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理解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知識點,鞏固復習成果,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網小編特編輯了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試題《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基礎練習部分,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案例 某地級設區市土地總體規劃概況
某市地處南方經濟發達區,地理位置優越,境內交通便捷,全市設四個區,市區土地總面積80平方公里, A區154平方公里,B區1254平方公里,C區712平方公里,還有一 “飛地”在相鄰D市內,面積31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216.12萬人。
該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類型多樣,有低山、丘陵、臺地、平原和水域,其中平原面積最多,丘陵臺地次之。該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溫度21.7℃,年降雨量1646.9亳米。地表水資源充足,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四季常青,盛產糧食、塘魚、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是富饒的魚米之鄉。
該市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6處,省級自然保護區2處,市級劃入的森林公園1處,濕地2處。
2000年進行土地總體規劃,該規劃的主要內容有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規劃編制的目標和任務、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土地利用潛力分析、土地利用目標和方針、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土地利用分區、實施規劃的措施等。
該市的土地資源和利用的特點是地理位置優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樣;土地利用率高,利用效益差異較大;人多地少,土地后備資源缺乏;部分地區有重用輕管現象,導致土地質量下降、環境污染、生態惡化。
一、土地利用目標
為實現2015年全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合理安排各業用地,土地利用必須遵循合理、節約、高效的原則,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到201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增加2.8倍。城市化水平達到68.2%。為此,全市土地利用目標如下:
1、耕地。通過土地開發、墾復、整理,2015年耕地面積保持10.12萬公頃(151.77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6.29%。
2、林地。增加林地面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丘陵山區和城鄉的全面綠化,提高環境質量。
3、各項建設事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充分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嚴格控制城鎮用地規模。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必要的交通、能源、水利、社會公共設施及國家、省重點工程項目的用地,城鄉居民點等非農建設應充分挖掘現有用地潛力,盡量使用閑置地、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增建設用地0.663萬公頃(9.95萬畝)。其中非農建設占用耕地控制在0.46萬公頃(7萬畝)以內。
4、開墾整理新增耕地。積極開發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魚塘。規劃期間增加耕地面積0.47萬公頃(7萬畝),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二、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
根據規劃確定的土地利用目標和方針,2015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如下(單位:萬公頃):
農用地
|
建設用地
|
未利用土地
|
|||||||
|
耕地
|
園地
|
林地
|
牧草地
|
水面
|
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
|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