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判斷是公務員行測考試當中非常穩定的一種題型。定義判斷的考察形式是,首先在題干中給考生一個專業領域的概念的具體屬性,然后問考生以下哪個選項是符合或者不符合這個概念,最后在四個備選選項中給出案例。要想做對定義判斷,我們就得從定義判斷的題干部分、問法部分、選項部分進行探究。
下面,中公教育專家為考生總結一下公務員考試當中定義判斷這種題型的四大命題機制。這四大命題機制是命題人經常使用的命題原則和方法,也是我們考生備考的方向。
一、內容的常識性
我們都有這樣的一種生活經驗,我們要說清楚一個耳熟能詳的概念,卻感覺怎么也說得清道得明。大家熟悉的概念是具體化的、不言自明的,如果要從具象上升到一個抽象的定義,使這個定義恰如其分地反映被定義項,有時候反而會讓人絞盡腦汁。舉個例子,我們都有對“網絡成癮”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網絡成癮”,我想很多讀者會感覺說不清楚。
定義判斷中很多題目類似于這種情況,簡單的定義反而要用復雜的語言才能定義清楚,而復雜的定義要用來判斷簡單的案例是否符合定義。我們的考生雖然對題干的定義沒有讀懂,也不妨礙考生通過閱讀選項比較符合常識性的案例來尋找線索。
二、知識的綜合性
考生在做定義判斷的時候,會發現為數不少的這樣的題目:題目本身所給的關鍵信息較少,造成考生對定義的理解模棱兩可。單純根據題干的要點信息,沒法對選項是否符合這個概念進行有效排除。這個特點就是定義判斷知識的綜合性。
考生往往缺乏對所考察的概念的知識儲備,再加上題干所給的定義沒法解釋這個概念的本質,或者題干定義項中大量使用考生不了解的專業概念。大家可以設想,用一些考生不明白或者有誤區的詞語去解釋考生不明白的定義,其結果是,考生依然不明白。例如,“倒逼機制是指由貸款引起貨幣數量的增加,貨幣數量又造成基礎貨幣擴張的內生貨幣供給現象”,很多非經濟專業的考生看到這個概念,會非常迷惑,原因就在于此。
三、解題的技巧性
考生要想把定義判斷做好,本身的常識積累加上解題的技巧必不可少。常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考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作一個有心人,掌握一些應知應會的、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而解題的技巧是比較容易掌握的。
(一)對比法
例題:碎片式學習:指學習者通過一點一滴的方式積累或獲取知識和信息。
下列不屬于碎片式學習的是:
A.媽媽開車送小敏上學時,小敏常常悄悄看小人書
B.小馬嚴格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記5個成語典故,讀一篇時文
C.某品牌手機剛上市,小劉到專賣店連夜排隊,一邊排隊一邊翻閱莫言的《蛙》
D.小顧為了完成一篇論文,每天晚上花數小時查閱相關文獻
【中公解析】該題答案選D。碎片式學習是“通過一點一滴”作為積累的手段。A選項開車上學的時候、B選項每天抽出一點時間、C選項排隊的時候,都符合利用時間的邊角廢料一點一滴的積累學習,而D選喜愛那個“每天花數小時”則是用整塊的時間做整塊的事情,不符合“一點一滴地積累”。所以答案選D。
熱點推薦:
2013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沖刺專題
2013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行測全真模擬題及答案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