沒問題,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另一家國企單位領導則表示,反腐敗跟發福利完全是兩回事,不能潑臟水把孩子也倒掉了,該發的還是要發。記者反問他:如果有的領導趁機給自己多發福利呢?這位領導沉默了一下說:該抓的還是要抓。

4、多年來,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到風景秀美的地方開會,并且冬天到南方暖和暖和,夏天到北方涼快涼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候鳥式開會"。早在1998年,中央就下發了《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2014年又再次出臺規定,明令禁止到21個風景名勝區開會,并且加大監管力度,使不良會風明顯好轉。但是,仍有少數地方一時還不適應這種變化,仍習慣于"打擦邊球"的老一套做法,比如有意選擇在風景名勝區附近的地方開會,

方便會后組織所謂的"文化考察"活動。比如為了到某個風景名勝區開會,有意將會議地點安排在途中需要在風景名勝所在地轉車或飛機中轉的地方,會議名稱也可以改頭換面,遮人耳目。還有點故意設分會場。如此煞費苦心,無非想借著開會的機會圖點兒實惠。原計劃明年將在一個旅游城市承辦一屆行業年會的某單位領導最近很犯難:如果真的能夠常抓不懈,使清廉之風形成新的常態,當然很好。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形成的慣性,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跑時速120公里的車,能一下子剎住嗎?

5、南方某城市環保志愿者小黃覺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苦惱中。他和其他志愿者每個月都會上門向小區居民發放垃圾袋并現場進行分類投放指導。"有督導的時候,分類效果明顯就好,但往往過一段時間,亂丟混丟的又多起來。"

廚余垃圾處理是一道中國特色的垃圾難題。小黃說,中國菜中湯湯水水的廚余垃圾占垃圾總量的2/3,其中的有機物會使其變臭,而且會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為分出廚余垃圾,要鼓勵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濕兩類。可是即便只分出濕垃圾,準確投放率也不到30%。小黃看過一則簡報,其中提到呼和浩特年降雨量400毫米,年蒸發量卻可達2000毫米,濕垃圾沒等處理就干了。"唉,可惜我們市不是呼和浩特啊!"

小黃的母親從老家來暫住,她把小黃家里陽臺上一半的空間的都堆放了廢紙箱和廢瓶子。"前段時間攢了一箱礦泉水瓶才賣1塊多錢,賣廢品現在也不劃算,價格低還占地兒!"

據估算,目前我國每年再生資源回收量有1.6億噸,其中約8000萬噸來源于生活垃圾,而我國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有2.5億噸,生活垃圾的資源回收率達到30%以上。作為垃圾分類的重要環節,廢品回收卻一直沒有被重視。

小黃認為,居民把家中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賣掉,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但目前可回收物的價格較低,而又常常不能馬上處理,居民無處存放,這影響了他們的積極性。由于干濕分類沒有做好,被棄置的垃圾當中很多可利用的資源被濕垃圾污染了,若再進行人工分類分揀,成本很高。

鄰居張大媽剛剛把垃圾分類丟好,就看到收垃圾的環衛工人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箱垃圾混倒進運輸車。"分好了又被混運,還不如不分。"她對小黃說。

目前,多數地方對垃圾分類的投入很少,就連投入相對多的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也難以滿足需求。小黃以廣州為例算了一筆賬,"如果這樣持續3至4年,僅垃圾袋就需1.4億元,以200人配1名指導員計算,廣州市1800萬人,每年需花費40億元。這樣的投入顯然不可持續。"小黃感嘆,"唉,中國的垃圾分類到底有沒有出路啊?"

6.大學生小麗來自蘇北農村,今年放暑假回家,發現家里跟其他村民一樣將地里的秸稈放火燒了,跟父母爭吵起來。

小麗:燒秸稈浪費資源,污染空氣,又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農田質量下降,你們不知道嗎?

母親:知道啊。縣里鄉里年年宣傳,村里年年廣播,怎么不知道呢。

小麗:那你們為什么明知故犯?

父親:你這孩子,說得輕巧。不燒,你能怎樣?每年農忙忙死人,哪有時間來捯飭那么多的秸稈?

小麗:不是說有企業要回收秸稈嗎?

母親:那都是廣播里說說的,到現在也沒見人來回收過。我們這里不漚沼氣,又不養牛,那么多秸稈怎么辦?現在搬進樓房住,家家戶戶也不燒鍋灶了,當柴禾都沒人要。

小麗:政府不是有專門補貼,用于秸稈加工還田嗎?

父親:要粉碎,買腐化劑,請人幫工,一畝地只補貼10元錢,夠嗎?

小麗沉默了。她感到很苦惱,在博客中寫道:看來光埋怨農民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焚燒秸稈是農民多年的習慣做法,省時省力又省心,一時很難改掉。隨著PM2.5環境監測的升級,焚燒對空氣的負面影響日益顯著,田間秸稈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7、以下是根據一位資深廣告人在某會議上的發言錄音整理的部分內容:

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我們被逼跟著數據在走。我們在繼續往前走的時候,要倒退到原點回顧一下你當初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這是世界各地尤其是國內比較欠缺的東西。很多中國的企業都在扮演"我跟隨"的角色,別的行業有這個東西,我也就要做。

我們都在尋找我們能做什么,其實我們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更要知道你不能做什么,你不要做什么。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廣告和傳播說你要做你自己,這是廢話,你除了做你自己還做誰呀,你不能做周杰倫,周杰倫給周杰倫做了,劉德華也不行,你只有做你自己,但你要做得比周杰倫和劉德華還好。

這幾年我稱自己是一個下崗的廣告民工,我反而看到很多當時我身在廣告業中看不到的東西,因為越來越平民化、越來越農民化,我看到的東西都是很小的東西,但這些東西都很可能舉足輕重,能夠改變很多東西。數據引導我們,我們會本著數據做很多東西,但千萬不要把數據變成一個依據,你要在數據中找到有什么東西可以挑戰,而不是變成一個護身符,數據說這樣,我們就這樣,在這個時代,創意的思維方式可能超過以住任何時候。

做任何事情,大到做人、做行業,小到你要做的事情、要找的東西,都應該考慮,到底有沒有挑戰?不能因為別的企業做了這樣的東西,你就也要去做。你要想一想,你做的東西有沒有挑戰你的企業,會不會挑戰你的員工,最主要有沒有挑戰你本身?尤其現今社會,人類基本上沒有自信心。因為我們沒有狼牙虎爪,我們連烏龜殼也沒有,所以,我們需要包裝,我們需要洋房、汽車、美容,再不行把面孔也改了,手化的美化軟件就是應此而生。現在的手機我真的試過45度拍,臉真的尖了,現在的手機還可以讓你美白,眼睛變大,大家可能也看過那種手機美女和真人對比,把你嚇死。

國外一個電視臺訪問過很多最近新興的小企業家,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新的嘗試中找到挑戰,基本上他做的不是他原來做的東西。所以,一定希望在你做的東西中找出你的挑戰……不然的話,你如果只是想,尤其在中國大陸只是想明天過得比今天好一點,那太沒有意思了。我估計在場每個人的學歷和資歷都會比我高,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讀書少,在下只有中學的學歷,現在再把我送去高考,我還是會考不上,但我有自知之明,我讀書少,我不會的東西多,從第一天開始,我到現在仍然有這個習慣,從零開始。在座各位可能覺得這個理論大家常聽說,這個東西可能是任何行業最難做的東西——從零開始,人性的習慣會使你習慣于從你前一個案例,尤其是成功的案例去借鑒,你希望做得更好,但是,以我冷眼旁觀,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最近我被邀請回新加坡,我現在被收錄到新加坡檔案局里,是以一個非典型而被記錄,因為以我的背景我不可能有這一天,但是因為這個"零"有很多意義,因為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結果這變成我最擅長的一個行業。

所以,各位如果有機會的話,能否像我一樣,我每天都逼著讓自己客戶歸零,歸零后一般人想出來的東西和立場不一樣。

我常常鼓勵學生,我也會鼓勵任何人不要怕犯錯誤,錯誤是一個很大的動力,當你不怕錯誤的時候,你差不多什么都敢做。我的能量來自什么?我學歷不夠,我甚至沒有修過廣告學。不要怕失敗,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敢于去犯錯,我們有許多成語故事教過我們這樣做。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從中學到過任何東西呢?

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1-2"反映了人們在過去的工作和生活方面形成的很多"慣例"或"習慣做法"正在悄然改變。請分析導致這種改變發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準確、具體、簡明,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5-6"中,小黃和小麗的"苦惱"反映了基層管理工作面臨的某種困境。請指出這種"困境",并提出改變這種困境的建議。(30分)

要求:針對性強,建議合理、可行。不超過500字。

三、"給定資料7"中"歸零"說法,耐人尋味。請你依據自己的心得,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結合給定資料,觀點正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責任編輯:xy)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