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面水環境》,在預測地面水水體水質時,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適用于( )。
A 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
B 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C 平直河流混合過程段、持久性污染物
D 平直河流混合過程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答案:A
解析: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適用條件包括: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為恒定流動;④廢水連續穩定排放。
22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面水環境》,關于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點布設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預測點必須在預測范圍內布設
B 預測范圍不能超過現狀調查的范圍
C 地面水環境現狀監測點應作為預測點
D 預測點的數量和位置僅依據評價等級確定
答案:C
解析: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面水環境》,在預測范圍以外,估計有可能受到影響的重要用術地點,應設立預測點。地面水環境預測的范圍與地面水環境現狀調查的范圍相同或略小(特殊情況也可以略大)。預測點的數量和預測點的布設應根據受納水體和建設項目的特點、評價等級以及當地的環保要求確定。
23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屬于( )建設項目。
A Ⅰ類
B Ⅱ類
C Ⅲ類
D Ⅳ類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根據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的特征,將建設項目分為三類:①Ⅰ類是指在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和服務期滿后的各個過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質污染的建設項目;②Ⅱ類是指在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和服務期滿后的各個過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場或地下水位變化,并導致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建設項目;③Ⅲ類是指同時具備Ⅰ類和Ⅱ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特征的建設項目。
24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下列區域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屬于較敏感的是( )。
A 溫泉水地下水資源保護區
B 分散式居民飲用水地下水水源區
C 巖溶塌陷易發區
D 規劃的集中式飲用水地下水水源地準保護區
答案:B
解析:
建設項目場地的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可分為敏感、較敏感和不敏感三級。其中,較敏感程度的特征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地,在建和規劃的飲水水源地)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以及分散式居民飲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
25 某建設項目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該項目評價區域的環境水文地質資料的調查精度至少應為( )。
A 1:5000
B 1:10000
C 1:50000
D 1:100000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的建設項目評價區域的環境水文地質資料的調查精度應大于或等于1:50000)。
26 某Ⅰ類建設項目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下列調查內容中,不屬于該項目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的是( )。
A 地下水水位
B 地下水水質
C 地下水污染對照值
D 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答案:D
解析:
Ⅰ類建設項目(一級評價)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①氣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狀況。②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貌特征與礦產資源。③包氣帶巖性、結構、厚度。④含水層的巖性組成、厚度、滲透系數和富水程度;隔水層的巖性組成、厚度、滲透系數。⑤地下水類型、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⑥地下水水位、水質、水量、水溫。⑦泉的成因類型,出露位置、形成條件及泉水流量、水質、水溫、開發利用情況。⑧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況(包括開采層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結構、深度以及開采歷史)。⑨地下水現狀監測井的深度、結構以及成井歷史、使用功能。⑩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對照值)。
27 某Ⅰ類建設項目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評價區面積為160km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評價區內潛水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 )。
A 5個
B 7個
C 8個
D 11個
答案:C
解析:
二級評價項目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5個點/層。評價區面積大于100km2時,每增加20 km2水質監測點應至少增加1個點/層。因此該評價區內潛水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8個。
28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下列地下水水質指標中,需要現場測定的是( )。
A pH
B 色(度)
C 渾濁度
D 總硬度
答案:A
解析:
地下術水質樣品的管理、分析化驗和質量控制按《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T 164)執行。pH、溶解氧(DO)、水溫等不穩定項目應在現場測定。
29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下列區域中,不屬于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重點的是( )。
A 重要濕地
B 規劃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區
C 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徑流補給區
D 可能出現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區域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重點應包括:①已有、擬建和規劃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區;②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下游區域;③地下水環境影響的敏感區域,如重要濕地、與地下水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和地質遺跡等;④可能出現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區域;⑤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區域。
【說明】根據最新版考試教材,該知識點已刪除
30 某建設項目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評價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該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應采用的方法是( )。
A 數值法
B 解析法
C 均衡法
D 類比分析法
答案:A
解析:二級評價建設項目中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應采用數值法,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時可采用解析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