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咨詢工程師考試第二章教材公共部門經濟學基礎考點
公共部門經濟學基礎
一、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
(一)由于市場失靈導致的效率損失
(1) 公共產品(如國防);
(2) 外部性(如污染);
(3) 不完全競爭(如壟斷);
(4)信息不完全與不對稱
(二)公平問題
經濟學所能回答的是不同收入再分配方案的成本與收益(有效性)問題。
二、提高效率的公共政策
(一)針對不完全競爭(壟斷)的公共政策
□反壟斷法
□價格管制
□設立公共企業
(二)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外部性問題的根源在于私人成本不等于社會成本。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核心是使行為主體造成的社會成本內部化。
□具體途徑
△對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活動征稅:
△提供消除負的外部性的激勵措施(包括通過補貼促使市場上使用凈化技術改用清潔能源、原材料等減少污染);
△可轉讓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權力(污染許可證):
△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管制)
(三)公共物品與公共政策
□純公共物品要通過公共部門預算來提供;
□由公共部門預算提供,并不意味著必定由公共部門生產,可以把該產品的生產承包給私人部門生產;
□混合物品或服務的供給,一部分可以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另一部分也可以通過政府部門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門給予補貼的辦法通過市場提供。
(四)針對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的政策
□市場機制本身可以解決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帶來的一部分問題。(如信譽)
□政府有必要加強信息方面的管理,促進信息公開,增加市場透明度。
三、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內涵與意義
□內涵
△公共支出是以國家為主體,以財政的事權為依據進行的一種財政資金分配活動,集中反映了國家的職能活動范圍及其所造成的耗費。
□意義
△實現政府財政職能的主要手段
△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和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手段之一
△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
(二)公共支出的三個原則
□經濟效益原則:通過公共支出使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使社會得到“最大的效益”。
□公平原則:通過公共支出提供勞務和補助所產生的利益,在各個階層的居民中的分配應達到公平狀態,能恰當地符合各個階層居民的需要。
□統籌兼顧原則:政府公共支出的結構安排,必須從全局出發,通盤規劃。
(三)公共支出的分類和規模
□公共支出分類
△購買性支出-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如國防支出,教育支出,政府各部門和機構的事業費,政府的投資等
△財政轉移支出-政補貼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還本付息支出等
□公共支出規模
△公共支出規模是指在一定財政年度內通過預算安排的公共支出總額。
△公共支出規模是衡量政府支配社會資源的多少、提供公共物品的數量、滿足社會公共
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
(四)公共支出預算
□公共支出預算是指政府在一個財政年度內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給社會成員大體均等的公共物品與服務所需開支的分配計劃。
□公共支出預算的程序是:預算編制→公共支出預算的審核與批準→公共預算的執行→ 公共預算的決算。
【例題·單選題】
以下哪項措施屬于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A.對該項活動征稅B.制定反壟斷法 C.進行價格管制
D.設立公共企業
【答案】A
【解析】公共政策的分類。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有對負外部性活動征稅(征稅)、提供消除外部性的激勵措施(鼓勵改進技術裝備)、可轉讓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權力(許可證)、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管制);針對不完全競爭的公共政策有反壟斷法、價格管制- 設定價格或利潤限制和設立公共企業。
【例題·單選題】
公共支出是以國家為主體,以財政的( )為依據進行的一種財政資金分配活動。
A.屬地權 B.屬人權
C.事權 D.所有權
【答案】C
【解析】公共支出是以國家為主體,以財政的事權為依據進行的一種財政資金分配活動。
【例題·單選題】
通過公共支出提供勞務和補助所產生的利益,在各個階層的居民中的分配應達到公平狀態, 能恰當地符合各個階層居民的需要,是公共支出的( )原則。
A.經濟效益 B.社會效益
C.統籌兼顧 D.公平
【答案】D
【解析】公平原則是指通過公共支出提供勞務和補助所產生的利益,在各個階層的居民中的分配應達到公平狀態,能恰當地符合各個階層居民的需要。
特別推薦: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