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師綜合能力考點:第二章 社會工作的價值觀與專業倫理
第一節 社會福利思想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一、西方社會福利思想
1、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國家通過法律和政策對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以資金和社會服務等形式來滿足全體國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廣 義:涵蓋了諸于教育、衛生、就業、住房、娛樂、扶貧、救災等領域。
狹 義: 針對弱勢群體的救助、救濟和保障。
2、社會福利制度與政治等意識形態因素密切相關,其價值涉及人的權利和社會公平、社會正義等方面。
3、西方福利觀念的變化:從宗教理念、道德到社會團結和社會權利。
4、現代福利不僅是享受權利,還意味著對他人的責任,本質上是一種公民間的社會關系。
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福利思想
1、《周禮》從愛幼、養老、濟貧、救災和安福六個方面對社會福利作了比較完整的描述,體現了民本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2、儒家強調基于“忠孝”的社會秩序,體現“仁愛”的福利有親疏遠近之分,其目的不是追求社會平等和正義,而是安撫民眾的政治考慮,以社會福利為核心的“仁政”思想,其作為道德哲學在中國傳統道德領域還是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3、道家強調社會平等和自由,順應民意“無為而治”,包含著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倡導的人本主義相似的思想內容,如尊重生命、主張個性自由等。
4、佛教的道德觀強調利他主義,以慈善、博愛為核心,也講究社會平等。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我國封建社會,佛教的“博愛”只能促進民間福利活動的開展,對統治者的政策影響不大。
三、我國當代社會福利制度
1、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的階級色彩鮮明,推行以就業為基礎的“職業福利”和以需要為基礎的“社會福利”,以單位和集體來滿足城鄉人民改善生活水平的需要。
2、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開始推行“小政府大社會”社會福利社會化“,原先由單位和集體包攬的提供福利的責任逐漸由政府、單位、集體、家庭、個人、市場和社會共擔(多元化福利),社會福利注重權利與義務并重、平等與差異同存、公平和效率兼顧。
四、社會福利思想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1、對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影響。社會福利思想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源泉,它包括追求幸福的哲學思想、社會福利政策、社會福利理論,從縱向來看,包括當代社會意識形態和傳統文化內容。
2、對社會工作理論建構的影響。社會福利制度是社會工作實踐的環境,社會工作理論離不開社會福利思想。
3、對社會工作制度的影響。社會福利思想通過既定的社會福利制度對社會工作施加影響,同時福利思想中追求社會公正、社會正義等理念也會直接影響社會工作的時間過程,反過來,社會工作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福利思想,兩者是雙方的相互影響。
第二節 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作用和內容
一、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含義
1、價值觀中的“價值”: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人們 對社會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惡的一種評價和判斷。穩固、系統的價值就是價值觀。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經濟學中的“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它代表該商品在交換中能夠交換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價值通常通過貨幣來衡量,成為價格。
2、社會價值觀是為所有社會成員共享社會基本價值或一般價值。它是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基礎,對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具有導向作用。
3、專業價值觀是受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同時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它是支撐和規定專業實踐的哲學基礎,需要經過系統學習才能掌握并內化。
4、個人價值觀是個人所秉持和依從的判斷標準。個人價值可能與社會價值和專業價值出現不一致,專業的工作者應該選擇遵循專業價值觀。
5、社會工作價值觀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撐社會工作者進行專業實踐的哲學理念。
6、社會工作價值觀以人道主義為基礎,充分體現了熱愛人類、服務人類、促進公平、維護正義和改善人與社會環境關系的理想追求,激勵和指導著社會工作者的具體工作。
7、社會工作價值觀必須建立在當時當地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福利制度所體現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及傳統文化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上。
8、社會工作價值觀是不同于個人價值觀,它是需要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并內化的專業群體價值觀。
二、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作用
(一)理論作用
1、社會工作價值觀是構成專業社會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
2、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確定社會工作專業使命和目標的根據
3、社會工作價值觀是專業教育的核心內容
(二)實踐作用
1、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者的實踐動力
2、通過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標準這種形式,社會工作價值觀可以指導社會工作者的實踐
3、社會工作價值觀是促進社會工作者個人成長的有效力量
4、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維系社會期望和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關系的關鍵
三、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內容
(一)戈登的社會工作價值體系(1965年提出)
1、個人應當受到社會的關懷; P50
2、個人與社會是相互依賴的;
3、每個人對他人都負有社會責任;
4、每個人除了具有人類共同的需要外,每個也是獨特而異于他人的;
5、民主社會的基本特質,在于每個人的潛能都能充分地實現,同時也意味著個人應當通過社會參與而盡到其社會責任;
6、社會有責任提供途徑以消除自我實現的障礙,以便個人的自我實現得以完成。
(二)比斯臺克的社會工作價值體系
比斯臺克(Biestek)于1967年提出,從個人與社會相結合的角度論述,包括九個方面的內容:
個人角度:
1、人的潛能;2、人的責任;3、人的權利;4、人的基本需要。
社會交代:
5、社會功能;6、社會的責任;7、社會的權利。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8、個人對社會的責任;9、人的自我抉策權利。
(三)國際社會工作認同的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基本原則
1、國際社會工作認同的社會工作價值觀
(1)服務(社會工作者的首要目標是幫助處境困難的人,并解決社會問題。)
(2)社會公正(社會工作者應挑戰社會不公正現象)
(3)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社會工作尊重個人固有的尊嚴和價值)
(4)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社會工作者認可人類關系是重中之重)
(5)誠信(社會工作者的所作所為應當誠實可信)
(6)能力(社會工作者應在力所能及的領域開展工作,拓展和增強其專業技能)
2、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基本原則
在操作層面,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基本原則可概括為以下六項基本原則:
(1)接納
接受、容納、相信、尊重
接納不等同于認同服務對象的價值觀
反價值:拒絕、排斥、歧視、偏見、忽視
(2)尊重
人身尊重與權利尊重
對服務對象保持符合社會文化習俗的禮節和稱謂
深刻理解服務對象生命存在的價值、獲得個人發展以及改善生活水平的權利和機會,為其提供適當的資源和優質的專業服務,滿足其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尊重是一種實踐過程
(3)個別化的
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發展個性,社會工作者應當尊重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尊重個性化需求。
為了維護案主的獨特性,社會工作者必須進入案主的主觀世界,盡可能了解案主的生活經驗。只有愿意透過他人的眼睛來觀察世界,社會工作者才可能了解另一個人,并相信案主的個別性是如何豐富且復雜。
當社會工作者受限于自己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他將因忽略案主的獨特性而失去維護案主自我價值的機會。對社會工作者而言,較明顯的刻板印象包括:膚色、性別角色、老年人、殘障人士以及那些過著被主流文化視為偏差生活形態的人。
不同的社會工作方法在應用個別化原則時應有所區別。個案——最強調個別化原則,而小組、社區工作方法則相對關注服務對象的共性需求。
(5)保密
保密是指社會工作者應當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未經服務對象的允許不得向第三者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
保密并不是絕對的。特別情況下必須透露有關信息時,須向機構或有關部門報告,并告知服務對象有限度公開隱私信息的必要性及相關保護措施。
(6)不批判
不批判是指社會工作者不應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服務對象,不應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和價值觀,也不能向服務對象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四、我國的社會工作價值觀
1、強調社會和諧
2、保持家庭和諧與穩定依然是我們社會的主流家庭觀念
3、注重服務的“人情味”
4、重視道德建設
5、體現社會發展的要求
第三節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
一、倫理的含義
1、倫理是人們在人際關系方面所持有的價值信念和行為準則,它包括個人的自我行為控制和調節以及對他人的行為期望標準。
2、倫理一般可分為個人倫理、專業倫理和社會倫理三個層面。個人倫理是人們對個人行為的特別控制和調適。社會倫理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持有的共同的、最基本的行為期望。
3、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具體化,是社會工作專業本身對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所提出的行為標準和道德理想。
二、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作用
社會工作倫理屬于專業倫理是社會工作專業本身對社會工作從業者所提出的行為標準和道德理想。它集中反映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是社會工作制度化的內容和標志之一。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工作者自我約束和自我鼓勵的道德規范。
2、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準則也是服務對象要求社會工作者協助的依據。
3、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共信的保護和保障的標準,也是與其他專業者共信互信的媒介。
4、社會公眾評價的標準。
5、社會工作專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從業人員團結合作的基礎。
三、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特點
社會工作倫理具有以下特點:
1、服務對象利益優先(優先考慮服務對象的利益,保護和發展服務對象的利益)
2、專業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價值與專業價值不一致時,個人價值要服從專業價值)
3、約束和鼓勵并重(對與專業價值相背離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對與專業價值相符的行為則給予積極鼓勵)
4、權威性(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由行業團體共同認可和制定,對業內人士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
四、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內容
(一)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主要內容:
1、對服務對象的倫理責任
2、對同事的倫理責任
3、對工作機構的倫理責任
4、對專業的倫理責任
5、對社會的倫理責任
(二)我國社會工作倫理標準的制定原則
1、現實原則和發展原則相承(在專業發展的起步階段,專業倫理既不能太詳細具體,又要考慮將來專業發展和完善的需要)
2、文化原則和政治原則互補(將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與當前社會意識形態的核心價值協調起來)
3、本土原則和國際原則并重(既要吸收國際社會工作發展的成果與經驗,又要考慮我國現實的社會文化背景的要求)
五、社會工作中的倫理難題及處理
(一)社會工作倫理難題
1、保密問題
2、情理法問題采集者退散
3、價值中立還是價值介入
4、個人利益和社會責任
5、自決原則和知情同意
六、社會工作專業守則
(一)社會工作專業守則的含義與作用
1、什么是社會工作守則?
社會工作守則是社會工作者在專業服務活動中應該遵守的一套規則。由社會工作界(或稱專業團體)共同制定的。
社會工作專業守則的特征包括:
(1)權威性(由社會工作界(或稱專業團體)共同制定,被廣泛認可,違背則受到懲罰)
(2)規范性(以有條理的規范性的條文呈現對社會工作者的服務活動的規定)
(3)目的性(專業守則是約束和指導社工專業行為的手段,保障服務目標的達成)
(4)相對穩定性(在一定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
2、社會工作守則的作用
(1)保障按專業要求開展服務
(2)有效實現目標
(3)有利于維護專業形象
(4)有利于社會工作者的成長
(二)社會工作守則的內容
社會工作專業守則是一套有關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行為規范或約束。
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的態度和行為:
(1)尊重服務對象的權益
(2)嚴守服務對象的秘密
(3)公平服務大眾
社會工作者處理同事關系的態度和行為:
(4)重視同事的工作
(5)共同執行守則
社會工作者與工作機構的關系:
(6)恪守公私分明
(7)信守機構政策
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責任:
(8)充實社會工作知識和能力
(9)促進專業發展
(10)約束不當行為
社會工作者對社會的責任:
(11)增進公眾福利
(12)維護社會正義|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