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共同構成了企業的戰略循環。
(一)戰略分析(回答的問題是“企業的目前狀況”)。
戰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評價影響企業目前和今后發展的關鍵因素,并確定在戰略選擇步驟中的具體影響因素。
戰略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 外部環境分析。
2. 內部環境分析。
(二)戰略選擇(回答的問題是“企業走向何處”)。
企業在戰略選擇階段要考慮可選擇的戰略類型和戰略選擇過程兩個方面的問題。
1. 可選擇的戰略類型
(1) 總體戰略選擇。總體戰略選擇包括發展戰略、穩定戰略和收縮戰略三種基本類型。
(2) 業務單位戰略選擇。業務單位層面的競爭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化戰略三種基本類型。
(3) 職能戰略選擇。職能戰略包括市場營銷戰略、生產運營戰略、研究與開發戰略、 人力資源戰略、財務戰略、信息戰略等多個職能部門的戰略。
2. 戰略選擇過程
約翰遜和施樂斯在 1989 年提出了戰略選擇過程的四個組成部分:
(1) 制定戰略選擇方案。在制定戰略過程中,可供選擇的方案越多越好。企業可以從對企業整體目標的保障、對中下層管理人員積極性的發揮以及企業各部門戰略方案的協調等多個角度考慮,選擇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結合的方法來制定戰略方案。
【提示】三種戰略制定方法的主要區別在于戰略制定中對集權與分權程度的把握。企業可以從對企業整體目標的保障、對中下層管理人員積極性的發揮,以及企業各部門戰略方案的協調等多個角度考慮,選擇適宜的戰略制定方法。
(2) 評估戰略備選方案。
一是適宜性標準,即考慮選擇的戰略是否發揮了企業的優勢,克服了企業的劣勢,是否利用了外部環境提供的機會,將外部威脅削弱到了最低程度,是否有助于企業實現目標;
二是可接受性標準,即考慮選擇的戰略能否被企業利益相關者所接受;
三是可行性標準,即考慮企業是否有相應的資源和能力來實施該戰略。
(1) 選擇戰略。即最終的戰略決策,確定準備實施的戰略。如果由于用多個指標對多個戰略方案的評價產生不一致的結果,最終的戰略選擇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①根據企業目標選擇戰略。②提交上級管理部門審批。③聘請外部機構。
(2) 制定戰略政策和計劃。制定有關研究與開發、資本需求和人力資源等部門的政策和計劃。
(三)戰略實施(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將戰略轉化為實踐”)。
戰略實施就是將戰略轉化為行動,為了將戰略付諸實施,需制定一些關鍵的決策。
(1) 為使戰略成功,企業需要有一個有效的組織結構。制定組織結構涉及如何分配企業 內的工作職責范圍和決策權力,需要做出如下決定:①企業的管理層次數目是高長型還是扁 平型結構;②決策權力集中還是分散;③企業的組織結構類型能否適應公司戰略的定位;等等。
(2) 人員和制度的管理頗為重要。
(3) 公司政治扮演著重要角色。
(4) 戰略實施涉及選擇適當的組織協調和控制系統。
(5) 要保證戰略實施成功,必須要協調好企業戰略、結構、文化和控制諸方面。不同的戰略和環境對企業的要求不盡相同,所以要求要有不同的結構設置、文化價值觀和控制體系。
企業戰略管理的實踐表明,戰略制定固然重要,戰略實施同樣重要。一個良好的戰略僅是戰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戰略實施才是企業戰略目標順利實現的保證。另一方面,如果企業沒有能完善地制定出合適的戰略,但是在戰略實施過程中,能夠克服原有戰略的不足之處, 也有可能最終導致戰略的完善與成功。
【提示】戰略管理是一個循環過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要不斷監控和評價戰略實施過程。修正原來的分析、選擇與實施工作,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