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規劃
園區是指由政府或企業為實現產業發展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它的類型很多,常見的有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科技園區、文化創意園區、總部基地、生態農業園區等。
本節內容主要針對工業園區,其他類型園區規劃應參照有關規范執行。園區規劃是比較全面的長遠發展謀劃,是對園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土地開發、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和基本性問題的研究分析,是未來一個時期指導園區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園區規劃的任務和編制原則
㈠園區規劃的任務
園區規劃的任務是:依據國家、地方有關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相關政策,合理確定園區內的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對各項用地、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安全防災、園區管理等進行總體安排,確保園區建設和園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㈡園區規劃的編制原則
⒈綠色發展原則
規劃應堅持“生態功能不降低、水土資源不超載、污染物排放總量不突破、安全環境準入不降低”四條紅線,注重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滿足環境保護、防火、防爆、安全和職業衛生等要求,建設生態園區。
⒉集約發展原則
⒊成鏈發展原則:培育完善優勢產業鏈
⒋彈性發展原則
規劃應堅持高起點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開發、合理布局;為適應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布局結構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同時滿足分期建設的需要。
⒌因地制宜原則
規劃應突出園區自身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以及自然條件等特點,因地制宜,特點突出。
二、園區規劃的重點和內容
㈠園區規劃重點
園區規劃重點包括下列內容:
⑴分析園區所在地區的基本情況,綜合評價園區的發展條件:
⑵確定園區性質和發展目標,確定園區產業發展方向以及結構,劃定園區范圍:
⑶提出規劃期內園區用地發展規模,確定園區建設和發展用地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
⑷確定園區對外交通系統的布局,確定園區主、次干道系統的走向、斷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確定主要廣場、停車場的位置和規模:
⑸綜合協調并確定園區供水、排水、防洪、供電、通信、燃氣、供熱、消防、環衛等設施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⑹確定園區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⑺確定園區環境保護目標,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⑻確定綜合防災規劃的目標和總體布局:
⑼估算園區基礎設施投資及技術經濟指標,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的建議。
㈡園區規劃內容
園區規劃的成果包括以下各項內容:
⒈總則
⑴規劃范圍。⑵規劃期限。⑶規劃編制依據。
⒉園區發展定位及發展目標
⑴發展定位。⑵發展目標。
⒊產業發展規劃
⒋總體布局規劃
⑴規劃布局準則。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結合新的發展形勢,在三類工業用地的基礎上增加高新技術園區用地。
1)一類工業用地布局準則。此類工業基本上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設置在城市住宅區的相鄰地段,其用地和住宅區之間一般不需設置防護綠帶;此類工業可集中設置組成工業區,亦可與居住用地混合布置,但應規劃成組團設置相對獨立:工業區最好與住宅區之間有商業或工業辦公建筑作為緩沖區。
2)二類工業用地布局準則。此類工業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布局要求相應提高,用地應單獨設置,不得與居住用地混雜;此類工業宜位于污染物擴散條件好,以及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與居住區的綠化防護帶必須根據其污染程度而定,防護距離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業,應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后才可對外排放,不得在城市水源地上游地區布置有水污染物排放的企業,不得在城市上風向布置有氣污染物排放的企業。
需要較為完善的道路系統,應布置在交通運輸好集散方便的地方:應配備有足夠空間設置廢污處理設施;有大量重型車輛運輸和較多露天作業的工業用地,宜在其周邊界面設置較大范圍的綠化隔離帶區,可隔開凌亂的作業和重型車輛所造成的繁忙交通,從而減少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三類工業用地布局準則。此類工業對環境有較大污染,一般應布置在遠郊工業區和衛星城鎮,老城區和城市近郊原則上不安排;其選址應避免對居住區及其他敏感土地用途造成不良的環境影響。嚴禁設置在水源保護地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范圍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園區規劃布局應符合主導風向及環保的要求,選址一般應在城市全年主導風向下風向;園區與周圍居住區、生活服務區必須設置足夠的綠化隔離帶,保持必要的安全衛生距離,并符合相應標準的要求;與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或跨境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設施有方便的交通聯系;有足夠的供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通信等公用工程設施以及存放與處理廢物的環保設施。
4)高新技術園區用地布局準則。高新技術園區的產業具有資金和技術密集、高增值等特征,其融合了高科技工業及其有關研究及發展,主要包括高新產品試驗及分析、電腦軟硬件開發、生物科學產品、高端電子通信器材、光學與電子光學產品、新材料產品等。
這類土地用途類別的重點是科學研究、新科技及新產品的開發,選址應處于良好的生態環境或景色優美的環境之中;連接城市主要道路,交通便利。有便利的交通連接機場、車站,方便經常到訪的商務人員;以鄰近高等教育院校或研究發展機構為宜,以增強與業界之間的合作;亦可設置在居住區鄰近,作為一般工業和居住區之間的“過渡地區”:設有先進的電訊基礎設施,配備完善的輔助及配套設施,包括住宅、配套商業及休息娛樂設施。
⑵功能分區規劃。
⑶土地利用規劃。
⒌交通運輸規劃
⑴一般規劃原則。根據地形、用地四周的環境條件和用地規模,以及運行方式,應選擇經濟、便捷的道路系統和道路斷面形式,并合理確定道路等級;交通系統的組織應有利于園區內各類用地的劃分和有機聯系;園區應有不少于兩條對外連接的主要道路:園區內部道路不宜作為社會道路使用;園區內道路應盡量采用直通道路,避免或盡量少用盡端路;道路系統的設置應考慮防災救災要求及消防通道;道路系統應提供必要的足以容納停泊車輛和起卸貨物的交通設施及場地。
⑵園區道路斷面。道路的寬度應綜合考慮交通、園區的日照通風、地下工程管線埋設、防災等的要求。
⒍綠地系統規劃
⑴一般規劃原則。園區綠地系統一般包括園區公共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等。
⑵綠地控制內容。
⒎園區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
根據園區及配套項目的不同性質合理確定獨立用地和附設在其他建筑內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
應積極引導園區統一集中設置和統一管理員工宿舍。
⒏市政配套設施規劃
市政配套設施包括給水排水、供電、供熱、污水處理、工業管廊等,其用地、容量、標準應考慮產業類別和工藝上的要求結合城市情況綜合加以確定。
⑴給水排水工程規劃。給水工程應適當超前,并留有一定的彈性,以適應將來的發展變化;給水管網的設置要與周邊規劃相協調,與周邊總體主干供水系統相連,園區供水管網宜連接成環,近遠期結合,提高園區的供水可靠性;給水管道沿線設消火栓。
排水體制應采用雨污分流制,并配套建設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所有污水通過處理達標排放。污水管徑及污水處理廠占地留有適當余地,以適應將來的發展變化;根據污水處理廠的位置及污水收集、輸送方向,沿規劃路設置污水管道,必要時設置污水提升泵站;根據地形及排水分區,遵照自然就近和順暢的排水原則,沿規劃路設置雨水管渠,建立完善的雨水排放和防洪系統。
⑵電力、電信、燃氣工程規劃。電力、電信、燃氣工程規劃應按專項規劃要求科學預測,合理配置。
⑶供熱工程規劃。園區宜采用集中供熱模式,供熱站位置應靠近最大用戶或負荷中心。
⑷管線綜合規劃。園區內工程管線綜合規劃應與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區、城市環境、給水工程、排水工程、熱力工程、電力工程、燃氣工程、電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專業規劃相協調。
管線的走向宜沿道路或與主體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線型順直、短捷和適當集中,盡量減少轉彎交叉,各類管線相互間的水平與垂直凈距應符合國家及專業規范的要求。
⑸其他。部分公用服務設施如抽水站、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收集站,可能會造成景觀影響。因此應爭取在其外圍植樹和辟設景觀緩沖地帶,作為屏障,使有關設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在視覺上更加協調。
⒐環境保護
⑴確定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及執行環境標準。⑵水污染控制規劃。⑶大氣污染控制規劃。⑷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規劃。⑸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
⒑綜合防災規劃
⑴人防規劃;⑵消防規劃;⑶防洪規劃;⑷抗震規劃;⑸防地質災害規劃;⑹防氣象災害規劃等。
1⒈重點支撐項目及其投資與效益分析
⑴重點支撐項目。⑵投資與效益分析。
1⒉規劃保障措施
1⒊規劃主要圖紙
【例】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結合新的發展形勢,在三類工業用地的基礎上增加高新技術園區用地。()嚴禁設置在水源保護地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范圍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A.一類工業用地
B.二類工業用地
C.三類工業用地
D.高新技術園區用地
【答案】C
【例】關于園區規劃中交通運輸規劃的說法,正確的有()。
A.園區內部道路宜作為社會道路使用
B.園區應有不少于一條對外連接的主要道路
C.園區內道路應采用直通道路,不得用盡端路
D.道路系統的設置應考慮防災救災要求及消防通道
E.道路系統應提供必要的足以容納停泊車輛和起卸貨物的交通設施及場地
【答案】DE
小編溫馨提示:201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時間是2018年4月14、15日,點擊查看2018咨詢工程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
你的備考還需要了解這些: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