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天津市(秋季)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時限:150分鐘 分數:100分
一、注意事項
1.本試卷由背景材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荚嚂r間為150分鐘,其中閱讀背景材料考試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改名、填涂準考證號??忌鷳诖痤}卡指定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用黑色簽字筆或鋼筆作答,用鉛筆或其他顏色筆作答一律無效,并不得在卷面上作任何標記。
4.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二、給定資料
近日,人民網就“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召開了網上理論座談會,下面摘錄了這次網上交流的主要內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在人民網理論頻道召開網上理論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是“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出席今天座談會的嘉賓是:從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理論專家、參與中央重要文件起草的中央ΧΧ部的Z副部長。歡迎您,Z副部長。
現在論壇在線交流正式開始,歡迎各位網友參與討論,歡迎大家提問。
網友“錄音筆”:Z副部長,作為一個理論專家,又是部級領導,請您談談什么是科學發展觀,難道過去的發展不科學嗎?
Z副部長: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把科學發展觀和發展做一個區分,科學發展觀是一個指導發展的理論,它是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思想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科學發展觀和我們黨以往的發展理論既是一脈相承的,又是與時俱進的。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過去的發展都是正確的。發展是一個實踐,我們過去在發展實踐中有成績、有經驗,但也有不少問題,比如城鄉差別、區域發展的差距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都沒有能夠解決得很好。科學發展觀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以前的發展有科學的一面,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對于我們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友網“丫丫”:全面、協調、可持續等提法,以前也曾經找到過,現在報刊上經常講,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請問,科學發展觀的創新意義表現在哪里?
Z副部長:科學發展觀的創新意義表現在許多方面。第一,這一發展的理論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以人為本統一了起來,這樣更好的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加快發展。第二,這一發展理論把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了起來,這樣有助于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使得我國的教育、衛生事業和老百姓的社會保障得到很好的解決。第三,這一發展理論把經濟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一了起來,這樣有助于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中保護生態,遏制環境惡化問題的發展,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從今天的發展中得到實惠。第四,這一發展理論把經濟發展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也統一了起來,這樣有助于我們全面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以克服多少年來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軟”等問題。
網友“亭亭玉立”:近幾年來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如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加經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先進性建設等等,怎么理解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等思想的關系?
Z副部長:近幾年,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等等,這些概念都是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提出來的,根據實踐發展需要解決的方針問題、政策性問題、理論問題提出了這些新的概念。提出這些概念有利于動員我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統一認識、集中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
和諧社會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央已經提出和諧社會的目標就是28個字即“民主法制、安定有序”等。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一個物質基礎。因此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是能夠堅持以人為本,即發展為人民,發展要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同享有。這是構建和諧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要求。例如,社會要和諧,大家在收入分配上可以體現社會公正,如何體現社會公正,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要通過我們發展生產力,增加物質財富來提高大家的收入,在收入水平提高上縮小個人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不是用過去說的那種減少高收入者收入來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通過發展經濟重要、擴大就業、提高工資水平,使中低收入的人群不斷提高自己的收入,特別是中等收入者占的比重可以越來越大,可以形成一個橄欖型經濟形態,即兩頭小、中間大這樣一個分配結構。根據江蘇省省統計局統計,截至2010年全省的居民家庭中,中等收入者的比例將會超過50%。中等收入者的概念是家庭年收入可以達到六萬到二十萬,超過年收入20萬是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到2010年江蘇省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超過50%,再加上10%高收入者,共占整個居民家庭的60%,低收入者就剩下30—40%,就初步形成一個橄欖型結構。這樣使得社會的矛盾可以大大縮小。
另外,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的一個考驗。執政能力如何,首先要看能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為經濟建設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是我們全黨的工作重心,我們黨的執政能力首先就體現在能不能實現我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為了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因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現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的一個保證。
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我們黨的先進性建設也有很密切的關系。黨的先進性建設包括發揮我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的作用,它主要體現在我們黨員是不是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基層黨組織能不能帶領鄉村企業較快地發展當地經濟,使人民群眾增加收入。我們黨的先進性就體現在能不能通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在中國盡快地發展先進的生產力。
網友“大嘴”:我們通過29年來的改革,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現在提出科學發展觀是不是對以往改革道路的否定?
Z副部長:科學發展觀不是對以往改革道路的否定,而是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基礎上,針對我國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和國際環境的變化,提出的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方針。
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看,我們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來解決。首先,我們現在經濟增長很快,保持比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個問題我們基本解決了。但是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發展得更好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年均增長9.5%,但是煤炭消耗量翻了一番,從10億多噸增加到21.8億噸,顯然我們資源代價非常大;其次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比如老百姓還面臨“看病難”、“上學難”等諸多問題,公共安全事件也多有發生;第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我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局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局世界第二位。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是酸雨區,這表明我們經濟發展的環境成本也很高;第四、我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不僅貿易依存度偏高,而且重要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也在提高。比如我們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42%,鐵礦石超過50%。
這些問題都表明,我們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全面和統籌協調地來考慮和解決我們的發展問題。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革是關鍵,要堅持改革而不是否定改革,要在以往改革的基礎上根據新的發展階段的要求,深化推進改革,特別是要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還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創造條件,還要創新干部考核體制和指標體系,更加突出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指標,改變盲目追求經濟擴張和單一追求GDP指標的傾向。
網友“本本”:我國古代就提出過“民本”思想,現在人民當家作主也寫入了《憲法》,請問,你今天所談的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人民為本嗎?
Z副部長:“以人為本”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思想體系,都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都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是以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的?!耙匀藶楸尽钡目茖W發展觀同近代社會的“人本主義”思想和古代社會的“民本”思想的區別,首先是歷史觀上的區別。“人本主義”思想和古代社會的“民本”思想其本質是唯心主義的歷史觀,他們看不到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他們提出的“民本”思想和政策選擇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前進的動力,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主體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宗旨和各項工作的最高目的;尊重群眾、尊重實踐,把從實際出發同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統一起來,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網友“飛天”:怎樣才能保證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中央有什么切實可行的舉措嗎?
Z副部長:現在全社會對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認識越來越統一,人們在嘴巴上說的也越來越多了,但是怎么樣具體落實到行動上,這個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比如許多地方還在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還時有發生。發生這些問題,最關鍵的還是體制問題。比如從財稅體制來看,現在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財稅體制,容易引導地方政府去追求投資規模,搞政績工程。如果地方政府稅源主要是物業稅,它就會去著力改善環境,吸引更多的高收入者來居住。這說明財稅體制是起作用的。再比如,為什么會搞形象工程,跟政績考核指標有關系。如果政績考核更加注重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的改善,公共服務水平的改善,那么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的動力也會減少。所以要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需要一系列的體制和機制創新。
網友“飛天”:在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比較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中央提出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您怎么理解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涉及深層次的民生問題?
Z副部長:現在中央提出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對當前我們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一些物質利益問題的解決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例如,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即“上學難、上學貴、看病貴及養老保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要靠發展和改革來解決。從教育上來看,我們從1997年開始擴大大學的招生規模,截止到去年為止,我們一年招收大學生超過500萬人,而在1997年前,一年只有幾十萬人。在九年的時間里,如果平均每年多招300萬人,九年就會多招2000多萬的學生,這2000多萬的適齡青少年圓了他們的大學夢,這可能都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甚至通過他們改變了上千萬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因此我認為這個意義是非常大的。去年,我們大學毛入學率已達到21%,這雖然跟十年前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但跟發達國家相比,跟青少年希望自己受到更好的教育的愿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育還要進一步發展。
從目前的我們的居民消費的支出結構來看,與國際相比,居民家庭用于子女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偏高,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還是要靠經濟發展,靠增加財政收入,從而增加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減輕廣大學生及家庭的負擔。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革,運用改革的辦法吸收社會各方面增加對教育方面的投入。擴大各方面對教育的捐助,對一些企業、先富起來的人來說,他們對教育方面的捐助,政府在稅收方面采取一些鼓勵的政策。我想,采取多種渠道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高等教育,還可以使更多的人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對基礎教育來說,主要是義務教務上,國家已經提出明確的目標,用兩年的時間對全國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免除學雜費,另外對農村家庭子女免除書本費,對困難家庭學生在學校住宿的費用給予補助。這些方面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已經做出具體部署,基本做到義務教育免費后,對職業教育、大學教育在國家補助的同時可以自己適當承擔一定的費用。對一困難的家庭實行多種補助方式,包括助學貸款、獎學金制度、特殊困難生補助等措施。
網友“暴風雨”:在當下的中國,環境保護已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話題。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與綠色有關的口號到處可見;電影明星被邀請來現身說法呼吁市民少用塑料購物袋;從“環評風暴”、流域限批到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都體現了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那么為什么要建設“生態文明”呢?
Z副部長:建設生態文明是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中提出的新要求。建設生態文明,就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
生態文明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從近年常說的改善生態環境到提出“生態文明”,顯示我們國家領導人將環保從實踐提高到理論和倫理的高度。老百姓關心什么?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后,不外乎是健康生活,比如,干凈安全的空氣和水等。
我國的生態文明就是要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另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基礎和前提,生態文明反過來又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前兩個文明,這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的重要意義。這個理念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它是發展經濟的抓手,是體現民生的窗口,在文化上與中華傳統價值觀有一致性,也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沒有生態文明,一切文明就是沒有享受的前提。生態文明體現的正是科學發展觀重要文化內涵。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家庭,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中央提出科學發展,現在又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更加促使我們思考高能耗行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從提出社會主義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如今在“三個文明”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這四個文明使我們的建設思路更成體系、更加完善。
建設生態文明的重點就是全民都要轉變觀念,把生態文明的文化延伸到企業,延伸到社會,使全社會形成共識,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這將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除了要求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徹底實現執政理念的根本性轉變,更需要更多具體、可操作的細節設計。
網友“看看世界”: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始終堅持這個中心不動搖?,F在中央又提出科學發展觀。請問,堅持科學發展觀是否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相矛盾?堅持全面發展又是否意味著多個中心?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怎樣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Z副部長: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是要發展、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不矛盾的。同樣的道理,堅持全面發展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要協調發展,也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就是經濟建設,而不能有多個中心。因為,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為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我們不能把科學發展觀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對立起來。
在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有一些比較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如建立社會公共衛生體系、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等,然而這些好的做法卻在體制轉軌過程中有所流失。與此同時,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一些新的體制、機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但沒有過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諸多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是以經濟持續發展為基礎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內外的經驗和教訓都說明: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更不是單純追求GDP的增長,而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經濟不發展天下不會太平,社會問題不解決也不可能長治久安,甚至會釀成嚴重的危機。經濟增長并不等同于社會發展。相反,解決社會問題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網友“金話筒”: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您認為政府應從哪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Z副部長:……
主持人:科學發展觀網上理論座談會直播到此全部結束,對此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們可持續在理論交流廳發表自己的觀點。
三、作答要求
(一)在認真閱讀背景材料的基礎上,請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概括該背景材料的主要內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20分)
(二)根據背景材料的內容,談談你對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的理解。字數在200字左右。(15分)
(三)假如你是Z副部長,將如何回答“金話筒”網友的問題?請寫出你的想法。字數在300字左右。(15分)
(四)請你圍繞“建設生態文明”這一主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性文章。要求: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字數在1000——1200字之間。(50分)
2007年天津市(秋季)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參考答案
(一)“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對黨的執政能力是一大考驗,同黨的先進性建設關系密切。它不是對以往改革道路的否定,而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問題的指導方針。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過程中出現的諸如教育、醫療等深民生問題,必須進行一系列的體制和機制創新,使科學發展觀得到貫徹和落實。生態文明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文化內涵,是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升華。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并不矛盾,我們一定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它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茖W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一個物質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有人民共同享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三)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是歷史的必然。由于受傳統行政體制的影響,我們的政府在履行職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盡如意的地方,如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行政審批程序繁瑣,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現象屢禁不止;不作為、亂作為,辦事缺乏透明度,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等。所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堅持依法行政,規范政府行為,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我們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樹立人民政府良好形象的客觀要求。
(四)參考范文
參考范文一
轉變發展觀念,共建生態文明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保障我國社會全面、協調、和諧發展的關鍵,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乃至今后所要重視和落實的重要環節。我國在以往的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對生態的保護,造成了許多地區生態遭到破壞。而眾多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的教訓已經警示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發展觀念,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所以,我國各級政府、各工業企業以及全體公民都要轉變發展觀念,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
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應轉變單純追求經濟發展的執政理念,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我國在以往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以破壞生態環境,過度向大自然掘取資源的發展傾向。因此造成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空氣污染指數上升,固體物污染嚴重,礦產資源開采過度,淡水資源緊缺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當前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還沒有高度發展,國力還不雄厚的情況下,重視環境的恢復治理不但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且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進度。所以,政府應轉變執政理念,在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礎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各企業尤其是工業生產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目前工業文明正在逐步占據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地位,而我國工業文明的發展沿襲了眾多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使我國的生態在短期內遭到巨大的破壞。企業環保觀念的樹立能夠使其在生產過程中采取更加科學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保證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應通過法律、行政監督、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企業盡快樹立起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
全體公民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牢固樹立全民共建生態文明的觀念。生態文明關系到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根據我國人口多,基數大的特點,保護生態環境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人們在不斷追求更高的物質文明時向自然索取的資源也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又導致了人們在索求資源的同時造成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因此就要求我國人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應樹立起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共同努力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只有轉變發展觀念,在全民范圍內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才能將生態文明提上日程,才能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關系,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范文二
生態文明建設亟需政府規范引導
國家環保總局某負責同志在一次采訪中指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式依然嚴峻:生態惡化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生態環境整體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減弱。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森林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生物多樣性銳減,同時使農業和農村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也因此變得日益突出。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使中國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這是中共中央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代會報告。可見,生態問題的已經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而生態文明的保護和改善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必然離不開政府的規范和引導。
首先,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法律是人們的行為規范,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制度的完善,人民群眾的守法、用法的意識大大增強,因為,用法律法規手段來規范人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政府運用法律法規手段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不僅如此,還可以取得生態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的“雙贏”效果。
其次,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加大宣傳教育。生態環境的破壞很多是由于一部分群眾不懂得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缺乏主動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十七大的召開,給我們各級政府如何保護和建設生態文明點亮了一盞明燈。政府應在這一明燈的指引下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更多的群眾和機關團隊聚集在這條閃亮的光束之下,從而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都熱心參與的事業。
最后,政府應引導企業開發新的生態產業和產品,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生態環境之所以遭受嚴重破壞,不光是人們生態保護的意識不足,很多不法個人和企業為牟取高額利益不惜生產高生態成本的產品,不惜毀壞江河的原始生態系統也是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僅靠法律嚴打和政府政策管制是不夠的,還應該積極引導它們開發新的生態產品和產業,并且對新產品的開發行為要加以保護和鼓勵。這一做法也是建立執政為民的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
總之,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理念的新發展,是生態建設的新目標,而要真正讓生態文明建設起來,成為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就亟需政府規劃和引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