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郵電專業知識與實務第一章通信業發展概述第三節通信業與社會信息化的歸納講義,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
第三節 通信業與社會信息化
一、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以物質與能源為經濟結構的重心,向以信息為經濟結構的重心轉變的過程。
(二)信息化的層次
1.企業信息化
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和核心。
當前,我國大力提倡的企業上網工程就是推進企業信息化的重要舉措。
2.產業信息化
信息化是傳統工業/服務業向現代化的助推器。
3.國民經濟信息化
國民經濟信息化是指經濟生活逐步實現信息化的過程。
4.社會信息化
社會信息化是指在經濟生活全面信息化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也逐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起各種信息網絡。
(三)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測量
1.美國經濟學家波拉特的勞動力結構方法——波拉特法
(1)勞動力結構:勞動就業人口在不同產業上的分布,或者說不同產業的勞動就業人口在總勞動就業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2)波拉特法:勞動就業人口的分布不同,占主導地位的產業就不同。哪個產業的勞動就業人口比重最大,哪個產業就成為當時的主導產業,社會經濟形態也以該產業命名。
(3)波拉特法的特點:簡單但只能粗略地反映社會的信息化程度。
2.日本學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信息化指數方法
它包括一整套科學的指標體系:信息量、信息裝備率、信息主體水平和信息系數。
(1)信息量:反映社會的信息使用量;
(2)信息裝備率:裝備程度可以體現信息化程度的高低;
(3)信息主體水平:產生信息的主要來源方面的人數所占的比重,包括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數、每百萬人在校大學生人數等;
(4)信息系數:個人消費中除去衣食住之外的雜費所占的比重。
3.英國制定——電子經濟評估體系
(1)環境:一個國家(或地區)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發展的環境;
(2)準備度:一個國家(或地區)各類主體參與信息社會的能力;
(3)應用: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線服務使用情況以及使用的廣度和深度;
(4)影響:在線服務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公眾行為以及企業和政府業務模式的改變程度。
4.我國國家信息化指標體系
我國國家信息化指標體系(NIQ)共包含20項指標。
2002年首次對外公布了中國信息化指標測算數據。
二、信息化的發展戰略
(一)國外信息化發展策略
1.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信息高速公路的四個基本組成要素:
(1)信息高速通道
(2)信息資源
(3)信息處理與控制
(4)信息服務對象
2.日本——從e-Japan邁向u-Japan
(1)e-Japan:希望提升日本ICT領域整體的基礎建設;
(2)u-Japan:重點加強ICT的應用及深化。U的含義為普及(universal)、面向用戶(User-oriented)以及獨特性(Unique)。
3.韓國——國家信息化基本計劃
(1)《信息化促進基本法》:以普及為重點
(2)《國家信息化基本法》:以應用推廣為重點
(3)國際信息化基本計劃:以建立創意及信賴的知識信息化社會為愿景
(二)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
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ICT發展S型曲線,信息化的就緒水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信息化基礎建設的就緒程度
(2)民眾應用深度與受益的強度
(3)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面
三、通信業與社會信息化
(一)通信業為社會信息化提供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
(二)通信業務的發展促進社會信息化需求的不斷加強
(三)信息化為通信業發展創造市場環境
相關文章:
關注:經濟師考試報名條件 考試教材 考試報名常見問題 短信提醒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