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樣骨瘤疾病檢查
檢查
肉眼所見:術中可以看見瘤巢周圍的反應骨為白色堅硬皮質骨,表面被覆正常骨膜,骨膜很容易剝開。瘤巢為圓形或卵圓形櫻桃紅色小球,在其中央有時可見1-2毫米大小的白色骨化點。有時瘤巢呈長條形或啞鈴形。
鏡下所見:低倍鏡下:完好無損的瘤巢中央由骨樣組織組成,骨母細胞圍繞骨樣組織小梁,瘤巢邊緣為增生的纖維血管組織。高倍鏡下:瘤巢由血管豐富的成骨性結締組織構成,形成大量的骨樣組織。瘤巢周圍為硬化骨。
輔助檢查
1.X線表現 病灶“瘤巢”呈圓形或橢圓形,透光陰影最大直徑不超過2cm,透光中央有點狀密度增高陰影,在透光區周圍常有反應性骨質增生。在長骨可分為以下3型:
(1)骨皮質型:表現為位于皮質內的圓形或卵圓形小的低密度陰影,瘤巢內有時可見高密度點狀鈣化區。外圍有致密的反應骨,反應范圍一般呈梭形,但也可呈不對稱狀,嚴重時可將瘤巢掩蓋而不顯示。
(2)骨松質型:瘤巢偶位于松質骨內,僅在瘤巢周圍有輕度至中度硬化邊緣,瘤巢中央可出現鈣化,也可有骨膜反應。
(3)骨膜下型:少見,瘤巢周圍有輕度硬化,中央瘤巢可使骨皮質表現有輕度壓跡。
2.放射性核素掃描 在活動期表現為廣泛的放射性核素濃集,由于瘤巢和反應區均攝取放射性核素,所以核素濃集范圍大大超過X線上所示的瘤 巢范圍。
3.CT檢查 CT檢查可顯示出瘤巢的大小、位置和中心的鈣化,瘤巢中心血運豐富,增強后有明顯強化。
4.MRI檢查 瘤巢在T1加權像上呈低到中等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號,內部鈣化或骨化明顯者則大部分為低信號。增強后多數瘤巢強化明顯,少數瘤巢可呈環狀強化。
骨樣骨瘤臨床表現
10-30歲最多見,但也可見于1歲以下的嬰兒或60歲以上的老人。男性比女性多見,發病率為2∶1。下肢的發病率約為上肢的3倍,發生于軀干骨者較少見。脛骨和股骨最多見,約占病例的一半。其次為腓骨,肱骨和脊柱等。
病程有特征性,疼痛出現較早,往往于X線片上出現陽性病損前幾個月就已存在,病初為間歇性疼痛,夜間加重,服用止痛藥可以減輕。后期則痛加重,呈持續性,任何藥物不能使之緩解。疼痛多局限,軟組織可腫脹,但受累區很少。有的病人也可沒有疼痛癥狀。病灶較小時,疼痛可伴有血管運動性反應如皮溫增高和多汗。疼痛不一定限于患區也可以放射至附近關節。
X線檢查本病最常見于股骨頸和脛骨上端。但可累及任何骨骼。典型的X線表現是由致密骨包繞的小病灶,大多數直徑小于1cm,中央呈致密度較小的透射線區,可有不同程度的鈣化。少數病例有1個以上的病灶,但是許多病灶可以不同于上述描述,也無證據表明與起病部位及病期有關。通過動脈造影可使其與慢性骨膿腫、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孤立性內生骨疣、無菌性壞死、骨軟骨炎作出鑒別。骨髓炎雖表現充血,但血管形態正常或稍有擴張,也沒有骨樣骨瘤的紅暈現象。骨膿腫和無菌性壞死的壞死中心則表現為無血管區。
(一)皮質骨樣骨瘤有小的透射線區域,周圍是致密骨,病灶位于皮質內,硬化環更明顯。骨膜反應或是成層或是實質同源性的。在疾病后期,病灶可以完全被隱蔽。
(二)松質骨骨樣骨瘤最常見于股骨頸,其次是手足的小骨和椎體。病灶周圍常無很多新骨形成,但有密度增加的骨環包繞病灶。偶見在遠處發生反應性新骨形成。
(三)骨膜下骨樣骨瘤通常表現為骨附近的軟組織腫塊,最常見于股骨頸的內面及手和足。病灶正下方的骨骼有扇形區域,系由壓迫萎縮或骨吸收所致。病灶接近關節時,無反應性骨生成,但可有關節腫脹,充血和疼痛。表現為急性滑膜炎的特征。關節兩端骨除了明顯脫鈣外,沒有其它改變。有證據表明本病可以自然消退,但必需經很長時間。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