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廣大考生做好2011初級經濟師考試復習,網校編輯特整理初級人力講義,供大家參考!
農業勞動力向工業部門的流動
農業勞動力向工業部門轉移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工業化初期,工業部門的勞動力需求對勞動力的吸引力并不明顯。然而,隨著工業的發展,它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大。盡管工業本身的技術基礎變革節約了勞動力,但是工業企業規模的擴大、產量的增長以及新領域的開辟使得它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強。于是,在農業勞動力需求增長緩慢、進而下降的時候,工業部門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在擴大,從而形成了對農業勞動力的吸引。在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即工資水平)機制作用下,農業對勞動力的排斥力表現在給予的報酬低、勞動收入少;工業部門對勞動力的吸引力體現在工資水平高、勞動收人多上。所以,農業對勞動力的排斥和工業部門對勞動力的吸引共同導致了兩個產業勞動力報酬上的較大差別。于是,勞動力在高收入(實際上僅是預期收入)以及其他因素吸引下,由農村流向城市,由從事農業勞動轉變為在工業部門中就業。
勞動力從農業向工業部門流動,不僅僅取決于工農業收入差異,而且還取決于獲得工業部門就業機會的可能性。顯然,如果沒有就業機會,預期收益就會等于零,勞動力流動也就會停止。如果流動的勞動力平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工作,那么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會更多、更快地流出農村,進人城市尋找工業部門的職位。反之,獲得工業部門就業所需的時間越長,農業勞動力流入工業部門的動力就越弱,流人過程就會緩慢下來。
農業勞動力獲得工業部門職位的可能性及其所需時間長短與經濟周期有密切關系。在經濟危機期間,工業部門就業機會縮減、失業嚴重;農業勞動力獲得工業部門職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這時城市收入仍比農村高,農業勞動力向工業的流動也會減少,甚至已流人城市來找工作的農業勞動力會倒流回農村。農業勞動力外流程度受流出地區收人水平的影響。一般來說,低收入農心地區外流程度高于高收人或中等收人的農業地區。
從農業流入到工業部門的勞動者大多數首先進人所謂藍領階層。這可以歸因于藍領階層和農業勞動者一樣都是從事體力勞動,二者具有同一性。這些勞動者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同工業部門勞動力隊伍同化在一起,在各種不同部門的分布上沒有什么不同之處。農業勞動力要進入工業部門的白領職業,大都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一般都要在下一代才更有可能辦到。
農村勞動力流動比較普遍的有兩種情況:離土又離鄉,即與農業生產斷絕聯系;離土不離鄉,在從事工業部門勞動的同時還從事一些農業勞動。離土又離鄉的農業勞動力流動是永久性的,而離土不離鄉的流動是暫時性的,這兩種方式在一定的時期內可以并存,但到最后,前一種方式會取代后一種方式。原因是,農業過剩勞動力無法通過暫時性流動而消除。在農業中,勞動力過剩不是表現為失業,而是表現為不完全就業,勞動力在一年的多數時間里雖有事可做卻不能發揮全部勞動能力。不完全就業可以理解為隱蔽性失業,勞動力市場通過保護和引導勞動力的流動,將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分離了出來,減少了勞動力資源的浪費。農業勞動力轉人城市進入工業部門工作,會給城市就業帶來某些壓力,但這一趨勢本身卻是不可阻擋的,政府要注意引導和管理,而不能盲目地阻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