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是健康管理師學考試大綱第三章第1節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大網校整理以下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疾病——身體系統的失衡
對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言,一個健康的人從低危狀態發展到高危狀態;再到疾病早期,發生早期病變,出現臨床癥狀;到疾病診斷,產生并發癥,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在疾病被確診之前,這個過程大多會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而這期間諸多的健康變化是不容易被察覺的,并且各個階段沒有明確的劃分指標,所以我們極易忽視,結果導致疾病的產生。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疾病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積累。
(一)疾病的本質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病因的損害性作用下,因自身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在生命的連續過程中,疾病是處于完全健康和絕對死亡之間的一種生命狀態。當身體系統出現部分失衡時,局部可以發生早期病理改變,如宮頸癌的癌前病變。這時,身體組織的形態結構已出現異常,但失衡與平衡的調整還在進行之中,因此可以沒有疾病表現;若恢復平衡,則早期病理改變可以消除。若失衡狀態無法調整,系統的部分失衡就擴展到全身系統失衡,這時疾病就發生了。
從身體系統失衡的疾病觀來看,疾病不僅是人體的一種病理過程,而且是身體內外環境不協調、不適應的客觀過程。這個不協調不適應的客觀過程在其早期是可以發現而調整的,其表現不僅是在軀體上,也會反映在精神和心理上。可以說,整個疾病過程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此時抓住自我保健的時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疾病特別是大病發生后,要想完全恢復平衡是很難的。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二)疾病的基本特征
1.疾病由多種因素構成。疾病的原因簡稱病因,包括致病因子和條件。疾病的發生必須有一定的原因,但往往不單純是致病因子直接作用的結果,與機體的反應特征和誘發疾病的條件也有密切關系。因此研究疾病的發生,應從致病因子、條件、機體反應性3個方面來考慮。
2.疾病是有發展規律的。疾病發展過程在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之間往往有一定的因果聯系。掌握了疾病發展變化的規律,不僅可以了解當時所發生的變化,而且可以預計它可能的發展和轉歸,及早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3.疾病是有體征癥狀的。疾病可導致人體內發生一系列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變化,并由此而產生各種癥狀和體征。癥狀是指病人主觀上的異常感覺,如頭痛、惡心、畏寒、不適等。體征是疾病的客觀表現,能用臨床檢查的方法查出,如肝脾腫大、心臟雜音、肺部啰音、神經反射異常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可以沒有癥狀和體征,如果進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或特殊檢查,可能發現異常,有助于作出早期診斷。
4.疾病是完整機體的反應,但不同的疾病又在一定部位(器官或系統)有其特殊的變化局部的變化往往受到神經和體液因素調節影響,同時又通過神經和體液因素而影響到全身,引起全身功能和代謝變化。所以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應從整體觀念出發,辯證地處理好疾病過程中局部和全身的相互關系。
5.疾病使機體內各器官系統之間的平衡關系和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受到破壞,機體對環境適應能力降低,勞動力減弱或喪失。治療的著眼點應放在重新建立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關系、恢復活動和勞動能力上。
(三)疾病的轉歸
1.完全恢復健康即痊愈,是指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完全消退,各系統器官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完全恢復正常,機體的自穩調節以及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工作勞動能力也完全恢復正常。有的傳染病痊愈后,機體還可獲得免疫力。
2.不完全恢復健康,是指疾病的主要癥狀已經消失,但機體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變化并未完全恢復正常,而是通過代償反應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可遺留下某些病理狀態或后遺癥。例如,心肌梗死恢復后所形成瘢痕,風濕性心瓣膜炎治愈后留下心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等。截肢或器官切除后的狀態也屬于不完全恢復健康。
3.死亡是指機體生命活動的終止。死亡可分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兩種。前者較為少見,它是由于機體各器官自然老化所致,又稱老死或自然死亡。病理性死亡是由于各種嚴重疾病或損傷所造成的死亡。而死亡的標志,以往沿用心跳和呼吸停止、反射消失的標準;近年提出死亡是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發生了永久性停止,實際上指包括大腦半球、間腦、腦干各部分在內的全腦功能發生了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即所謂腦死亡。
二、衰老與疾病
衰老是多細胞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的一種自發性的必然過程,一般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一系列生理學和解剖學方面的變化,表現為組織改變、器官老化及其功能適應性和抵抗力的減退。
(一)衰老的原因
1.衰老由人體細胞核里的基因停止了活動造成的隨著年齡增長,基因按一定的時間程序停止活動,這樣,組織細胞也就停止了生長,而進入衰退與老化過程,即細胞凋亡(多細胞有機體為保持自身組織穩定、調控自身細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間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細胞主動性死亡過程)。
2.自由基導致衰老。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及分子,是參與人體內氧化還原反應最重要、最廣泛的反應成分和中間產物,有極強的活性。生物體內隨時會出現自由基,引起一些過氧化反應,使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聯合成不易溶解的物質,妨礙細胞代謝營養的運輸,造成了機體的衰老。研究證實,體內代謝或外源性因素產生的自由基均可誘導細胞凋亡。例如,電離輻射通過直接輻射水分子產生羥自由基導致細胞內大分子的氧化損傷,使蛋白質氧化、DNA鏈斷裂、細胞膜起苞、脂質氧化等;細胞內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的增加可直接損傷DNA而導致細胞凋亡。
3.內分泌衰退引起衰老。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下丘腦、垂體、胸腺、性腺、甲狀腺等內分泌腺退化,引起衰老。可能存在一種促進衰老的激素,有人叫它“死亡激素”。
還有以下一些關于衰老的解釋:①免疫功能降低是衰老的原因;②DNA復制過程中發生的錯誤累積成災,引起衰老;③體細胞發生突變啟動了衰老;④體內膠原纖維、彈性纖維、酶和DNA交聯造成衰老;⑤細胞線粒體DNA損傷引起衰老;⑥細胞代謝失調導致衰老;⑦細胞染色體端粒縮短引起衰老;⑧中醫認為五臟虛損是衰老的重要原因。
對衰老的多種解釋大體上可歸為2類。一類認為衰老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一類認為衰老主要是由環境改變導致機體損傷積累所造成的。不管怎么說,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遺傳和環境都在人的衰老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環境通過氧化反應和其他一些反應不斷使身體老化,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身體長期正常運轉不可避免的后果。
(二)衰老與疾病
衰老過程中出現了身體各種功能的下降,對外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也隨之減弱。生理功能下降,組織細胞再生能力低下,免疫功能減低,適應能力減弱,身體系統平衡就容易被打破,導致疾病發生。
衰老的過程總是與各種“退行性疾病”,也就是各種器官系統的慢性病伴行。近年來這些慢性病迅速增長,并呈現年輕化趨勢,例如:
1.糖尿病:盡管糖尿病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但是,膳食結構的改變,高脂肪、高糖、高膽固醇飲食對該病的發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肥胖者、高脂血癥者、進餐過飽者、喜吃葷食者皆為易發病的高危人群。近20年來因糖尿病致死者增加了3倍,是現代十大死亡原因中增長最快的疾病。而肥胖者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是瘦人的2~3倍,愈肥胖發病時間愈早。目前20~35歲的年輕糖尿病人逐年增加。
2.心血管病: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煙等危險行為使患病者大增,我國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齡層趨向老齡化和年輕化兩個極端。前者是老齡化社會的自然現象,后者則與生活工作的緊張程度和不健康行為密切相關。
3.運動系統病:人們長期坐姿工作,造成肌肉僵硬、萎縮,腰酸背痛隨之而來;頸椎病、腰椎病、風濕類疾病、退行性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等也日漸增加,我國風濕類疾病患者已超過1億。骨關節病年輕化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運動不當、過度、過激,造成關節面、軟骨的損傷;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使關節因得不到充分鍛煉而發生廢用性萎縮和退化;肥胖使關節負擔過重導致關節老化等。
4.乳腺癌和大腸癌:在所有的癌癥中,乳腺癌、大腸癌同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有密切的相關性,這兩種疾病在年輕人中發病率明顯提高。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年輕人飲食習慣日趨西化,另一方面,不少年輕人自恃年輕,忽視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忽略了早期癥狀。
此外,免疫系統的老化,可以引起感冒頻發,甚至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種感染和癌癥。實際上,人體從年輕時就啟動了衰老的進程。一般來說,從20歲開始,每10年身體的新陳代謝率減慢2%.也就是說,從這時起如果多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就會變成脂肪貯存在體內。從20歲起,肌肉強度和肺功能也開始下降。到70歲時,身體的所有功能將下降到20歲時的1/3.從30歲開始,腎臟功能也開始下降,30歲以后每年降低1%.我們沒有辦法人為地停止衰老程序,但是可以減慢衰老速度。要抵抗衰老的影響、遠離疾病,自我保健越早越好。青少年時的強化訓練可以延緩體能衰減;僅僅每天簡單地做幾次深呼吸運動,就可以減緩肺活量下降的速度;而每天喝8~10杯水,就能保持腎臟健康運轉。
三、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調節
免疫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系統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妙。一方面,免疫系統和其他系統、器官一樣,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和影響;另一方面,它又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起調節作用,并為它們的正常發揮提供安全保障。它與神經、內分泌系統一起構成人體的“三位一體”防御系統,而它們的功能又隨時受到精神心理狀況的影響。良好的情緒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保持正常穩定,而恐懼、憂慮、悲傷等不良情緒,以及身體疲勞、精神緊張等,則能使之降低或發生功能紊亂。
人體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共同形成一個復雜廣泛的調節網絡,機體內所有細胞、組織無一不受這個網絡系統的調節和控制。當內外條件的變化超過了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的調節能力,該網絡的自穩調節在不同層次上發生紊亂時,正常的基因就變成了致病的基因,遂使正常的細胞、組織、器官發生病變。
例如,化學、病毒等各種致癌物質可使調控基因表達的機制發生紊亂,或使基因的表達逃脫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的調控,則使正常的原癌基因變成異常的致癌基因。在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控下,癌變基因大部分可以被修復,只有在內外環境損害因素的反復作用下,使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在細胞水平上發生紊亂,從而使癌基因過度激活或抗癌基因失活,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平衡失調,才使正常細胞變成了腫瘤細胞。正常細胞往往要經歷4~6次突變才可能發展成腫瘤細胞。在其后的10~20年中,由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控,大部分癌變細胞可以被清除。只有在內外環境的損害因素長期反復的綜合作用下,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在整體水平發生紊亂,才使人罹患癌癥。
四、應激與疾病
應激是人類和動物在經歷或體驗某種緊張情境時產生的一種心理生理狀態,其過程是機體在受到各種強烈因素(即應激原)刺激時所出現的、以交感神經興奮和垂體腎上腺皮質分泌增多為主的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種功能和代謝的改變。任何軀體的或情緒的刺激,只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都可以成為應激原。任何應激原所引起的應激,其生理反應和變化都幾乎相同。
應激是一種全身性的適應性反應,它可以對人有利,也可以有害。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某些應激原的作用。只要這種作用不是過分強烈,作用時間也不是過分地持久,那么所引起的應激將有利于動員機體的身心,以便更好地完成必須完成的任何或者更好地避開可能要發生的危險,也就是說,這種應激將使人們能有效地去應付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局面。這種應激顯然對機體是有利的,因而有人稱之為良性應激。如果應激原的作用過于強烈和過于持久,那么所引起的應激就可能導致病理生理學的變化。許多疾病或病理過程都伴有應激,這些疾病既有本身的特異性變化,又有應激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異的變化。應激在疾病中,不僅有適應、代償和防御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可以引起病理變化。創傷、燒傷、嚴重感染性疾病等的發生發展中,都有應激的參與,但這些還不能算是應激性疾病。只有以應激所引起的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如應激性潰瘍等,才可稱為應激性疾病。
由于應激在上述的情況下可以引起病理變化,故有人稱之為劣性應激。
以上“健康管理師考試大綱: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第三章 第1節)”的內容由中大網校整理,更多健康管理師信息請關注中大網校!
(責任編輯:liusheng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