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答案】D此題考查對文學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注意“中國革命傳統(tǒng)”這一關鍵詞
2.【答案】C此題考查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詩中寫的不是荷花就不符合題目要求。
3.【答案】C此題考查文學流派及其作品的掌握,必須是意識流的作品
4.【答案】B.此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掌握,必須是“詩劇”
5.【答案】A此題考查文言實詞。“敝”是“穿破”的意思
6.【答案】B考查詞性和意義,其他三項都錯誤
7.【答案】D.考查成語,其他三項都不正確
8.缺失
9.【答案】A考查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其他三項不符合,
10.【答案】D考查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其他三項均正確
11.【答案】C教師通過評價語言引導學生思維由淺入深。
12.【答案】D該教學活動沒有側(cè)重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這一核心素養(yǎng)
13.【答案】A閱讀積累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
14.【答案】B.教師2需要解決學生偏題和抒情模式化問題。
15.【答案】C關鍵能力包括鑒賞評價、遷移運用等能力,其他選項錯誤。
二、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20分,第17題8分,第18題12分,共40分)
16.參考答案
(1)教師使用音樂資源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是非常實用的。
首先,使用音樂資源體現(xiàn)了教學方式的新穎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更為契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
其次,音樂資源能夠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共鳴,使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課堂里面來;
再次,音樂混合了風聲和簫聲,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學生的教育課堂有機結(jié)合,體現(xiàn)了教育教學的綜合性;
最后,設置的音樂內(nèi)容和所講課文《寒風吹徹》緊密聯(lián)系,能夠更好的切入到本節(jié)所學習的內(nèi)容中來。
(2)作者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來體驗作者的生命意識的。
首先,教師以問答的教學方式,提問學生原文中“寒風”吹來了哪些痛苦的事情,學生從文本中得到直觀的答案,并順勢更進一步提問學生的感悟,得到了學生對文本多維度的情感認知,并且給出肯定性評價;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圈點勾畫出關鍵詞句,并進行朗讀來感悟作者情感,加深了學生對作者的認同;
再次,以多媒體呈現(xiàn)的方式直觀展示刪除的文段,并再次讓學生進行朗讀,從中體悟作者情感。并且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引導學生在面對人生“寒冬”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最后,再次回到文本中來,引導學生學習文本,作者在面對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寒冬”時如何去做的,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緊扣文本來進行教學。
總之,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其方法設置是非常符合高中學生認知特點的,是值得提倡的。
17.參考答案
錯別字:“住足”改為“駐足”,“急馳”改為“疾馳”。
病句:“這些細節(jié)閃耀著自然的光輝,使我們跌倒時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缺少謂語,可改為“這些細節(jié)閃耀著自然的光輝,使我們跌倒時獲得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18.參考答案
優(yōu)點:該文在論證時使用引用論證,說服力強,且文章語言表達優(yōu)美流暢;如文章在開頭引用著名作家川端康的名言以引出本文的論點,給人開門見山的閱讀感受;文章中間部分引用古代著名作家陶淵明的名言,緊扣文章論點,文章結(jié)尾處引用著名作家木心的名言作結(jié),既總結(jié)全文又首尾呼應;全文詞匯優(yōu)美,給人詩意的月度感受。
缺點:該文論證的層次不夠清晰,結(jié)構不夠完整,文章第④段到第⑥段均在論證“如何關注細節(jié)之美”,但是文章前文對“細節(jié)之美是什么,為什么要關注細節(jié)之美”的論證明顯不足,前后文之間缺乏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使文章結(jié)構不夠完整。
三、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9題20分,第20題20分,第21題25分,共65分)
19.參考答案
1.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文,理解文章大意,體會詩歌意境。
②通過品詞析句和小組討論,把握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想象、夸張的藝術特色。
③領略作者為我們描繪的秦蜀道路上的奇麗驚險的山水,感受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2.確立依據(jù):
①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高中語文課程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真情實感。結(jié)合單元教學要求、本課的特點及學生情況,制定以上教學目標。
②根據(jù)單元教學要求,這個單元指導學生學習唐代詩歌。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發(fā)展到唐代,迎來了一個巔峰時期,詩體完備,名家輩出,風格多樣,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詩歌創(chuàng)作浪漫而新奇,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所以設置了:領略作者為我們描繪的秦蜀道路上的奇麗驚險的山水,感受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這一教學目標。
③古典詩歌解讀應以文本為本位,進行細讀,在學生整體感知后,由教師引導分層分析詩句,將詩歌壓縮的內(nèi)容展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淀和思考,只有理解了詩歌的字面意義,文本的深入才有了基礎和前提,體會詩歌的方法精髓在于文本細讀,所以在“細讀文本”部分重點是梳理字句,析詞解句是詩歌解讀的最為基本的方法,所以設置了:通過品詞析句和小組討論,把握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想象、夸張的藝術特色,這一教學目標。
20.參考答案
根據(jù)教學目標②“通過品詞析句和小組討論,把握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想象、夸張的藝術特色”設計片段教學。
1.小組合作,問題探究。
(1)從課文可知,李白對“蜀道難”一詠三嘆,試概括三嘆的內(nèi)容。
明確:一嘆蜀道之高險,二嘆蜀道之驚險,三嘆蜀道之兇險。
(2)說說全詩為什么反復詠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明確:首先明確這是反復(復沓形式)的表現(xiàn)手法,結(jié)合形式結(jié)構和詩歌主題──“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既是作者詠嘆的主題,也是詩意轉(zhuǎn)折和抒情變化的標志。它在第一段出現(xiàn),像晴天霹靂震撼人心,開啟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現(xiàn),承前啟后──承接前面的“畏途巉巖不可攀”,引發(fā)后面的“其險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現(xiàn),曲終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關心之意,溢于言表。從形式上看,每次呼出這句話,都完成了一種韻律的轉(zhuǎn)換,即抒情、議論和描寫之間的交替。
(3)請結(jié)合具體文本,談談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明確:豐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夸張揚厲的筆法,流轉(zhuǎn)華美的韻律。
2.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表演。
方法:PPT播放視頻,想象自己身處詩人身邊,學生在組內(nèi)練習,推選小組代表上講臺表演。
明確:進一步體會古詩情感主旨及表達技巧。
21.參考答案
活動名稱:穿越時空,讀心李白。
活動形式:兩人為一組,一人飾演李白,一人飾演殷璠,“李白”讀詩,“殷璠”說“奇”。
活動過程:我們與李白和殷璠相隔甚遠,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回那個鼎盛的時代,從藝術想象的角度看看殷璠說的“奇之又奇”是為什么。
在第一段中,詩人展開的藝術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1)對蜀王開國的遙想,“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2)對“五丁開山”的敘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3)對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4)詩人善于借助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展開想象,“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給“蜀道難”的命題增添了神秘色彩;
(5)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夸大險情,令人觸目驚心。用飛鳥猿猱來做陪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寫它們的無計可施,來反襯人行的艱難。
由于想象豐富和寫法獨特,就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奇之又奇”的藝術世界。
活動總結(jié):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有一個很明顯的藝術特點就是藝術想象奇特。看來,大家與詩評家的想法是一致的。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試書課包]
考點精講 配套教材 題庫VIP單全科任選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一站式服務 協(xié)議重學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科目三]
精講課程 題庫練習 優(yōu)選學科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