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三:“虛假新聞”的預防和治理
典型案例:7月8日,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播出了題為《紙做的包子》的虛假新聞。報道無中生有,編造了北京市某區一些黑加工點使用廢紙箱為餡制作小籠包出售的假新聞。消息播出后,經多家媒體轉載轉播,引起國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事件發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責成北京電視臺澄清事實真相、向社會做出深刻道歉,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給予北京電視臺臺長通報批評,給予北京電視臺總編輯行政警告處分,給予北京電視臺主管副總編記過處分,本人引咎辭職。北京電視臺也對生活節目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和分管《透明度》欄目的副主任,以及欄目制片人等三人給予撤職處分,同時解除了欄目有關編輯與北京電視臺的勞務關系。北京市在全市范圍對北京電視臺進行通報批評,并要求市屬各新聞媒體以此為反面教材,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
一、關于該社會問題的解決對策,結合國內的主流觀點,戴斌老師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對新聞工作者的教育。引導廣大新聞從業人員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宣傳紀律,牢固樹立崇高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始終把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準則,堅決杜絕虛假新聞,自覺維護新聞出版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2)新聞單位要完善內部管理,規范采編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嚴格的稿件審簽制度,確保新聞信息來源真實可靠,確保新聞事實準確無誤。新聞采訪必須出示新聞記者證,新聞單位要嚴格執行關于社會自由來稿及互聯網信息使用等管理規定,認真核實,嚴格審批,不得刊播、轉載、轉摘未經核實的來稿和信息。
(3)建立重大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有錯必改、有責必究。采編、刊播虛假失實報道的媒體和個人要向社會公開更正并道歉。對蓄意炮制和炒作虛假新聞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損害國家形象和群眾利益的,要按照黨紀政紀給予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觸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4)各級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記協和各新聞單位要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選派專人負責受理舉報電話,并對舉報內容及時進行調查、核實、處理。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