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網校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復習公務員考試課程,特別編輯匯總了有關于公務員考試的相關內容,以供廣大考友參考借鑒,祝大家考試順利!
7、國家機構的組成
國家機構由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國家軍事機關組成。政府機關為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政機構的行政權力與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權力、國家審判機關和國家檢察機關享有的司法權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構成國家權力系統。
8、群眾組織
群眾組織亦稱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包括各種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眾團體、專業團體、群眾自治組織等,如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三大群眾團體;文聯、紅十字會、慈善會等專業團體;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等群眾自治組織。
9、機構編制管理
機構編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礎工作之一,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政治體制狀況以及行政管理科學化程度,通過運用技術手段綜合分析,以確定國家各類法定組織的職能范圍、職責權限、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并進行調控和監督,以實現國家管理系統的精簡、統一、高效。
我國的機構編制工作采取“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領導體制;其在編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務是:職能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
政府機構的名稱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圍)、矢名(管理內容)、格名(表明規格級別)。
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
10、政府機構設置原則
(1)職能優先原則,即:職能是機構存在的前提;科學界定政府總體職能;科學配置和劃分政府職能;以政府職能是否順利實現來檢驗政府機構設置的合理性。
(2)完整統一原則,即:政府職能是完整統一的;行政權力是完整統一的;政府機構設置是完整統一的。
(3)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相適應的原則,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以下幾條規律:
在管理對象和內容不變的情況下,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務的難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進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與下屬人員的能力成正比關系;管理層次與組織效率成反比。
(4)權責一致原則,指在機構設置中,要使機構的職權與職責相稱、平衡,它包含三層意思:設計合理的職位體系;權責相稱的制 約機制;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
(5)精簡與效能原則,即做到機構設置要精簡;人員編制要精干;辦事程序要簡化。
(6)依法設置原則
11、政府機構改革
政府機構改革的動因: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精簡機構和人員的需要;減輕財政負擔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機構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特別在解決干部隊伍老化和領導職數過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并將其寫入憲法。
1988年機構改革。一是提出轉變政府職能的概念,并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政府機構改革的關鍵;二是提出政企分開、黨政分開原則,初步理順黨政關系、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關系、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關系。
1993年機構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機構改革的目標;二是強調了轉變職能的根本途徑是政企分開;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概念,擴大了機構改革的內涵。
12、1998年機構改革目標與原則
改革目標: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干部隊伍,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
改革原則:一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來,把生產經營的權力真正交給企業;二是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調整政府組織機構,實行精兵簡政,加強宏觀經濟調控部門,調整和減少專業經濟部門,適當調整社會服務部門,加強執法監管部門,發展社會中介組織;三是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政府部門的職責和權限,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職能交由一個部門承擔,克服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實現政府機構、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