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第六章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中國民收入核算的歸納筆記,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
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一、國民收入核算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掌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含義: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和國內生產總值關系最為密切的指標是國民總收入(GNI),即過去常用的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GNI):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兩者不同之處:
(1)國民總收入(GNI)=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2)國民總收入(GNI)是一個收入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生產概念
【例1·多選題】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可以分為( )。
A.價值形態
B.收入形態
C.產品形態
D.支出形態
E.實物形態
『正確答案』ABC
【例2·單選題】國內生產總值是用( )來計量的。
A.半成品
B.最終產品
C.中間產品
D.再產品
『正確答案』B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掌握)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
【例題·多選題】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 )。
A.支出法
B.生產法
C.市場價格法
D.不變價格法
E.收入法
『正確答案』ABE
1.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
它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
(1)勞動者報酬
農戶和個體勞動者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純收益主要是勞動所得,也列入勞動者報酬中。
(2)固定資產折舊
(3)生產稅凈額
指一定時期內企業應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生產稅是企業的利前稅,不包括所得稅。
(4)營業盈余
從總產出中扣除中間投入、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和生產稅凈額后的余額,大致相當于營業利潤,但要扣除從利潤中開支的工資和福利費。如果企業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應將補貼計入營業盈余項中。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一國或一個地區通過生產活動獲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項目。勞動者報酬為居民所得,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為企業、單位所得,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得。
【例1·多選題】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應從單位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包括( )。
A.工資總額
B.福利費
C.其他實物形式的勞動報酬
D.營業盈余
E.農戶和個體勞動者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純收益
『正確答案』ABCE
【例2·單選題】生產稅凈額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應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減去( )后的差額。
A.中間投入
B.固定資產折舊
C.生產補貼
D.營業盈余
『正確答案』C
【例3·單選題】(2010年)各單位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應包括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 )和營業盈余。
A.最終消費
B.生產稅凈額
C.資本形成總額
D.凈出口
『正確答案』B
2.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
它是從社會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1)最終消費: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2)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存貨增加。
(3)凈出口:一定時期貨物和服務出口總值減進口總值后的差額。
如果對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開核算,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和凈出口。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費,用I表示投資,用G表示政府購買,用(X-M)表示凈出口,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GDP=C+I+G+(X-M)
例題:
【例1·多選題】最終消費包括( )。
A.居民消費
B.政府消費
C.固定資本形成
D.存貨增加
E.凈出口
『正確答案』AB
【例2·單選題】(2007年、2008年)如果C表示消費、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正確答案』D
【例3·多選題】(2007年)在我國統計實踐中,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應包括的項目有( )。
A.消費支出
B.固定資產投資
C.凈出口
D.營業盈余
E.政府購買
『正確答案』ABCE
相關文章:
關注:經濟師考試報名條件 考試教材 經濟師考試真題 成績查詢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