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詩文閱讀。(本大題共7小題,滿分31分)
閱讀下面的【甲】【乙】兩篇文章,回答第1—4題。
【甲】唐雎不辱使命(節(jié)選) 《戰(zhàn)國策》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荊軻刺秦王(節(jié)選) 《戰(zhàn)國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1.(3分)對【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
B.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
C.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故荊軻逐秦王
D.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
2.(3分)下列對加點(diǎn)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未嘗聞 嘗:曾經(jīng) B.寡人諭矣 諭:明白 C.自引而起 引:拉 D.卒起不意 卒:突然
3.(3分)下列對【甲】【乙】兩文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甲】文主要通過繪聲繪色的對話來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鮮明地表現(xiàn)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diǎn)。
B. 【甲】文中秦王驕橫狂暴、陰險狡詐,而唐雎表現(xiàn)得正氣凜然、不畏強(qiáng)暴。
C. 【乙】文中荊軻之所沒有行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荊軻想劫持秦王作為人質(zhì),然后跟秦國訂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條約。
D. 【乙】文中荊軻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亂,因為事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無寸鐵。
4.(8分)將【甲】【乙】兩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4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2)(4分)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刺秦王》)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回答第5—6題。
望江南?江南岸
江南岸,云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沉。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遠(yuǎn),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5.(4分)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詞以“江南岸”起句,所寫景物為江岸所見,“半晴陰”是全詞的總體背景。
B.“帆去帆來”一句巧妙化用李賀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別離的情感蘊(yùn)含其中。
C.下片全部實寫,先正面議論,用“興廢事”三字點(diǎn)出懷古之意,再轉(zhuǎn)到具體寫景。
D.詞人即景抒懷,感慨多端,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多愁善感、憤世嫉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E.全詞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轉(zhuǎn)換自然,用語雖然平易,卻含不盡之意,情韻悠然。
6.(4分)詞的結(jié)尾寫道“行客莫登臨”,詞人這樣寫的原因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
7.(6分)經(jīng)典古詩詞默寫。
(1)毅魄歸來日,______。 (2)小大之獄,______。必以情。
(3)______,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4)______,甲光向日金鱗開。
(5)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千變?nèi)f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責(zé)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