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給定資料
1. 中國曾一度被稱為“世界加工廠”,為“洋品牌”貼牌生產,即為大品牌做代工,幾乎成了國內眾多鞋、服企業的必經之路。而N市B1集團卻在時尚產業相當發達的韓國、法國找到甘心為自己做貼牌的大牌制造商。“洋品牌”能為中國企業貼牌生產,這是中國企業品牌發展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中國企業拉開了品牌輸出的序幕。
據了解,BL集團是一家涉及多種門類、跨行業的集團公司。集團擁有“XX家紡”“XX休閑服飾”“XX西褲”等著名品牌。作為中國家用紡織品最大的生產基地,集團主導產品——“XX家紡”包括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和小裝飾5大系列,千余品種、上萬種款式,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及中國港澳地區。自從去年在N市國際服裝博覽會上結識后,BL集團和S公司很快就簽訂了貼牌生產協議;S公司按照BL的設計要求,為后者設計、生產“XX”品牌的高檔女鞋,S公司是韓國名列前三甲的皮鞋生產企業,也是一家只為韓國頂級皮鞋品牌代工的制造商。就是這樣一家頗具實力的大牌企業,如今卻為BL集團做起了貼牌加工。
品牌是一個符號,是產品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是產品表達自身信息的載體。S公司向中國的BL集團送秋波,是他們認同該集團的品牌經營模式。當S公司了解到,BL集團自1992年就開始把大部分生產外包,一心從事品牌、渠道經營,至今已在國內市場成功打響10個自有原創品牌,年銷售總額達到30億元。這家向來只為頂端品牌代工的制造企業立刻對其刮目相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S非常看好中國原創品牌的市場前景。作為BL集團旗下一個僅僅兩歲多的年輕品牌,定位中高端的“XX”,在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同臺競技中,“涉趣”穩居銷售榜上游。
BL集團用行動說明,目前,中國鞋業已經由注重使用價值,過渡到追求文化審美價值的不斷提高。但我國許多鞋企做品牌更多的是采取模仿國外的方式,不是自身孵化。而品牌除了使用價值,更多的包含文化審美等附加價值,文化審美價值越集中,越能討消費群喜歡;對消費群寬容度越大,品牌就越成功;每個品牌都應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消費群,針對一個定位群表達的文化審美內容越多,品牌越成功。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國內消費者對時尚的追求以及購買力都在逐年提高,這正是國內企業打響原創品牌的好機會。一旦在國內市場獲得成功,離國際品牌的距離也就不遠了。
專家指出,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品牌競爭力包含了企業在資源、能力、技術、管理、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是形成并實現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現。雖然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供應基地,但品牌競爭力優勢仍然比較弱小。中國企業不缺乏產量優勢,也不缺乏品質優勢,眾多中國品牌已經解決了生存的問題,未來,中國商品價格的增值點將主要依靠品牌建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品牌,中國品牌必須摒棄長期奉行的以產量取勝的低贏利擴張模式,轉而進行全方位品牌經營和世界頂級品牌營銷戰略的努力。優選高效的品牌化戰略與品牌架構推進品牌資產的增值并且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現有的品牌資產。從品牌輸入到品牌輸出,使中國品牌無形資產擴大,國際市場地位大幅提升。
中國H集團董事長F日前坦言:世界各國都在探尋支撐中國經濟增長背后那只看不見的手——中國文化,這意味著中國進行文化輸出并借機升級中國品牌的時代已經來臨。
F認為,目前,中國制造在世界很多領域都沒有話語權,中國是世界上羊羔使用量最多的國家,但中國羊毛產業在國際羊毛領域沒有話語權,中國是制造大國,產品遍布世界各個角落,但相當多中國造產品卻沒有定價權。同時,國產品牌走出國門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究其原因,關鍵在于中國品牌的文化元素沒有得到國際上的認可,F強調,文化在品牌的國際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主動和系統地輸出文化,能夠消除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且能為企業國際化進程加速、助力。因此,對于中國企業主講,在用功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之前,先要滿足對其文化的認同。
品牌文化具有長久的穿透力,你建立什么樣的文化,這個品牌就有了這個文化基因的價值取向。有了文化的品牌才是有靈魂的品牌,才會有生動的生命,品牌文化決定了品牌的生死存亡,塑造品牌的根本是文化元素,就是說品牌所蘊涵的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取向,是決定一個品牌能否生存持久的關鍵。
2. 大批赴美志愿者漢語教師在美國校園和社區內擔當著文化使者的角色。高中教師小瓊就是其中之一。為期一年的赴美教學經歷給她、她的美國學生乃至美國“街坊鄰居”都留下珍貴記憶。
小瓊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座小城執教,借住在一對老夫婦家中。小城只有一家沃爾瑪超市。用男主人加里的話說,“全鎮人幾乎互相都認識”。這個四川姑娘每次出門都會被當地人認出來,很多人都會友善地同她打招呼。
文化交流歸根結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小瓊說,自己居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不幸失去雙親,很長時間難以從悲傷中走出來,但這對美國老夫婦的悉心照顧、小鎮居民的熱情讓她真切感受到人間真情。
和其他漢語教師一樣,小瓊也配備了介紹中國文化的“資源包”,內容從神話故事、歷史名人到古典名著不一而足。不過,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她本身就是當地人了解中國的一個“資源包”。“你們也有手機么?”“家中有電視嗎?”一個個問題背后是美國孩子對中國的不了解。當然,在打開“資源包”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引發價值觀碰撞。“美國老師不加班、中國老師愛加班”,“中國人愛儲蓄”,甚至小瓊想起萬里之外家人時充盈的淚水,都讓孩子們乃至大人們真切地感知著“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碰撞后帶來的是了解和欣賞。
“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加里對記者幽默道,“如果你們國家要派出中國文化大使,選我們的瓊準沒錯。”
當記者在世界各地問起:“提起中國文化,您會想到什么?”在赤道邊春城內羅畢,中非關系專業在讀研[微博]究生瑟庫拉這樣告訴記者:“孔子,我會想到他。我上過不少有關中國外交、非中關系的課,每次遇到理解不了的思想時,我們就開玩笑說‘這是孔子的思想’。每次辯論課上找論據時,我們最后總會找到‘孔子曰……’。西方也有很多先賢,但中國先賢似乎我只了解孔子。”
在內羅畢CBD地區一家大排檔餐廳。28歲的顧客貝利對記者說:“我通過在內羅畢工作的中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我覺得要想讓肯尼亞人了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是生活在本地的中國人的態度,希望中國人能同當地人多交流。中國政府也應在非洲多辦一些展覽,比如飲食展覽、傳統服飾展覽,這樣我們才能了解更多中國文化。”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悟是:在融合流動的地球村里,每個人都是一國最生動的“文化名片”,你傳達什么,對方就感受什么,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看似工程浩大,卻始于足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政府需要做的還很多,而民間交流、業界合作也亟待進化升級。
3.隨著網絡和電視制造業的發展,全球電視劇市場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隨意按動鼠標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樣在看的劇集,觀眾可以坐在家中盡享頂級劇集的極致體驗,“追劇”儼然成為都市白領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作為2014年最為火爆的美劇代表,《紙牌屋》一經推出便極度受寵,引起全民熱議,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紙牌屋》的忠實粉絲。有觀眾看完《紙牌屋》后表示對于美國政治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對權利與愛情更有了新的認識,甚至翻出以往講述美國歷史的書籍、影片觀看,參與這部劇的討論。
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總出口額是143億美元(2011年),暢銷100多個國家。2012年在法國播出美劇多達數十部,其中30多部單集觀眾超過百萬,《超感神探》還一舉成為當年的電視劇收視冠軍。在德國,美劇基本處于壟斷地位,占據約90%以上的播出份額。韓國2011年也從美國引進了122部電視劇。
“美劇《紙牌屋》這類全球劇的熱播趨勢有目共睹,它們真正開創了電視劇‘24小時人球聯播’的奇跡。”英國某傳媒的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梁先生們如此評價。專家認為,電視文化產品的價值日益凸顯,中國應從中借鑒經驗,提升電視劇制作水平,同時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
《紙牌屋》的熱播并不影響《來自星星的你》賺取過億眼球。由于兩部電視劇對受眾有明顯的劃分,出現了同期上映卻“平分天下”的局面。《來自星星的你》在韓國播出時,網絡最高收視率達68.9%。
美劇、韓劇在全球熱播并非偶然。“以受眾為導向,創新電視劇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全新的制作模式給了電視劇全新的生命。”S大學新聞傳播學唐教授認為,與中國電視劇傳統意義上的播出模式不同,美劇大都按“季”播出,通常一星期只播一集,邊拍邊播,由于美國電視劇播放平臺不多,每年能在季播期黃金時間段播出的不到2000集,因此競爭異常激烈,近年來韓劇也采取邊拍邊播的模式,《來自星星的你》每周播出兩集,每次網上更新劇集都會引發下載熱。
這種開放的模式可以使制作方充分感受到觀眾對劇集的關注程度,根據每周更新的收視率和觀眾的反映,及時調整創作方向,美劇《越獄》第一季播放時,收視率曾高達1800萬人次;而《生活大爆炸》主人公謝爾頓的性格就是根據觀眾的反饋幾經改變才定型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熱播劇大多高水準、大投入,保證質量精良,季播和周播的模式本身就拉高了電視劇制作成本,面對制作團隊、劇本、導演、演員、道具等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熱播劇拍攝成本很高。
對比艾美獎得主《廣告狂人》《斯巴達克斯》等美劇每集200萬美元左右的制作費用,《紙牌屋》近400萬美元的單集平均成本大大超過了一般制作標準。2011年美劇《史前新紀元》,重金打造的首集拍攝費用就接近2000萬美元,甚至超過眾多電影的投資成本。
這些熱播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于中國的“武俠劇”“清宮劇”“名著劇”,而以現實為題材,用寫實手法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與觀眾不疏遠,除科幼劇外,美劇大多務求內容真實,有時涉及技術層面還要請顧問或相關專家親自操刀,《生活大爆炸》劇組甚至擁有一個真正的“科學顧問”,專門負責劇本中關于科學部分的內容創作。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制播能最充分地反映電視劇生產流程的市場化屬性。《來自星星的你》盡管有科幻成分,但人物感情進展、尊老愛幼優良傳統貫穿其中,傳遞出韓國普世價值觀。
唐教授說,美劇和韓劇都通過簡單的日常生活與淡話交流傳遞價值趨向,劇中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問題、生活細節問題的揭示,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貼近生活中的文化輸出才容易被外國觀眾認同。
在國產電視劇產量猛增的背景下,專家建議中國加強對產品質量把關,積極探索并生產出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文化經驗”和“感覺結構”的電視產品。
4.2011年10月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文化輸出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具備了明晰的政策導向。
回顧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在海外市場“遍地開花”。9月至10月,“中國文化月”在美國舉辦,一批優秀作品上演;11月,原創雜技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海上夢》亮相后,與多家海外演出商簽訂為期5年的歐洲巡演合同;12月,土耳其中國文化年拉開序幕;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已正式運營巴黎、柏林、東京等9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
在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的M看來,近年來,伴隨著與世界各國經貿領域的合作日漸深入,我國文化市場的開拓氛圍在不斷加強。
“不僅出口企業數量在增加,輸出產品的種類也日漸繁多。”他以自己所在的企業為例說,國圖集團出口業務已經從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實物出口領域,擴展至數據加工和物理加工為一體的增值服務貿易出口,并開展了國外展覽業務。
“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文化產業才有走出去的資本和空間。”某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J說。
“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公司、中國人的身影,是文化輸出的‘經濟和人文基礎’。”J說,“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漸增多的國際間經貿合作也在倒逼文化輸出加速。”
當前,在中國企業迅速增加海外投資的過程中,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面對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迥異,文化背景天壤之別的海外合作者,我們如何實現無障礙交流?
“經濟合作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合作,隨著合作深入,我們必然要與不同人群進行深層次交流,文化產業有義務承擔起建立溝通、化解誤會的責任。”J說,“文化輸出不僅具備了經濟基礎,也成為經貿深度合作的必然需要。”
英國女孩娜姆說:“在沒來到中國之前,我對中國的印象主要是:美食、長城、秀水街等等,但基本都是些片面的概念,但在北京生活了3年后,我反而不知該怎私概括對這里的印象了。因為了解越深,越覺得有很多文化是我不知道。”
“這是對中國文化理解片面化的個例。如果本土文化產品沒有大量投入海外市場,當地消費者只能面對極有限的選擇,而這部分產品由于不具備生產規模,難免存在內容片面等問題,傳遞給國外消費者的‘中國印象’也不可能完美。”J說。
于是,真正的中國文化精髓沒有暢通的輸出渠道,反而一些細枝末節的文化枝椏被廣泛認知。比如,伴隨著海外華人數量的急劇增長,養生、菜譜等種類書藉因與生活密切相關而廣泛傳播。
“但這些枝節根本無法還原中國文化的全貌。久而久之,就導致了一些外國人對中國印象的片面化、表面化,更嚴重的是,文化領域的誤解會伴隨著人與人的交往,輻射至各個領域。”J說。
“當別人不了解,甚至選擇性誤解你時,你更需要澄清自己,但為何我們屢次遭遇誤解卻難以澄清?因為長期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仍處于弱勢地位。”J說,“目前,國際輿論導向仍牢牢把握在歐美媒體手中,我們難以呈現一個全面而真實的形象。”
“近年來,中國文化作品、藝術展演在海外亮相,無論從頻率、水準和反響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一方面滿足了藝術愛好者的需求,一方面也糾正了部分人對中國文化的誤讀。”J說。
“文化輸出的本質,是傳遞真實,全面的中國文化,獲得公平的話語權、化解誤會,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仍有很多需要改善之處。”某新聞學院院長Y說。
“我國文化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市場經驗缺乏、優質品牌不足,版權意識不成熟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都屬于軟件上的缺失。”中國知識產權律師網的許律師說。
“種種政策導向都在釋放信號:文化輸出必須接受市場規則,順應海外市場特點,以此提高本土企業的軟實力。”J說,“有一些地區因為發展心態浮躁,出現了‘拔苗助長’的現象。比如,一些地區盲目設立發展目標,導致政策制定和發展現狀脫節。”
“要真正實現文化輸出的目標,文化企業不僅得學會運用資本手段,武裝企業硬件,更應創造出多元化、理念先進的文化產品。”Y說。
“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等,都是營造良好國家形象的手段和符號。在通往國際市場的文化快車上,我們雖然起步晚了點,但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又有極強的創新意識,一定能趕上世界的步伐。”J說。
5.當前,中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著逆差,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國文化涌入中國,在數量質量上都難成比例。為了扭轉這種逆差,有學者提出了中國文化輸出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產物。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人們認識到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不僅要“引進”,而且要“輸出”。有學者認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須有自己的創造性輸出,否則這個民族就會喪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國當代文化需要進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長點,藉此從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來,真正開始自己的文化創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對話和文化輸出。”
從1934年魯迅提出拿來主義到當前我們提出文化輸出,已經整整過去80年了。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和“輸出”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不僅是對經濟建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適合文化建設。這就是說,我們的文化建設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
學者指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從拿來主義到文化輸出雖然是一個巨大轉變,但是,我們的文化輸出不能為輸出而輸出,而是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們拿來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我們的文化輸出也必須輸出的是中國當代文化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文化輸出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過去,我們也有一些文化產品輸出,我們也輸出了不少優秀的文化產品。但是,不可否認,我們輸出的有些文化產品卻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狹隘需要,販賣的是一些中國文化的落后的、丑陋的東西。這種文化輸出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形象,損害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
因此。中國當代文化解決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現象,就必須在努力解決現存沖突的過程中大力創造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在人類的健康向上的發展中做出自己應有的獨特貢獻。這種“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首先就內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有學者套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話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
鑒于有人提出從文化拿來主義走向文化輸出主義的理念,有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少提“主義”,一提主義往往會走向極端;二是在文化上還是要“拿來”與“輸出”并舉。文化上的平等交流應該是互通的,一手進一手出,不應該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只做進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則根本不符合世貿協定。“拿來”拿的是我們沒有的,而且是必要的;“拿來”也不是全盤西化,囫圇吞棗,而是咀嚼消化,為我所用。“輸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傾銷”,文化上的偽劣產品應該杜絕出口,以次充好必然敗壞名聲,后患無窮,即使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盡管資源十分豐富,也需要經過現代的闡釋,方能切合當今發展的需要。最能體現中國當今文化軟實力的,應該是經過中西會通又從現實需要出發,體現時代特點的原創性的文化觀念、文化思想和文化產品,在輸出什么、怎樣輸出、拿來什么和創造什么等方面,還需要作通盤的規劃,并付之行動。
作答要求
一、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對“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這句話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3”介紹了美劇、韓劇的成功事例,請根據“給定資料3”,概括我們從中能借鑒到哪些經驗。(20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00字。
三、假設你以BL集團發言人的身份參加一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關于“品牌戰略”的論壇,請根據“給定資料1”寫一篇發言稿,介紹一下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經驗。(25分)
要求:內容具體,符合實際,對象明確,條理清楚;不超過500字。
四、“給定資料5”劃線部分寫道:“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明確,聯系實際,語言流暢;1000—1200字。
2014年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參考答案
一、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對“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這句話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0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目,確定作答任務是分析“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這句話,題目給出了明確的作答范圍,因而只需要看這一則資料即可。
【參考答案】
每一個在外的中國人都是中國的“文化名片”,傳遞著中國的態度,代表了中國的形象和文化理念。小瓊向小城人們展示了中國的價值觀并贏得了他們的欣賞。這句話也表明中國文化正在逐步為國際接受并且欣賞,為中國制造得到國際認可邁出了堅實一步。我們要加強在外中國人與當地人的交流,通過舉辦展覽的形式來輸出中國文化。
二、“給定資料3”介紹了美劇、韓劇的成功事例,請根據“給定資料3”,概括我們從中能借鑒到哪些經驗。(20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00字。
【解題思路】
本題作答資料范圍為“3”,作答任務為概括經驗,作答條件包括全面、準確、簡明,字數不超過200字。因此作答時考生須注意,答案要點應只在資料3中尋找,不要囊括其他材料要點;作答不僅要保證要點齊全和準確,更需要注意作答字數的限制,需要語言必須簡明、扼要。
【參考答案】
積極探索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的電視產品。一、提升電視劇制作水平且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二是以受眾為導向,以現實題材為主,創新電視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
三、假設你以BL集團發言人的身份參加一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關于“品牌戰略”的論壇,請根據“給定資料1”寫一篇發言稿,介紹一下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經驗。(25分)
要求:內容具體,符合實際,對象明確,條理清楚;不超過500字。
【解題思路】
通過審題可知,本題屬于應用文寫作題。題目要求根據“給定資料2” 為擬參加一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關于“品牌戰略”的高級研討會的BL集團董事長F撰寫一份介紹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經驗的摘要性發言稿。由此可知,作答范圍為“給定資料2”;作答內容是“為BL集團董事長F撰寫一份介紹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經驗的摘要性發言稿”。要求中提到“內容全面”、
“條理清晰”,為此,作答時要注意全面、有條理。另外,要把字數控制在450-500字。
【參考答案】
各位朋友:
大家好!品牌是一個符號,是產品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是產品表達自身信息的載體。品牌競爭力是形成并實現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現。目前,中國制造在世界很多領域都沒有話語權、定價權,國產品牌走出國門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究其原因,關鍵在于中國品牌的文化元素沒有得到國際上的認可。
BL集團作為一家集團公司,擁有“XX家紡”、“XX休閑服飾”等著名品牌。我們的成功在于能夠實行全方位品牌經營和世界頂級品牌營銷戰略,主動和系統地開發和輸出文化。具體來說,一是正確定位,開發文化審美附加價值,提升文化審美價值的集中度和對消費群體的寬容度。二是優選高效的品牌化戰略與品牌架構推進品牌資產的增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現有的品牌資產。三是進行文化輸出,升級品牌。在用功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之前,先滿足其對文化的認同,打造品牌文化。
文化元素是塑造品牌的根本,有了文化的品牌才有靈魂和生動的生命,才能持久生存。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國內消費者對時尚的追求以及購買力都在逐年提高,這是打響原創品牌的好機會。為此,大家要認識到文化對于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大力開發和輸出文化。
四、“給定資料5”劃線部分寫道:“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明確,聯系實際,語言流暢;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做一個價值自足的文化大國
澳大利亞報紙曾提出三個問題,擊中了中國經濟的軟肋:“1.你們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國留學[微博],而不是送美歐;2.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更多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讀中國書籍;3.什么時候全球消費者選購產品更多選擇中國品牌。”只有軟實力真正與硬實力匹配,中國才會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響力。換句話說,中國需要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縱觀世界,美國有牛仔的冒險,創新的精神內核。英國有貴族紳士風度和嚴謹的思維模式。德國有日爾曼式的強悍探索!一流國家輸出文化和價值,二流國家輸出技術和規則,三流國家輸出產品和勞力。如果自身的文化價值觀不能產生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和認同,中國就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大國。唯有價值觀才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通過賦予文化產品有力的價值取向以及有力的輸出渠道,才能順利完成輸出文化價值觀的重責,才能給自己的國家發展和文明模式帶來合法性和認同感。
文化產品應注重制作的技術投入。文化產業從本質上說是現代經濟的產物。而現代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與經濟的互相滲透、日益融合,文化產業不同于一般的傳統產業,具有文化含量大、能耗少、產品附加值高,生產工藝先進、效益明顯的特征。特別是由于高科技的投入,使文化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集約化、高科技化以及通過大眾傳媒廣泛擴散的態勢。高新技術的滲透是文化產業崛起的驅動器。
提升國民文化自信,正確看待文化入侵。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是自信。只要對自身文化的價值有充分的肯定,并對這種文化價值的生命力存有堅定的必勝信念,這就叫自信。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氣度,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力量源泉,這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永遠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本色,同時兼納外來的文化為己用,堅持拿來主義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才形成了對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從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發展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樹立中國國家親和力形象。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促使各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廣泛交流、傳播和滲透融合,各國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國,已經形成世界性趨勢。因此,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輸出為外在形式,樹立中國世界性的國家親和力形象,達到輸出現有國家價值觀的內在目標。當前年輕一代對于外國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對自己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淡漠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應該充分重視和加大媒體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的責任,真正將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落到實處。
記得二十年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頗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說:“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因為中國沒有可以輸出的普世價值觀。”有人說今天的中國就像是一個暴發戶,富豪可能有能力買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張圓桌邊上,錢卻不易買到一個有“話筒”的位置。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不輸出自己的價值觀,除非我們不想成為大國,尤其是成為一個強國!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