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溫飽,實現了小康。但是,老百姓在吃飽穿暖的同時,對政府的意見也不斷增多,群眾與干部間的矛盾也逐漸凸顯出來。為什么?社會訴求在提高,群眾愿望在升級。我們黨員干部在實現群眾經濟小康方面的成就巨大,但在群眾精神小康方面準備不足。準備不足,群眾就會聚集起來“和你要、和你鬧”。尤其是隨著社會公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過去不是問題的問題今天成為了大問題,過去理所當然的事情今天越來越理不直氣不壯了,過去堅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礎今天越來越有些靠不住了。
沒有社會的穩定,就不可能有經濟政治的繁榮發展。面對新的社會管理問題和管理要求,我們用慣了的、會用的、曾經很管用的、數十年延續下來的一些社會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越來越不適應,越來越力不從心。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有效地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社會管理創新成為了必由之路與不二法門。
【試題模擬】
參考背景材料,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思想深刻,觀點明確;
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200字左右。
【參考范文】
理念、制度、方式“三創新” 實現社會管理“新突破”
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是改革開放新階段面臨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創新社會管理,不單是維穩行為、管控行為和部門行為,更重要的是執政行為、人本行為和社會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黨執政地位的鞏固,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
當前,我國的社會管理還面臨諸多問題,重管理輕服務、重指令輕傾聽、重打壓輕疏導等管理理念長期存在,管理體制格局與快速變動的社會結構、日趨復雜的利益結構和人民的多元需求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社會管理方式方法上還存在簡單粗暴等情況,這些問題容易造成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外地人與本地居民之間、企業與工人之間等等的深度隔閡,甚至引發大規模群體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格局,實現社會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學化,要從理念、制度、方式上實現創新,突破社會管理的“瓶頸”。
在觀念轉變上做文章,實現理念創新。社會管理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管理理念的變化決定著矛盾化解的質量。在一些社會管理領域,還存在著“被動式管理”、“單向約束”等管理理念。創新社會管理,各級領導干部要從傳統的“整治命令”思維轉變到“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貫徹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作為經常性工作,情況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工作推動在基層,感情融洽在基層,使人民群眾經濟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優越感,生活上有歸屬感,精神上有愉悅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在體制機制上出實招,實現制度創新。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我國社會管理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單打獨斗”的做法,在實際工作中長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銜接和“共管一段”責任不清等問題,越位、錯位與缺位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創新社會管理,要深化對城鄉管理體制、社區管理體制、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公共資源投入管理體制的改革,調動一切有利于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明確各部門、各主體權責,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機制。
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實現方式創新。在社會管理中,有些領導干部還是習慣于運用高壓的“硬”手段,不習慣用溝通協調、道德約束、自律互律的“軟”手段,容易造成干部與群眾之間矛盾的激化,甚至導致群體性事件的出現。創新社會管理,要善于運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務的方式,盡可能通過平等的對話、溝通、協商、協調等辦法,從習慣于事后“滅火”轉變到源頭“防火”,從青睞硬性行政手段轉變到重視運用經濟、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綜合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
創新社會管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也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在觀念轉變上做文章,在體制機制上出實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膽創新,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解析】
一、立意結構
1.立意
總論點——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格局,實現社會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學化,要從理念、制度、方式上實現創新,突破社會管理的“瓶頸”。
分論點——在觀念轉變上做文章,實現理念創新;在體制機制上出實招,實現制度創新;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實現方式創新。
2.結構
解決問題型。文章第一段指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段揭示當前我國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危害,進而提出總論點。接下來三段分別從“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方式創新”三個角度提出對策分論點。結尾部分,照應開頭,指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意義,同時以呼吁性號召收束全文。
二、知識儲備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強化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責,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完善和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信訪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強化公共安全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職責使命。深化平安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和工作機制,高度警惕和堅決防范敵對勢力的分裂、滲透、顛覆活動,確保國家安全。
三、精彩語句
1.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黨執政地位的鞏固,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
2.在觀念轉變上做文章,實現理念創新。
3.創新社會管理,各級領導干部要從傳統的“整治命令”思維轉變到“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貫徹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4.在體制機制上出實招,實現制度創新。
5.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實現方式創新。
6.在社會管理中,有些領導干部還是習慣于運用高壓的“硬”手段,不習慣用溝通協調、道德約束、自律互律的“軟”手段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