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教學設計及教案的設計與編寫
一、教學設計的步驟與內容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1.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2.教學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3.傳播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1)研讀課程標準,明確課標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及建議
(2)分析教材。
重點分析:教材內容的知識類型;
教材內容的相互關系;
分析本部分內容的知識脈絡;
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認識功能。
2、學生情況分析
(1)對學生“前概念”的分析
(2)對學生認知方式的分析
(三)教學目標設計
(四)教學的重難點
(五)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1、教學過程設計
2、學習活動設計
3、教學資源設計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二、教案設計與編寫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
1、課題
2、教學目標
3、課型、課時
4、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的核心)
5、教學重點和難點
6、教學方法
7、教具
8、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要做到各個環節銜接、內容充實、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9、作業布置
10、板書設計
(二)教案設計的類型
1、新授課
2、復習課
3、實驗課
4、檢查課
三、教學目標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內容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目標的陳述
1、行為目標的陳述
(1)教學對象
如“學生應該。。。。。?!睍鴮憰r可以省略,但目標必須是針對特定的學習者而提出。
(2)行為
“學習。。。初步掌握。。。建立。。。概念”
(3)條件
在XXX時間內,能獨立完成XX動作
在提供XX資料的情況下,能。。。
(4)標準
認識X個生字,會讀XX等詞語。
2、內部心理與外顯行為相結合
“理解。。。能。。?!?/p>
3、表現性目標的陳述
“在。。。?;顒又?,學生感受。。。”
“在。。。?;顒又校瑢W生體驗。。?!?/p>
“在。。。。情境下,學生討論。。?!?/p>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直觀導入
(1)實物、教具演示法
(2)實驗引導法
(3)視聽導入
2、設疑導入
提問析題法
以舊引新法
懸念導入法
3、趣味導入
故事、事例導入法
游戲、活動導入法
歌謠、謎語導入法
4、目標導入
(二)新課講授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總結
1、系統歸納
即用簡練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把整節課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其綜合概括能力。
2、比較異同
即新舊對比法,是將傳授的新知識與相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或者將并列概念、對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分類比較,找出它們各自的本質特征或不同點。
3、集中小結
將在不同章節中、循序漸進的同一事物的屬性和變化,集中歸納小結,從而掌握某一事物的全貌、概括出零散知識的規律。
4、領悟主體
通過精要論述或揭示本質的提問,頓悟所學知識的主題,做到情與理的融合,并激勵學生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指導思想的行為準則,達到對學生進行個性陶冶和思想品德培養的目的。
第二節 小學綜合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
一、綜合課程
(一)綜合課程的類型
1、學科本位綜合課程
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
2、社會本位綜合課程
3、兒童本位綜合課程
(二)目前在小學設置的綜合課程
1、《品德與生活》課的性質—活動型綜合課程
(1)社會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2、《品德與生活》課程設計的思路
三條軸線: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
二、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自小學3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3課時。
1、研究性學習
在基礎教育課程中,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研究性學習是該板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綜合了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優勢,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造性思維大有裨益。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4、信息技術教育
三、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原則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2)體現每一所學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學校所在社區的特色。
(4)善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