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2012年初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第一部分經濟學基礎第六章社會主義經濟的增長與發展的學習筆記,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
三、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
一、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
我國實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
(1)國民生產總值(GNP):又稱為國民總收入,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和重復計算因素,只計算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全部新價值。
(2)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的價值,只計算國民經濟各部門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國內生產總值能較全面反映一國經濟增長的動態和實力。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多少,基本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
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
2012年第二季度GDP是13個季度以來首次低于8%。主要是由進口及固定資產投資(例如房地產)減緩造成的,但個人消費對GDP的拉動較大。預計第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在第三季度應該會溫和升溫,因為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節水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的批復。當然也需其他一些政策的支撐:例如減稅、降息等。
國內生產總值三種表現形態:
1.價值形態。
2.收入形態
3.產品形態
與此相對應,三種計算方法(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1.生產法(總支出減中間收入)
2.收入法(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之和)
3.支出法(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之和)
【例題1·多選題】(2011年)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包括( )。
A. 剩余法
B. 生產法
C. 支出法
D. 收入法
E. 趨勢法
【答案】BCD
【解析】三種計算方法:生產法(總支出減中間收入)、收入法(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之和)、支出法(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之和)。
【例題2·多選題】國內生產總值的表現形態有( )。
A.價值形態
B.收入形態
C.利潤形態
D.成本形態
E.產品形態
【答案】ABE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三種表現形態:價值形態、收入形態、產品形態。
(3)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國民生產總值是指本國企業和本國居民在國內、國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額;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所有企業和人員(包括外國企業和人員)在本國境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額。
將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國民收入的來源,作為國民收入分配的起點。
聯系:
GNP=GDP+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財產和勞務收入-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財產和勞務收入=GDP+國外凈要素收入
GDP=GNP-國外凈要素收入
【例題1·單選題】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
B.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
C.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
D.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支出
【答案】B
【解析】GDP=GNP-國外凈要素收入。
【例題2·單選題】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 )。
A.國民生產總值
B.國內生產總值
C.財政收入
D.利潤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的價值,只計算國民經濟各部門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2.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國民收入分配的性質和形式是由社會生產方式,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的。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與物質生產有直接聯系的成員中進行的。
(1)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分為三部分:稅金或利潤→上交國家,企業基金→企業自留,工資→企業職工
(2)集體所有制企業國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為四部分:稅金→上交國家,合作事業基金→上繳集資單位或主管部門,企業基金→企業自留,工資→企業職工。
(3)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國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為三部分:稅金→上交國家,公積金、公益金→集體提留,個人收入→農民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形成國家集中的純收入、企業收入和生產勞動者的個人收入三部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三種基本的原始收入。
3.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過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稱為派生收入。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繼初次分配之后,國民收入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也就是國家的各級政府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過稅收和財政支出的形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
(1)進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發展的需要和支付這些部門的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需要。
②加強重點建設,保證國家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
③設立社會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會后備基金,應付各種突發事故和自然災害。
【例題·多選題】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必須進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強重點建設,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發展
B.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的需要
C.滿足物質生產部門擴大再生產的需要
D.設立社會保障基金
E.建立社會后備基金
【答案】ABDE
【解析】再分配的原因: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發展的需要和支付這些部門的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需要。加強重點建設,保證國家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設立社會保障基金。建立社會后備基金,應付各種突發事故和自然災害。
(2)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
①國家財政收支。國家預算:財政收入、財政支出。
②銀行信貸,信貸作為社會主義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的手段,有兩個方面:一是存貸款活動本身,二是差別利率。
③勞務費用的支付。
④價格體系。例如: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和降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就會增加農民收入;消費品銷售價格提高,就會使居民的實際收入減少。
【例題1·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國民收入再分配途徑的是( )。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