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某項目擬建于平原地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經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為0.6t/h,據此判別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等級。( )(已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為0.24mg/m3)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B
【解析】此題是判別大氣環境評價等級最簡單的題目。據題算出pi=2.5×109。但要注意兩點:一是此值剛好是一個分界值,二是項目位于平原區,因此應判為二級。
2.某項目擬建于沿海,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經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為480kg/h,據此判別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等級。( )(已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為0.24mg/m3)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B
【解析】據題算出pi=2×109。位于2.5×109與2.5×108之間,且是復雜地形。此題注意兩點:一是項目位于沿海,屬復雜地形;二是NO2排放量的單位是“kg/h”,而導則公式中QI的單位是“t/h”單位要換算。
3.某項目擬建于山區,年工作日為360天,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經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為6.2208×106千克/年,據此判別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等級。( )(已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為0.24mg/m3)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A
【解析】據題算出pi=3×109。pi≥2.5×109,且是復雜地形。此題主要注意排放量的換算,在實務中,可行報告往往提供的是這種數據。已知排放量是一年,應該按題中給的360天,而非365天。N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0.72t/h”。
4.某項目擬建于丘陵地區,年工作日為360天,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經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為3110.4噸/年,其SO2排放量為10.8×103噸/年,據此判別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等級。( )(已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為0.24mg/m3, S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為0.50mg/m3)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A
【解析】此題是計算中較為復雜的一題,涉及到復雜地形、單位換算和多要素。據題算出NO2的pi=1.5×109, SO2的pi=2.5×109,取其中最大的值,且是復雜地形,因此評價等級為一級。此題N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0.36 t/h”,S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1.25 t/h”。還要注意:“N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和 “SO21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很可能在題目中不提供,因2005年考試中,這些常見污染物的二級標準限值出現在考題中,自已要記住。
5.某建設項目位于平原地區,經計算大氣環境評價的級別為二級,此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邊長不小于( )。
A.10km
B.14km
C.16km
D.20km
【答案】A
【解析】這類題除牢牢記住這幾個數據外,還要注意跟大氣環境評價級別的計算結合起來出題。比如說前面幾個計算評價級別的題目直接讓你回答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而不讓你選擇評價級別。
6.大氣環境一級評價項目的面源調查,其網格和單元大小一般可取( )。
A.300×300(m2)
B.100×100(m2)
C.2×2(km2)
D.1×1(km2)
【答案】D
【解析】面源調查統計內容:將評價區在選定的坐標系內網格化。可以評價區的左下角為原點;分別以東(E)和北(N)為正X和正Y軸。網格和單元,一般可取1×1(km2),評價區較小時,可取500×500(m2)。
7.對于一、二級評價,下述公式中k值可取( )。
A .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三級評價項目可取k=0。
8.每期監測時間,大氣環境一級評價項目至少應取得有季節代表的( )有效數據。
A.3天
B.5天
C.6天
D.7天
【答案】D
9.對于大氣環境一級評價項目,污染氣象調查期間至少應為最近( )。
A.四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
【答案】B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r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