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臨床外科護理學》知識點匯總(持續更新中)
護士《臨床外科護理學》知識點:膽道疾病病人的護理
膽道疾病病人的護理
1、膽總管長4-8cm,直徑0.6-8cm,膽總管分為4段:十二指腸上段、十二指腸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腸壁內段。
2、肝總管、膽囊管和肝下緣構成的三角區稱膽囊三角(Calot三角),膽道手術極易誤傷。
3、膽道疾病檢查方法首選B超。
4、膽石癥按結石化學成分分類: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混合型結石
1.膽囊結石臨床表現:膽絞痛(典型癥狀,可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上腹隱痛(常被誤認為是“胃病”);消化道癥狀(飽脹不適、惡心、嘔吐等);其他(膽囊增大、黃疸等)治療膽囊結石首選的方法是切除膽囊。
5、Mirizzi綜合征:指因膽囊頸管或膽囊管結石嵌頓和(或)其它良性病變壓迫肝總管,引起梗阻性黃疸、膽絞痛、膽管炎的臨床癥候群,是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的少見并發癥。
6、Charcot三聯癥:腹痛、寒戰與高熱、黃疸是結石梗塞膽總管繼發感染的典型表現,合稱夏柯三聯癥(charcot)。
7、急診病人四禁:禁用止痛劑、禁熱敷、禁食、禁灌腸
8、膽瘺的護理:(1)觀察有無發熱、腹脹和腹痛等表現,腹腔引流管是否引流出黃綠色膽汁樣液體(2)體位引流:半臥位(3)補充水和電解質,維持平衡(4)保護瘺口周圍皮膚。
9、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病理過程:單純性膽囊炎-化膿性膽囊炎-急性壞疽性膽囊炎-膽囊穿孔-胃腸道內瘺。
10、膽囊炎的臨床表現
(1)癥狀:常出現典型的膽絞痛,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發熱,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2)典型體征:Murphy(墨菲)征陽性,右上腹可能觸及腫大的膽囊,并有壓痛和肌緊張。
11、Reynolds五聯征:腹痛、寒戰高熱、黃疸,休克和中樞神經系統抑制 。
12、飲食: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飲食等
13、ERCP:經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可觀察十二指腸乳頭病變,通過造影顯示膽管、胰管病變,可收集胰液進行細胞學、生化和酶學檢查;此外,可同時置入內支撐管,達到“減黃”目的。
14、PTC即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可以顯示膽管的情況,判斷梗黃的原因,但有膽漏、出血等并發癥。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可以顯示胰腺血管情況,判斷手術的可行性。
15、(必考)★★T管引流:
*安置T管的目的:引流膽汁和減壓、引流殘余結石、支撐膽道;
*護理:(1)妥善固定:穩定固定于腹壁;(2)加強觀察:觀察記錄引流膽汁的顏色、量和性狀,術后24小時內引流量約為300-500ml,恢復飲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漸減少至200ml左右;(3)保持引流通暢,防止扭曲,定時擠壓(4)預防感染:平臥時引流管的遠端不可高于腋中線,坐位、站立或行走時不可高于腹部手術切口,以防膽汁逆流引起感染;(5)拔管:術后10~14日,夾管試驗成功后經T管作膽道造影,再予拔管或作其他處理。【★拔管指征及護理:指征:①一般在術后2周;②病人無腹痛、發熱,黃疸消退,血象、血清黃疸指數正常;③膽汁引流量減少至200ml、清亮;④經T管造影證明膽總管通暢;⑤且試行夾管1-2天,病人無腹痛、發熱及黃疸等不適。
護理:拔管后引流口用無菌凡士林紗布覆蓋,1—2日內可自行閉合;拔管后仍需觀察病人食欲、大便色澤和黃疸消退情況,同時注意有無腹痛和發熱。】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