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乳牙及年輕恒牙的解剖形態與組織結構特點
乳牙于嬰兒出生后6-7個月開始陸續萌出,至2歲半和3歲左右全部萌出。臨床記錄符號ABCDE或I、II、III、IV、V。四個區以5、6、7、8表示。乳磨牙窩溝深度有三種類型:淺度(溝底未達釉質厚度1/2);中度(溝底達釉質厚度1/2);深度(溝底近釉牙本質界)。
窩溝類型:P、V、U、I、IK、C。
IK型是裂隙狹窄,底部稍膨大。
形態明顯不同于后繼恒牙的是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形似第一恒磨牙。
乳牙根管分3類(單純根管、分歧根管、網狀根管)
頰面基底結節(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頜IV頰面接近近中頸部處隆起,呈結節狀,稱頰面基底結節。
卡氏結節(Carabelli’s tubercle):上頜V舌面近中部有時可見隆起的結節,稱為卡氏結節。
乳恒牙的臨床鑒別
①耗度:乳牙明顯
②色澤:乳牙白;恒牙微黃有光澤
③形態:乳牙牙冠高度短,近遠中徑相對較大,頸1/3突出明顯,頸部收縮。
④大小: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⑤排列:在完整牙列中可參考
⑥X線:乳牙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寬大、以及可見繼承恒牙胚
乳牙髓腔形態及臨床意義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時防止意外穿髓
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當心側穿和超出
③乳磨牙髓室底離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
④乳磨牙髓底多見副根管——感染易經此達根分叉處
A型副根管(連通髓室與牙周膜)、B型副根管(起自髓室伸入硬組織)、C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組織)、D型副根管(起自髓室又回到髓室)、E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又回到牙周膜)、F型副根管(包埋在硬組織中的盲管)。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f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