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1000立方米的人均缺水警戒線。對這個城市來說,下雨實在是大好的事情,可是,這個城市的下水道似乎在排斥這樣的好事,因為一下雨,它就會給久旱逢甘霖的市民們制造麻煩。6月23日傍晚開始的這場雨,又使北京這個首都城市,淪為一片“澤國”。是的,這場雨,太痛快了些,它竟呈傾盆之狀,驟然使部分地區的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緊接著,積水沒膝,地鐵進水,車輛被淹,寸步難行,整個城市毫無懸念地進入“癱瘓模式”。之所以稱其為“模式”,實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已經很不陌生,它會周期性地重復,以至于北京市民以及到北京來辦事的人,都必須學會與之相處了。
北京的道路積水問題,在2004年有過一場大折騰,那一年的7月10日,同樣是一場暴雨,就讓這個城市“停擺”。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立即拿出修改版的《北京市交通行業2004年防汛抗旱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交通應急對策。可數日之后,7月29日的一場已預知的中雨,就讓北京西南方向的馬家樓橋下嚴重積水。也是在那一年,北京市領導提出要對城市建設進行反思,做好應對再次發生強降雨的各項準備工作。6年下來,政府部門對市區積水點的整治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終不能讓這個最需要水的城市遇水而安。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這句話值得中國的城市深思,不獨北京。近一段時間,武漢、杭州、南昌等南方城市也與北京一樣——大旱之后遇大澇,皆因下水道乏善可陳。排水設施是城市必須為市民提供的最為基本的公共品,它如同一個人的德行不事張揚,卻始終默默地支撐著那些天大的事情——衣、食、住、行。可是,有的城市管理者更在意的是那些整日在街頭吆喝、非要人家說好不可的形象工程,而不懂得一個城市的力量更多地蘊藏在人們看不到卻始終能感覺到的方面,市政管網就是這一類。有的官員更在意他們的“幾年大計”,而不是市政管網這樣的“百年大計”,盡管有論者說這是官員考核體制在作怪,可是,這就是放棄良心的理由嗎?
城市的基礎設施一旦建成就難以更改,北京市近年來在整治積水問題上屢戰屢敗,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但是,這更說明發展良善的基礎設施是多么重大的責任。中國正處在高速城市化的過程之中,這個過程將決定我們的子孫后代未來在城市里獲得何種生活質量。因此,我們這一代“決定者”,必須是最有良心的一代中國人啊。我們必須去建設有良心的城市,而建設有良心的城市,又必須從下水道開始。
相關推薦:
2011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匯總
熱點時評:暴雨積水嚴重,城市內澇是考驗更是拷問
熱點時評:必須改變供電壟斷格局
熱點時評:應該治治“庸官”
熱點時評:“醉駕不一定入刑”只會讓人犯暈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