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又叫會計對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征所作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具體對象或內容,分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組成會計報表的基本單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組成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要素,也稱資產負債表要素:資產是資金的占用形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與資產相對應的取得途徑,它們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而收入、費用、利潤則是組成利潤表的會計要素,也稱利潤表要素:收入是經濟活動中經濟利益的總流人,費用是經濟活動中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收入與費用相配比,即形成經濟活動的利潤,利潤是資金運用的成果,它們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一)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并且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征:
(1)資產必須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通過對它的有效使用,能夠為企業提供未來的經濟利益。
(2)資產必須是預期能夠直接或間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只有能給企業帶來現金流入和經濟利益的資源才可以作為資產;如果某項資產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即使是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也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而應確認為損失,如待處趣的無價值的報廢產品等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
(3)形成資產的交易或事項必須已經發生,即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而不是預期的資產,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如企業購人的原材料、固定資產、委托加工材料、應收賬款等都屬于企業的資產,而計劃購買的機器設備等尚未購置的則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
(4)資產必須是能以貨幣計量的,不能以貨幣計量韻資產不能作為資產。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人企業,二是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資產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1年內(含1年)變現的資產,以及自資產負債表日起1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
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2.負債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它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債務。負債具有以下特征:
(1)企業的負債只能由過去的交易活動或本期經濟業務所形成,且必須于未來某一特定時期予以清償的現時義務,不需要未來償還的現時義務或企業在將來要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負債,如企業從銀行借入貸款即形成企業的負債,如果企業沒有發生借入貸款即不形成負債,企業與供應商簽訂的在未來可能形成負債的采購合同,在當前即不能作為負債。
(2)負債必須有其可用貨幣額反映的價值量,不能用貨幣計量的不能作為負債。
(3)負債的償還不論是以資產償還,還是以提供勞務償還或是轉讓股權給債權人,必須是企業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預期都會造成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符合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一是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二是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負債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清償,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1年內(含1年)到期應予以清償或者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后1年以上的負債。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工資、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非流動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或稱為凈資產,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所有者權益是投資人在企業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即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企業投資人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主要取決于資產負債的計量。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其中資本公積包括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合稱為留存收益,是企業歷年實現的凈利潤留存于企業的部分。
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從會計要素的角度來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同為企業資產的取得來源,兩者都可以對企業資產提出索償要求,但負債體現的是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索償權,它是企業所承擔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減少,使用負債所形成的資金一般需要支付費用,按照約定條件支付利息,不參與利潤分配,在企業清算時需要優先清償,凈資產在清償所有負債后才返還給投資人;而所有者權益則是投資人對總資產扣去負債后的剩余凈資產的索償權,它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企業歸還其投資人,也不需要支付利息,只是要參與企業利潤分配,以利潤分配的方式作為投資人的回報。
(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1.收入
收入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2)應當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人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資本;
(3)收入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符合收入的定義,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可以確認為收入:一是與收入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三是經濟利益的流人額能夠可靠計量。
由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都屬于企業的收入。收入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基本條件,也是企業獲得利潤的前提條件。收入是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也可能表現為企業負債的減少,或者兼而有之。收入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只有流人本企業的經濟利益才屬于本企業的收入,為第三方代收的款項不屬于企業的收入。
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2.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具有以下特征:
(1)費用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2)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
(3)費用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符合費用的定義,并符合以下條件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可以確認為費用:一是與費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二是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三是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要進行經營活動,在取得收入的同時必然要相應地發生一定的費用,狹義的費用是指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各種與提供商品和勞務有關的資產耗費,即營業費用;廣義的費用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費用。
營業費用是企業費用的主體部分,按照是否構成產品成本,工業企業的營業費用可劃分為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制造成本是指與生產產品直接有關的費用,應計入產品成本,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期間費用是指與生產產品無直接關系,屬于某一時期耗用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不參與成本計算,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費用通常是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耗費,可以表現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費用是對耗費的計量,這種耗費并不一定表現為當期直接發生的支出,有些耗費是通過系統合理地分配而形成的,如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