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東省鄉鎮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問題一: 假如你是A鎮的一名鄉鎮干部,請根據材料2,為當地政府幫助種糧大戶走出經營困境提出建議。(本題20分)
要求:建議合理,針對性強,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問題二:請根據材料4,分析說明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本題30分)
要求:分析全面,說明透徹,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問題三:請根據全部給定材料,結合你對粵東西北地區的了解,圍繞“農村經濟發展”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本題50分)
要求:1. 以給定材料為基礎,主體明確,思想性強。
2. 論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證嚴密,合乎邏輯。
3. 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
4. 篇幅在800字左右。
給定材料:
引言: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農村經濟社會活力;要鼓勵探索創新,在明確底線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試,尊重農民群眾實踐創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許采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鄉統籌聯動,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摘自《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
材料1:
廣東農村的主題在粵東西北地區。長期以來,農村經濟在粵東西北地區的經濟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外轉移,不少農村出現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業生產兼業化的現象,“誰來種地”的問題日益突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在不少地方面臨挑戰。
當前農村誰在種地?2013年,某農業大縣農業局對100個村1000戶農戶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從年齡結構來看,50歲以上的占了63%,30歲到49歲的占25.3%,20歲到29歲的只有3.5%;從男女比例來看,女性占到了65.7%,男性僅占34.3%;從文化程度來看,小學文化的占17.2%,初中文化的占67.7%,高中及以上學歷的,僅占15.1%。
在該縣,說起今年天氣,農民們心存感激:既沒遭水災,也沒遭旱災,這是近年來難得的風調雨順。農民喜獲豐收,糧食、蔬菜等許多農產品都實現了增產。不過,農民依然感覺經濟效益低。據測算,戶均年種田收入不足兩千元,散戶種田的收入遠遠不如外出打工的勞務收入。另外,隨著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成為常態,農村耕地撂荒的現象較為嚴重。
該縣的情況在其他許多地方也普遍存在。
材料2:
近年來,農村的種糧大戶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了經濟效益,也給原土地承包戶和受雇農民帶來了實惠,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生產經營中也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困難。
種糧大戶馬功成看上去精明強干,卻連續換了3個地方承包土地,至今仍然虧損,2008年,馬功成在A鎮承包了100畝土地,但因水利設施不到位,農田的灌溉很成問題,收成非常不理想,兩年下來,虧了近5萬元。2010年,他又流轉了80畝土地,租金是600元一畝,涉及到3個村。這次,馬功成開始注重農田水利建設,“我們這里農田地勢較低,容易內澇,去年我就花3萬多元自己帶著兒子去修整排水溝“,然而,由于資金較為緊張,馬功成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農田基礎設施改造,結果收成沒有起色,沒賺到什么錢。
另外一個問題也困擾著馬功成,盡管馬功成認識到“越是規模經營,越需要專業技術”的道理,但是,基層農技站服務人手少,服務能力不足,不能給馬功成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以水稻種植為例,雖然知道機械化作業的好處,但由于缺乏技術知道,馬功成自己培育的秧苗質量不過關,無法使用插秧機,”明年想上機插秧,但心里沒把握,秧苗和技術是主要問題,“說到這里,馬功成顯得憂心忡忡。
同一個鎮的另一位種糧大戶陳天明對搞糧食種植所面臨的風險深有感觸:“農業生產還是靠天吃飯。2013年受臺風影響,這里降水超過400毫米,農田被淹,我損失了30多萬元,全家人種糧的信心也遭到打擊,如果聽從干部的勸告,給水稻上了保險該多好啊!”陳天明說出了很多種糧大戶的心聲,他們最怕老天爺”翻臉“,一旦遇上了嚴重的水災或者旱災,損失將難以承受。
陳天明還有進一步擴大種糧規模的想法,但也有不小的顧慮,因為拿地成本已經偏高,而且新增一畝地起碼要投入600多元資金,光靠自己的資金無法擴大種糧規模。”像我這樣的農戶沒有什么擔保物。田是租的,糧食收購走了,
只有十幾臺年年要折舊的農業機械,能向銀行貸到的款很少。”去年,陳天明急需50萬資金改善生產條件,但通過自有資產的抵押和他人的單報也只貸到了20萬元。
材料3:
隨著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在許多地方,家庭農場正在悄然興起。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其經營者大都接受專業培訓。它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具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是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升級版。
在B縣,通過土地流轉已擁有上百畝土地的“農場主”有20多個,大同村的劉明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年來,村里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大量土地閑置甚至是撂荒。看到這個情況后,劉明萌生里把閑置的土地流轉過來種植沙糖桔致富的想法,通過與村民們商量,他在村里以每畝地200元至300元不等的價格租賃撂荒的土地200多畝,集中起來種沙糖桔,平時的果園種植和管理主要靠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農忙時忙不過來,就雇請兩三位村民幫忙。一年下來,除去化肥、農藥等成本,劉明的經營收入達到40萬元。
“家庭農場這種模式實際上并非新鮮的事物,各地早就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只是原來沒有進行調查。”B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據調查,目前全縣潛在的家庭農場數量超過200家,數量之多超過管理部門的預測,只是絕大部分尚未登記注冊。該負責人還表示,從目前的調研情況看,種養結合型的家庭農村較為普遍,但是由于每一項的種養規模都不大,按照現有的農業扶持政策,這個群體很難獲得政策扶持,因為他們既不是種糧大戶,也不是養殖大戶。目前,該縣正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針對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
材料4:
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于2010年8月12日注冊成立,注冊資金達560萬元,近年來,該合作社以種植當地名產紅心柚為支柱產業,積極為社員提供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等服務。合作社成員從組建初期的10多萬戶發展到現在的200多戶,并擁有3000多畝柚園。2013年,該合作社實現銷售5000多萬元、利潤180多萬元,助農增收近300萬元,受到廣大社員的一致好評,合作社被評為市“2013年度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經理何家祥被市總工會、市供銷合作社評為“2013年度先進工作者”。
在何家祥聯合廣大紅心蜜柚種植戶成立合作之前,社員種植沒有統一標準,銷售各行其道,甚至惡性競爭,好收成卻沒有好收益。合作社成立之后,何家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的管理理念,制定了技術管理統一、農藥和肥料統一、銷售管理統一(“三個統一”)的管理制度,同時,該合作社編制了《專業合作社章程》、《肥料使用登記手冊》、《合作社業務管理方案》,分發給每戶果農。為了實現合作社“樹品牌、促銷售、重環保”的產業管理目標,合作社對每戶果園進行編號登記,建立臺賬,實行片區管理,逐步實現了產品生產的規范化。
合作社還聘請了技術人員,經常對種植戶和廣大社員進行技術指導,提供技術服務。為了提高社員的科學種植管理水平,合作社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多次舉辦技術講座,根據不同季節進行技術指導,果農的種植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僅2013年,參加培訓的果農就有300多人次,技術人員經常親臨現場指導和規范。合作社還組織果農進行技術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管理水平。合作社還安排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到廣西、福建等地,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培養處了近百位技術型農民。
2012年,合作社申請注冊了“西源”商標,為實現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生產和統一銷售打下了基礎。2013年,該合作社成功與周邊城市的大型超市合作,順利實現從果園到超市的對接。水果統一銷售率逐年提高,產品價格
比市場同類產品價格高出10%-15%,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此外,當地縣委縣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也為這類專業合作社取得成功提供了幫助。4年前,為引導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縣委縣政府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出臺了重點產業獎勵扶持政策,每年投入產業扶持金100余萬元。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完善了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制度,并由政府協調,解決了融資難題。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受這一政策的鼓舞,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繼續流轉了500畝周邊土地,籌建了農業生態園。目前,生態園內種植了葡萄、黃梨、油桃、草莓等水果,還開展了觀光旅游、自由采摘、特色餐飲、垂釣魚類等經營服務項目,擴大了生態農業規模,為進一步帶領廣大社員、鄉親共同富裕,提振當地農村經濟做出了貢獻。
材料5:
5年前,c縣西山村村民錢光明流轉了30畝土地,搞起了蔬菜種植,并且加入了一家合作社。“當時不知道合作社是怎么回事,覺得對自己沒有什么壞處,也不用交錢,就把身份證借給別人用了一下。合作社成立后,自己糊里糊涂成了合作社的一員。”錢光明說,“合作社理事長組建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得到點補貼。成立3年來,合作社并沒有實際運轉,不過是個‘空殼’。”這類“空殼社”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幫助,動搖了一些農民最合作社的信心。
除了“空殼社”的問題外,當前合作社經營中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合作社違背“風險公擔、利益共享”的設計初衷,損害了一些社員的權益;一些合作社存在制度管理不規范,社長“一言堂”等突出問題;還有一些合作社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足夠貸款等。
材料6:
在農業產業化領域的諸多探索中,D縣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踐,頗為引人注目。
在D縣,某知名農業龍頭企業率先采用了“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數年后,該企業進一步發揮龍頭產業的引領和幫扶作用。通過為養雞戶提供無償幫助、銀行貸款擔保,幫助養雞戶建設標準化的家庭農場,把個體農戶的小規模生產升級為家庭農場,將“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增加了農戶收入,如今,該企業還嘗試另一種合作模式——由企業和村集體合作建設養殖示范小區,擴大企業和農戶的“雙贏”局面。
更讓人欣喜的是,如今在D縣農業產業升級的舞臺上,該企業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在該企業的示范下,全縣已出現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據該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年產值100萬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有100多家,其中億元以上的有5家,農業龍頭企業的個數和產值均排在全省前列。
D縣還組織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緊密合作,在全縣建立起十多個實驗基地。與此同時,該縣先后出臺了多項扶持措施。近兩年縣財政對農業的總投入達到1.6億元,每年爭取到上級扶持項目資金6000萬元,協調金融部分為農業生產化項目提供資金信貸等服務。
然而,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模式在一些地方也遇到了困難,由于受生產資金、勞動用工、科技裝備的制約,合作農戶的生產規模、效率難以進一步提高,農戶的收入增長緩慢,這使得如何在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分配利潤變成一個敏感的話題,盡管通過與龍頭企業的合作,農戶不再為農場品的銷路發愁,也轉嫁了一些種植也的風險,但在價格上嚴格受制于龍頭企業,在利益的分配上處于弱勢地位,農戶增收不明顯甚至出現虧損,逐漸喪失與龍頭企業合作的動力。
近年來,一些農村出現了新興的“立體經營模式”。
在某村,村民林澤海和家人正在半山腰上熱火朝天地做木工活,“這些是用來搭建雞棚的,為林下養雞做準備。在山頂,我還準備修幾間小木屋,供游客休息……”談起自己的”山外山”立體農場,林澤海難以抑制自己內心的激動。山腳下,十幾個雞棚正在建設中。林澤海預定了1600只雞,6月1日已經進場1000只。這批雞分為觀賞雞和綠殼蛋雞兩種,觀賞雞放在山頂供游客參觀。蛋雞則放養在李樹林下,所產雞用于禮品銷售。山頂上,土地被劃分為多個地塊租給游客耕種。林澤海還出租農具,銷售生長周期較短的水果種子及有機肥料給游客。有機肥料來自于綠殼蛋雞,這是一筆幾乎不投成本的收入。如果游客不能經常過來,林澤海的農場還可為游客代種代管,此外,山頂還有專門的農家樂和燒烤場地,以供游客自主選擇。“到6月份,整個農場的投入將達到300萬以上,一旦李子成熟,就可以開園迎客,吸引本縣乃至周邊的游客來體驗農家生活。”林澤海說。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進行宣傳,爭取能在李子成熟時,將‘山外山’立體農場一炮打響。與此同時,我們正在積極注冊商標,辦理無公害標志等。此外,還在網上訂購了裝雞蛋的竹籃,力爭以后能將雞蛋產品打進超市。”盡管距離取得實際收益還有一段時間,但林澤海充滿了信心。
材料8:
在不少農村地區,一些村民利用當地資源,加上富有創意的點子,走上了發展特色經濟的道路。
(一)
2013年,E縣農場主張宏強在自己的葛根基地飼養了20頭葛根豬,這
些豬全部敞開放養,不喂飼料,只刨食葛根藤葉和下腳料,10個月之后出欄,豬肉肉質鮮美,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當地消費者的歡迎。每頭葛根豬的售價高達8000多元,除去成本,1頭豬純利潤近2000元。目前,類似于香茶豬、野豬、有機豬、黒鶩、瘦身雞等特色養殖以及食用菌盆景、草莓盆景等特色種植,在當地農村屢見不鮮。
(二)
F縣有著豐富的竹資源。2008年,當地的農村娃賈玉國辦起一家加工廠,大量收購竹葉、竹筒、筍殼加工竹筒肉、竹葉黃粑、竹殼黃耙等竹系列食品,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他的創意農業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增收。他說:“竹葉,原來爛在地頭,現在,我們每年需求上百噸,收購價0.8-1元/斤,苦竹,原來才賣0.3元/斤,現在我們收來做竹筒肉,每斤收購價比原來高了8毛多。”
(三)
2013年,G縣農民孫友才的“四季”養殖場養殖了60畝螃蟹,希望通過“釣蟹”發展鄉村旅游和觀光農業。9月底,蟹黃膏滿時節,周圍的游人紛紛開著車來釣螃蟹。養殖場向游客收費,每釣上1只,大的收費20元,小的收費10元。螃蟹的銷量節節遞增,短短兩個月就全部售完,而且售價比原來按斤兩賣還高,又節約了一大筆運費,獲利頗豐。
2014年廣東省鄉鎮公務員考試申論解析
一、假如你是A鎮的一名鄉鎮干部,請根據材料2,為當地政府幫助種糧大戶走出經營困境提出建議。(本題20分)
要求:建議合理,針對性強,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答題思路】
本題是傳統的對策題,材料范圍僅限于材料2,材料主要以“馬功成、陳天明”兩個典型的種糧大戶為例子,更多反映的是問題。通過對材料的解讀,可知:種糧大戶的經營困境主要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落后,專業人才匱乏、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及市場風險”這幾方面,只要我們能圍繞這些現存問題一一對應提出策略,那就是針對性強;按照“硬件設施——軟件技術支持——化解融資難”思路則條理清晰。注意基層所提對策要具體、落地,主體明確,措施中肯,盡可能將材料中的具體問題解決到位。
【參考答案】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議政府加強財政資金投入,重視、完善農田水利建設,幫助農戶改造農田基礎設施,解決灌溉難題。同時,建議出臺用地優惠政策,適當降低拿地成本。
二、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提升服務能力。建議政府增派農技專業人才加強技術指導,傳授農技知識,培育優質糧食品種、秧苗,為種植大戶提供技術支持。
三、探索金融信貸新方法。建議政府為農戶提供信用擔保,獲得資金貸款,鼓勵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減少市場風險。
【賦分規則】
主要關鍵詞“政策支持、資金投入、農田水利設施、拿地成本、專業技術指導、服務能力、秧苗、金融信貸、資金貸款、農業保險” 每點2分。
【賦分說明】
類似表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二、請根據材料4,分析說明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本題30分)
要求:分析全面,說明透徹,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答題思路】
本題是傳統的分析題,材料范圍僅限于材料4,要求分析“成功經驗”,類似于啟示題。材料主要以“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為例,也就是要對水果合作社成功的經驗進行分析說明。在要求當中,首先要求分析全面,說明要根據例子對成功經驗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包括:明確支柱產業,實行統一管理,開展技術指導,申請注冊商標等多方面的內容。第二個要求是說明透徹,也就是對于上述各方面的成功經驗要進行解釋說明。條理清晰要求分條分點作答,不超過200字要求表述精煉簡潔。
【參考答案】
水果專業合作社實行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生產和統一銷售。具體經驗:
一、 政府重視,政策扶持。成立協調領導小組,加大投入和指導。
二、 加強統一管理。因地制宜,明確支柱產業;提出科學管理理念和統一管理制度,實現產品生產規范化。
三、 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舉辦講座,邀請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組織果農參與技術交流。
四、 申請注冊商標。統一銷售,實行農超對接。
五、 專業化、現代化經營。擴大生態農業規模,增加經營項目。
【賦分規則】
主要關鍵詞“政府重視,政策扶持;統一管理;技術指導服務;申請注冊商標;專業化、現代化經營” 每點3分。對經驗的說明合理清晰,酌情給1-3分。
【賦分說明】
類似表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相關推薦:廣東公務員輔導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