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讀懂中國”的鑰匙
“一心中國夢”,中國永遠是有夢的國度;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史上,始終不乏有“一夜夢千回”的詩人,中國又被稱之為詩的國度。夢與詩相隨,詩與夢相伴,詩人們創造夢的世界,追尋夢的理想,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與歷史文明的象征。“詩言志”,夢之魂、詩之魂、國之魂、民族魂,夢以詩為載體,詩以夢為意象,數千年傾訴報國之夢,民族振興之夢,國強民富之夢,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中華民族整部輝煌史詩中。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生存奮進之歌,也是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動力。
“中國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異想天開的結果。“中國夢”傳承了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總結了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包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匯集著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
在中國邁向現代化新的歷史征途上,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夢”上升為整個國家、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意志和共識,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重大創新,是對中國共產黨政治文化內涵的提升,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政治認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和價值觀認同的擴展與升華。
“中國夢”激活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和中華兒女心靈深處的集體意識,表達出13億中國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當代“中國夢”,處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我們將之概括為“五個統一”,即歷史性、現實性、時代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的統一;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統一;中國國情、世界潮流、時代精神的統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的統一。
讀懂“中國夢”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價值導向,國際社會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中國夢”:不是恢復昔日的“天朝帝國”
國外有評論認為:“中國夢”是“重返”昔日“輝煌”,是“恢復中國失落很久的榮耀的夢想”,是“恢復”舊日的“中央王國”,是“恢復中國歷史上那種帝國秩序”和“昔日的帝國地位”;有的把“中國夢”說成是“雪恥夢”;少數周邊國家“擔心可能再次淪為不得不向中國進貢的附屬國”。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確輝煌過。美國著名政治家本杰明 富蘭克林曾說過,在世界歷史上,“中國被視為古老而高度文明的國家”。在18世紀以前長達一千多年歷史上,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13世紀,馬可 波羅來到中國,中國當時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和生機勃勃的商業繁榮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6世紀之前,人類約有300項重大科技發明,其中175項是中國發明的。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了近100年。英國著名經濟史專家安格斯 麥迪森曾計算過,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乾隆末年,全世界10個5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中國就占了6個。歷史上的中國“鶴立雞群”于世界長達1500年之久。
中國拒絕歷史虛無主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而自豪但不自滿,永遠不會躺在祖先創下歷史輝煌的功勞簿上,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但不搞民族自大,更不煽動極端民族主義。“中國夢”不是重返漢代雄風、大唐偉業、康乾盛世,即言之,不是恢復昔日的中央王朝。
“復興”一詞(意大利語: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構成,等同于英語的Renaissance ),有“繼承”、“再生”、“新生”、“創造”的本義和引申義。就像文藝復興繼承和發揚光大古希臘羅馬文化、“創造”出資本主義人文主義文化一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繼承但超越歷史的輝煌境界,是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精神的結合,具有嶄新的時代內容。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夢”的傳承者
曾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中華民族,在近代卻遭遇了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災難。當西方國家蓬勃發展之時,中國卻從九天之上跌落到苦難深淵。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接踵而來。當時的封建王朝故步自封,閉關鎖國,觀念陳腐,制度落后,脫離世界潮流,蔑視外來文明。偌大中國,不堪一擊。英帝國對華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僅憑幾千英軍、幾十艘戰船就把一個所謂的“天朝帝國”打得落花流水。列強在中國境內燒殺掠奪,80年間,簽訂了900多個喪權辱國條約,戰爭賠款為侵略者支付戰爭費用,20個國家在中國設有租界,中國海關收入被外國人攫取,中華大地上寫有“華人與狗不能入內”的告示牌。中華民族齊吶喊:“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無端忽作太平夢,放眼昆侖絕頂來”,受盡屈辱與無邊苦難的中華民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始終有夢,只是沒找到夢的正確方向。鴉片戰爭之后,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浴血奮戰、苦苦求索了80年,中國人民進行了各種抗爭,諸如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辛亥革命,前赴后繼,但所有救國之夢都破滅了。
從夢的破滅、找到夢的正確方向再到夢想成真,是中國共產黨人。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凝聚整個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力量,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斗,完成了“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和對內推翻封建地主壓迫的民主革命”,實現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使中華民族來了一個“大翻身”,中國重新找回并創造了民族的自豪感和信心。
毛澤東說,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團結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救亡圖存、不屈不撓斗爭力量的承接者,“中國夢”的實現者。
“中國夢”:在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夢”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內涵。
新中國成立,“中國夢”翻開新的一頁。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帶領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把目光投向新的現實,創造性地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的過渡與轉變,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開始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
20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在建國30年艱辛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夢想。1978年底,鄧小平評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該刊開篇文章的標題為《中國的夢想家》。30多年來,“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行,創造了人間奇跡。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接近10%,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制造大國和重要對外投資國,人均GDP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4億人脫貧,13億人走向現代化,實現了人民生活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平均貢獻率超過20%,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中國夢”“譜寫了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國家成就的篇章”,開創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全新境界,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經濟實力提升最強的記錄。
今日“中國夢”處在繼往開來、承前啟后新的歷史方位。站在改革開放30多年輝煌成就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新變化,面對中國同世界關系的持續深化,面對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面對改革開放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和新挑戰,“中國夢”具有新的目標與內涵,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標志著在過去改革開放30多年的基礎上,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再出發。
“中國夢”:中國人民的夢
國外有學者將“中國夢”同“美國夢”進行比較,認為 “美國夢”強調個人致富和成功,而“‘中國夢’是一種集體承諾,它要求中國民眾為了民族大義而做出個人犧牲”。這種看法,顯然不了解“中國夢”生產的土壤和本質屬性。
在中國,真正還夢于人民,讓人民當家做主,讓人民擁有幸福之夢,讓人民能實現幸福的夢想,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人生發展的選擇自由、都擁有發展的權利、都有成功努力的機會、都有權享有經過自己努力奮斗的成果,是建國后和改革開放之后才出現的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列強橫行,租界林立,各種屈辱條約,喪權辱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掙扎,何談“個人夢”的實現?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有無數救國夢想,但沒有正確方向,沒有找到實現夢想的正確道路,所有夢想都破滅了,何談“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九十多年來,唯有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從此,中國人民才先后站起來、富起來、幸福起來;從此,中國人民的夢想才擁有廣闊的實現空間,才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才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才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所以,“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內涵和本質屬性。“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的有機統一,國家、民族和人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體現了整體利益,決不存在以犧牲任何一方為前提。同時,“中國夢”體現了以人為本,那種認為以犧牲人民幸福為代價的觀點根本就不是“中國夢”所具有的國家觀,實現人民幸福之夢是實現國家夢、民族夢的根本目的。近代以來的歷史雄辯表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所構成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唯一正確的路徑。
“中國夢”:與維護世界的“和平夢”、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進步夢”同行
有些西方輿論認為,“中國夢”是野心勃勃的代名詞,“中國夢”的最終目標是稱霸世界;還有的認為,中國復興意味著西方的衰落,“中國夢”將對世界構成威脅,是其他國家的“噩夢”。
“中國夢”是中國的,但離不開世界,與世界同進步;“中國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的背景下,“中國夢”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主張增進人類共同利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整個世界都有夢,“中國夢”不顛覆別國、其他民族和世界夢;“中國夢”努力追求并維護自身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又把中國的機遇轉化為世界機遇;“中國夢”追求13億人的幸福,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夢想,占人類五分之一強的中國人能告別貧窮、人民安居樂業,本身是對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貢獻;中國在逐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也跟世界溝通中國的夢想,讓世界感受這個夢想的進程,“中國夢”是透明的;“中國夢”堅持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夢”不爭霸、不稱霸,不搞海外殖民,不對外掠奪,不搞軍備競賽,不輸出社會制度,不建立海外軍事基地,不發動侵略戰爭、不搞軍事冒險主義,不對外轉嫁危機;“中國夢”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中國夢”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夢”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中國夢”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夢”堅守的國際戰略觀是對國際關系史的重大創新:第一,打破了歷史上“國強爭霸”、“國強必霸”和“國強對抗”的歷史定律,開辟了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和平發展道路。第二,打破了傳統社會主義固守“兩個平行市場”的藩籬,開創了當代社會主義堅持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贏發展的新境界。第三,打破了冷戰時期結盟對抗、你輸我贏、生死搏斗、“零和博弈”的敵友關系,開辟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和平共處、良性競爭、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全新境界。
因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維護世界的“和平夢”、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進步夢”是和諧的統一。
“中國夢”:豐富了人類普世理念
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素有人類普世價值導向,“中國夢”立足中國、面向世界、聯結世界,“中國夢”包含、創造并豐富著人類的普世價值。
在人類文明莊嚴的通道上,任何一個出口處,中華文明無處不在。
在美國最高法院大樓的“司法、自由的護衛者”紀念碑上,刻有三個石像,分別是頒布《十誡》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倫,以及穿著長袍、留著長須以系統道德理論治國的孔子。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中國問題》一書中曾寫道:“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品質“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0天,毛澤東說過,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以傳承中華文明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其創造的卓越的東方奇跡,不僅續寫在中華文明史上,也寫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共產黨緊隨人類進步前進的方向,不斷創造的政治文化與人類的普世價值息息相通。
現年已103歲高齡的羅納德 科斯,這位出生于倫敦,諾貝爾經濟學獎榮獲者、現任芝加哥大學榮譽教授,一生悉心關注并研究中國。他認真研究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進程、成就及其為人類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在中國和人類歷史上建立的“無與倫比的新秩序”,因此而“撼動世界”。他稱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故事”,“中國的奮斗,就是世界的奮斗”,認為“中國市場化改革為全球資本主義開拓了新視野”,同時也為“其他文化與歷史有別于西方的國家樹立了一個鮮明的榜樣”。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后,他積極評價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正確走向。2012年,他和他的助手在《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一書說,“將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和現代世界的多樣性融入其中”,中國“在與外部世界積極合作的同時繼往開來,中國有望迎來另一次文化復興。一個開放、寬容、自信和創新的中國將會在不久的未來給世界帶來更大的驚奇”。
“中國夢”具有普世情懷,“中國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中國夢”豐富了世界普世夢。
“中國夢”:在路上
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前,國內外有一種高估中國實力的輿論,這不僅違背事實,也非常有害。“中國夢”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國夢”有很漫長的路。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中國夢不是盲目樂觀之夢,中國進入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改革攻堅期,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不是坦途。“中國夢”要解決發展起來和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中國夢”任重道遠,實現“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奮斗,也需要國際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中國夢”不是紙上談兵,唯有實干才能實現中國夢想。“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一個治國理政的重要結論,這也是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守的行為準則。
“中國夢”:不是靜止的,是發展的;不是封閉的,是開放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夢”:在奮進的征途。
(本文選自《當代世界》雜志,作者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正局級參贊兼副主任 孔根紅)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