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技術導則與標準過關測試
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總綱》中,報告書的全部內容包括( D )個方面。
A.7
B.8
C.9
D.10
2.工程分析應以(C )為重點,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A.污染源分析
B.物料平衡
C.工藝過程
D.污染物排放
3.下列關于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級別與環境質量功能區類別不一定一一對應
B.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級別與環境質量功能區類別一一對應
C.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是以區域為依據
D.污染物排放標準都是分類的,分別對應于相應的環境功能區,處在高功能區的污染源執行嚴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則相反
4.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分為( C )步。
A.六
B.八
C.十
D.七
5.某項目大氣污染源距離廠界500 m,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響程度為20%,最遠影響距離為300 m,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應為( C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二級或三級
6.下面關于環境影響預測范圍大小正確的說法為( D )。
A.預測范圍的大小、形狀等僅取決于評價工作的等級
B.一般情況,預測范圍等于或略大于現狀調查的范圍
C.預測范圍的大小、形狀取決于評價工作的等級和環境的特性
D.一般情況,預測范圍等于或略小于現狀調查的范圍
7.大氣環境評價等級劃分是結合項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結果,選擇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參數,采用估算模式計算( c )然后按評價工作分級判據進行分級。
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響程度和最近影響范圍
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響程度和最近影響范圍
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響程度和最遠影響范圍
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響程度和最遠影響范圍
8.大氣穩定度等級劃分中地面風速系指( d )。
A.距離地面10m高處,30min風速
B.距離地面1.5 m高處,10 min平均風速
C.距離地面1.5m高處,30 min平均風速
D.距離地面10 m高處,10 min平均風速
9.大氣評價等級的確定是根據項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結果,選擇l~3種主要污染物,分別計算每一種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及第i個污染物的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 c )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 )。
A.50%,D50%
B.50%,D10%
C.10%,D10%
D.10%,D50%
10.大氣環境評價確定評價工作等級的同時應說明( b )。
A.主要污染物
B.估算模式計算參數和選項中華考試網
C.項目所在地大氣環境質量
D.受大氣污染影響人口情況
1.對于大氣環境二級評價項目,現狀監測點不應少于(B )個。
A.8
B.6
C.10
D.4
2.某項目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響程度為20%,最遠影響距離為5 km,該項目大氣環境評價應為(B )。
A.一級考試用書
B.二級
C.三級
D.二級或三級
3.二級評價項目大氣環境監測點布置以監測期間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0°,至少在約0°、( D )、( )、270°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主導風向下風向應加密布點。
A.60°,240°
B.120°,240°
C.60°,180°
D.90°,180°
4.某類污水污染物類型為1,需預測其濃度的水質參數為6,這類污水水質程度屬于(C )。
A.復雜
B.中等
C.簡單
D.一般
5.某河流與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為120m3/s,其水域規模屬于( C )。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6.某水庫平均水深8 m,水域面積為30 km2,其水域規模為( B )。
A.大水庫
B.中型水庫
C.小型水庫
D.一般水庫
7.預測范圍內的河段可以分為( C )。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過程段和充分混合段
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
C.完全混合過程段、混合過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
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
8.某三級評價項目,一般情況下,其河流水質調查應( B )。
A.至少在枯水期
B.只在枯水期
C.只在平水期
D.只在豐水期
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在擬定環境保護對策與減緩措施時,應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和優先順序,下列對其保護對策與措施優先順序排列不正確的是( C )。
A.預防措施、最小化措施、減量化措施
B.減量化措施、修復與補救措施、重建措施
C.減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復與補救措施
D.預防措施、減量化措施、重建措施
10.一般情況,水域布設取樣斷面在擬建排污口上游500 m處應設置一個( C )。
A.控制斷面
B.削減斷面
C.參考斷面
D.混合斷面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報考指南 環評影響評價師教材 考試培訓 環評師報名時間 環評綱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