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環境影響評價師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各章復習的重點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二、環境影響識別方法
l清單法(掌握)
環境影響識別常用的是描述型清單法
2.矩陣法(掌握)
環境影響識別中,一般采用相關矩陣法。
3.其他識別方法(掌握)
(1)疊圖法,用于涉及地理空間較大的建設項目。
(2)影響網絡法,可識別間接影響和累積影響。
三、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方法
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方法(掌握)
(1)篩選原則
①選擇該項目等標排放量P;較大的污染物為主要污染因子。
②考慮在評價區內已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物。
③列人國家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物。
(2)等標排放量Pi(m3/h)的計算
Pi=Qi/Coi×109
式中Qi--第i類污染物單位時間的排放量,t/h;
Coi--第i類污染物空氣質量標準,mg/m3。
2.水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方法(掌握)
篩選原則:根據對擬建項目廢水排放的特點和水質現狀調查的結果,選擇其中主要的污染物,對地表水環境危害較大以及國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作為評價因子。
對于河流水體,可按下式計算結果的大小將水質參數排序后選取。
ISE=cpi Qpi/(csi-chi)(利用公式計算)
式中Cpi--水污染物i的排放濃度,mg/L; Qpi--含水污染物 i的廢水排放量,m3/s;Csi--水質參數i的地表水水質標準,mg/L; Chi--河流上游水質參數i的濃度,ms/I。; Qhi--河流上游來流的流量,m3/s。
例題分析:
某建設項目COD的排放濃度為30mg/L,排放量為36000m3/h,排入地表水的COD執行20g/L,地表水上游COD的濃度是18mg/L,其上游來水流量50m3/s,其去水流量40 m3/s,則其ISE是?
解析:COD排放量為36000m3/h,轉為10m3/s,根據公式ISE=cpi Qpi/(csi-chi) =
(30×10)/(20-18)×50=3
相關文章: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