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社會工作者考試《社工法規與政策》真題及考點解析第一章
1.(2018年第1題)根據社會政策惠及的人群范圍和對象的差異性,可以將社會政策劃分為( )兩種基本模式。
A.整合型和碎片型
B.普惠型和特惠型
C.廣義型和狹義型
D.政府主導型和民間推動型
參考答案:B
考點:社會政策的類型
參考解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政策因其所惠及的人群范圍和對象差異性的不同而分為普惠型和特惠型兩種基本模式。
2.(2019年第1題)根據《立法法》,關于我國行政法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行政法規是行政部門內部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B.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C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D.行政法規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針對行政部門行為的規范
參考答案:C
考點:法規的種類
參考解析:在我國,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制定與發布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
3.(2021年第61題)當前,我國的政府與社會力量在社會福利事業方面的合作主要方式有( )。(多選題)
A.社會力量通過資金投入參與政府主辦的社會福利事業
B.政府通過減免稅收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福利事業
C.鼓勵大型企業向政府捐款以彌補政府社會福利行政經費的不足
D.地方政府將社會力量捐贈的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預算
E.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向參與社會福利事業的社會力量投入資金
參考答案:ABE
考點:社會政策與社會政策運行
參考解析:在我國,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的資源供應有以下幾種基本模式: 一是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福利事業,并在其中分擔一定的資源供應責任;二是政府通過減免稅收和其他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福利事業;三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向參與社會福利事業和其他各類公益活動的社會力量投入資金,形成公共財政提供的資金與社會力量組織的人力相結合的資源供應模式。
4.(2020年第1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 ) 水平。
A.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
B.精細化、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
C.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
D.公開化、透明化、多元化、體系化
參考答案:A
考點:黨的十九大對社會建設的論述
參考解析: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求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并且提出了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5.(2021年第1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 )。
A.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B.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C.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D.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參考答案:D
考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社會建設的論述
參考解析:《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減輕基層特別是村級組織負擔,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