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名參加中大網校執業藥師培訓學員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網校名師的講解,本站特別做了整理,以方便大家更好的備考2012年執業藥師考試。
【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皮損處于亞急性期,出現滲液減少的狀況下,應選擇的合理用藥是:
A.酊劑
B.軟膏和乳膏
C.糊劑、粉劑和洗劑
D.先用溶液劑,后用油劑
E.溶液劑
學員提問:
為什么這樣選?
答案及解析:
本題選C。
皮膚病一般急性期局部有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劑濕敷,可起到消炎作用; 有滲液者,先用溶液劑濕敷,后用油劑。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以發揮其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 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多用軟膏和乳膏劑,其穿透力強,作用持久,且有潤滑及護膚作用。
【藥理學】
下列關于受體拮抗藥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有親和力,無內在活性
B.無激動受體的作用
C.效應器官必定呈現抑制效應
D.能拮抗激動藥過量的毒性反應
E.可與受體結合,而阻斷激動藥與受體的結合
學員提問:
為什么是C而不是D?
答案與解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拮抗劑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競爭性拮抗劑;一種是非競爭性拮抗劑。 競爭性拮抗劑可與激動藥相互競爭與受體結合,產生競爭抑制作用,時激動藥的量效曲線平行右移,但是激動藥的最大效應不變。 非競爭性拮抗劑與受體形成比較牢固的結合,而阻止了激動藥與受體的正常結合,從而使最大效應下降。 所以,效應器官必定呈現抑制效應是針對非競爭性拮抗劑而言,對于競爭性拮抗劑不成立。 因此C項說法不完全正確。 拮抗劑與受體結合,而阻止激動藥與受體的結合產生相應的效應,也就包括激動藥過量的毒性反應,所以D項是正確的。這也是,藥物中毒后,尋找它的解毒藥的一種途徑。
【藥物分析】
對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測定方法為:取本品約40mg,精密稱定,置250ml量瓶中加0.4%氫氧化鈉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 0.4%氫氧化鈉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搖勻,依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數(E1m)為715計算,即得。若樣品稱樣量為m(g),測得的吸收度為A,則含量百分率在計算公式為
A.A/715×250/5×1/m×100%
B.A/715×100/5×250×1/m×100%
C.A×715×250/5×1/m×100%
D.A×715×100/5×250×1/m×100%
E.A/715×1/m×100%
學員提問:
求答題過程?
答案及解析:
本題選A。
根據公式知:A=EcL,即有c=A/(EL);由L=1cm知,測得的藥物實際濃度 c=A/E=A/715 (注意:此處c的單位是g/100ml),c=A/715÷100(此時單位是g/ml);根據已知條件, mg稱樣量中,藥物的實際含量為:A/715÷100 x 100 x (250 / 5);實際含量 / 稱樣量(mg)=藥物的百分含量。因而答案選A。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