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中,簡答題無疑是一個重要考驗,對于其靈活性不便多說,今天以教育知識與能力一道簡答題為例,在作答時要從知識背景著手,完善、規范答題。
【題目】簡述活動課程的特點
【參考答案】
①直接經驗的形式實現對現實生活文化的吸收、綜合運用和創造。
②強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的經歷、體驗、感受和實際操作。
③經驗課程是以各種活動為組織方式。
④經驗課程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不僅有教師還有學生。
【解析】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兒童中心課程。是與學科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它以兒童從事某種活動的興趣和動機為中心組織課程。因此,活動課程也稱動機論。 活動課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國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家盧梭。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杜威和克伯屈發揚了這一思想,杜威的課程為“經驗課程”或“兒童中心課程”。
主要觀點有:
課程設置應當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科為中心;應當以兒童的直接經驗作為教材內容;教材編排應注意兒童的心理結構。杜威認為兒童有四種本能,并相應地表現為四種活動:語文和社交的本能和活動;制造的本能和活動;藝術的本能和活動;探究的本能和活動。課程設置就應當以這些本能為基礎,并盡量滿足這些本能的要求。他主張教材應當心理化,應當把各門學科的教材或知識恢復到原來的經驗,通過教學把它變成兒童個人的直接經驗。
活動課程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第一,經驗性。注重通過經驗的獲得與重構來學習;第二,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并以此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目標;第三,綜合性。打破傳統的學科框架,以生活題材為學習單元;第四,鄉土性。可以結合不同地區的特點選擇與開展活動。
基本特征是:
第一,主張一切學習都來自于經驗,而學習就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
第二,主張學習必須和個人的特殊經驗發生聯系,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
第三,主張打破嚴格的學科界限,有步驟地擴充學習單元和組織教材,強調在活動中學習,而教師從中發揮協助作用。
因此題目中回答活動課程的特點可以從背景著手,從課程知識來源、學習者自身基礎、組織方式、評價主體、教育目的等方面進行解答。在教授知識時同樣要結合知識點間的聯系和關系,進行講授的同時要教會學員進行理解和記憶。
以上是對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的解讀,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