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西醫資格醫師考試正在備考中,小編整理了關于中西醫考試的輔導資料供學員參考,希望對學員有所幫助!
中醫預防學有其悠久的歷史,可以說,中醫預防的思想源于實踐,奠基于《內經》、《難經》,自《黃帝內經》首先提出“治未病”以來,經過歷代醫家的弘揚光大,中醫預防學的理論日臻完善,并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治未病”一詞,在醫書中雖首見于《內經》,但其學術淵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種文獻。如《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反映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國語。楚語》曰:“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為之關籥藩蘺而遠備閑之,猶恐其至也,是之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無日矣”。強調了早期治療,防止傳變的重要性,《禮緯。含文嘉》曾載:“燧人始鉆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說明熟食可預防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這些樸素而原始的防病思想,雖然還未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然觀其主旨,實為“治未病”理論之濫觴。
《內經》在總結前人養生防病經驗的同時,注意吸收古代哲學中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的先進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學說的理論基礎。《內經》中“治未病”的含義主要有三:一是攝生防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一是欲病防作,《素問。刺熱篇》云:“肝熱病者左頰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三是早期治療,《素問。八正神明論》曰:”上工救其萌芽“,《陰陽應象大論》云:”善治者治皮毛“等等。嗣后,《難經》補《靈》《素》之未備,提出了冶未病的另一重要涵義棗治未病的臟腑。七十七難云:”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張仲景將《內經》、《難經》中的”治未病“思想融合,并在臨床實踐中予以發揮,使之作為仲景學說的精髓,貫穿于《傷寒雜病論》中。
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屬于生理范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范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
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在四時氣候變化中,春屬木,其氣溫;夏屬火,其氣熱;長夏屬土,其氣濕;秋屬金,其氣燥;冬屬水,其氣寒。因此,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人體也不例外,必須與之相適應。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這說明春夏陽氣發泄,氣血容易趨向于體表,表現為皮膚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于里,表現為皮膚致密,少汗多尿等。同樣的情況,四時的脈象也有相應的變化。如“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素問。脈要精微論》)春夏脈多浮大,秋冬脈多沉小。這種脈象的浮沉變化,也是機體受四時更遞的影響后,在氣血方面所引起的適應性調節反映。又如人體氣血的運行也與氣候變化的風雨晦明有關,“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素問。八正神明論》)
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在晝夜晨昏的陰陽變化過程中,人體也必須與之相適應。如:“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雖然一晝夜的寒溫變化,在幅度上并沒有象四時季節那樣明顯,但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影響,“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素問。生氣通天論》)這種人體陽氣白天多趨于表,夜晚多趨于里的現象,也反映了人體在晝夜陰陽的自然變化過程中,生理活動的適應性變化。
地區方域對人體的影響:因地區氣候的差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致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旦易地而處,環境突然改變,初期多感不太適應,但經過一定時間,也就逐漸地能夠適應。
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主動的。人類不僅能主動地適應自然,更能主動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爭,從而提高健康水平,減少疾病。如“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素問。移精變氣論》)“凡人居住之室,必須固密,勿令有細隙,有風雨得入”,(《備急千金要方》)“棲息之室,必常潔雅,夏則虛敞,冬則溫密”,(《壽親養老新書》)“積水沉之可生病,溝渠通浚,屋宇清潔無穢氣,不生瘟疫病”(《養生類纂》)等等,都是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的具體措施,說明了中醫學已經注意到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
四時氣候的變化,是生物生長化收藏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是有時也會成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氣候劇變,超過了人體調節機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機體的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自然變化作出適應性調節時,就會發生疾病。
在四時的氣候變化中,每一季節都有它不同的特點,因此,除了一般的疾病外,常常可以發生一些季節性的多發病,或時令性的流行病。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素問。金匱真言論》)正指出了季節不同,發病也常不同這一特點。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氣候劇變或季節交換的時候發作或增劇,如痹證、哮喘等。
晝夜的變化,對疾病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較輕,夜晚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人臟,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因為早晨、中午、黃昏、夜半,人體的陽氣存在著生、長、收、藏的規律,因而病情亦隨之有慧、安、加、甚的變化。
此外,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如:“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素問。異法方宜論》)
由于人與自然界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所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因此,在辨證論治過程中就必須注意和分析外在環境與內在整體的有機聯系,從而進行有效的治療。
如上所述,一般說來,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是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改變的。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就應該“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素問。五常政大論》)而因時制宜。
我國的地理特點,是西北方地勢高,溫度和濕度均較低,東南方地勢低,溫度和濕度都偏高。由于地有高下,氣有溫涼之別,因此,治療上就應因地制宜,“小者小異”,“大者大異”,地域特點不同,治法各有所宜。“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勢使然也。”(《素問。異法方宜論》)
順應自然規律
中醫學認為,人類生活于自然環境中,自然氣候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體。為了不致于在這復雜多變的氣候中發生疾病,機體必然要采取相應的方法來適應之。如順時調攝精神,注意衣、食、住、行等等。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