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將于10月19、20日舉行,以下是小編根據2013年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為大家整理的執業藥師考試備考重點,希望對您全面熟悉考試課程有所幫助!
吸收是指藥物由給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除血管內給藥外,其他給藥途徑都存在藥物的吸收過程。通常用吸收速率和程度表示。吸收程度反映藥物進入體循環的量,以生物利用度表示。不同給藥途徑藥物吸收快慢依次為: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腸>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膚。
(一)吸收
臨床常用的血管外給藥途徑有:消化道給藥、注射給藥、呼吸道給藥和皮膚黏膜給藥。
1.消化道吸收臨床常采用口服給藥,具有方便、安全、經濟優點。El服給藥吸收一般經口腔、胃、小腸和直腸吸收。
(1)E1腔吸收口腔吸收迅速,起效快,無首過消除。傳統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可防治心絞痛急性發作。新研制的口腔速崩片、口腔速溶片、口腔速釋片、口腔分散片等,方便了臨床用藥。
(2.)胃吸收 胃為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但吸收表面積小,血流速率慢,停留時間短,因此胃不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胃液在pH 3以下,弱酸性藥物如水楊酸,不解離,易吸收;弱堿性藥物如茶堿、地西泮、麻黃堿,則大部分解離,難以吸收。某些酸不穩定的藥物,會分解失效。
(3)小腸吸收小腸是藥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腸的吸收面積大,藥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血流豐富,加之pH由十二指腸到回盲部越來越高,對弱酸性和弱堿性藥物均易吸收。胃和小腸吸收的藥物都要經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再進入全身循環。有首過消除的藥物進入體循環的藥量會減少。
(4)直腸吸收當患者處于非清醒狀態,或出現嘔吐,尤其兒童不宜口服時可考慮直腸給藥。雖直腸吸收面積不大,但血流豐富,藥物吸收較快,大部分藥不經過肝門靜脈,進入全身循環,減少一些藥物的首過消除。但直腸吸收不規則,甚至對直腸黏膜有刺激。
2.注射部位的吸收 臨床常采用肌內注射(intramuscularly,im)和皮下注射(subcutaneously,。c)。給藥后,藥物沿結締組織向周邊擴散,然后通過毛細血管壁被吸收。由于其細胞間隙較大,藥物常以簡單擴散或濾過方式轉運,吸收快,完全。
(1)肌內注射其吸收速率取決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量,一般水溶性藥物吸收快;有時藥物因其溶解度低,會沉積在注射部位,難以吸收。緩釋葵氟哌啶醇緩慢從肌肉組織吸收,能產生持久的抗精神病作用,而鹽酸氯氮革肌內注射因吸收少而慢,可能無效。
(2)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給藥吸收緩慢,較為恒定,可維持穩定的藥效,但僅適用于對組織沒有刺激的藥物。有些藥物以固體劑型植入皮下,療效可達數周或數月之久,例如左炔諾孕酮皮下植入,達長效避孕作用。
(3)其他途徑給藥動脈內注射、鞘內注射,藥物可在局部發揮作用,減少全身反應。例如肝部腫瘤、頭頸部腫瘤,可將藥物直接注入動脈;有時將藥物直接注射脊髓的蛛網膜下腔,進行脊髓麻醉或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治療。
3.肺部吸收揮發性或氣體性藥物通過肺上皮細胞或氣管黏膜吸收。因吸收速度快、吸收面積大,一些吸人性麻醉劑或某些治療藥物采用肺部給藥方式,可避免首過消除,達到局部治療目的。臨床對哮喘治療常采用。這種給藥方式的缺點是劑量難以控制,而且藥物可能對肺上皮有一定刺激。
4.經皮吸收期望在局部發揮藥物作用,常采用局部給藥,如克霉唑乳膏,可直接抹于皮膚上,治療真菌感染。緩釋藥物可采用透皮貼劑,如抗心絞痛藥硝酸甘油和鎮痛藥芬太尼貼劑。透皮貼劑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取決于用藥的面積、藥物的脂溶性及皮膚受損情況,如濕疹、潰瘍或燒傷等創面,藥物吸收可顯著增加。不同部位的角質厚度不同,藥物吸收依次為:足底和手掌>腹部>前臂>背部>前額>耳后和陰囊。
(二)影響吸收的因素
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藥物的理化性質、藥物劑型、生理病理等因素。
1.藥物的理化性質一般而言,弱酸性藥物在胃中易吸收,而弱堿性藥物在小腸中吸收。由于小腸吸收面積大,藥物吸收以小腸為主。多數藥物以簡單擴散方式吸收,吸收程度取決于藥物分子大小、離子化程度和脂溶性。既不溶水,也不溶于脂的藥物難以吸收。口服硫酸鎂,不被吸收而有導瀉作用,硫酸鋇可作造影劑。
2.藥物劑型藥物制劑的釋放速率和在胃腸中的溶解速率影響藥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如果藥物的釋放速率和溶解速率比跨膜轉運速率快時,藥物的跨膜轉運速率是吸收的限速因素,如新霉素在胃腸中溶解快,但很難透過胃腸壁,吸收差;灰黃霉素在胃腸液很難溶解,故吸收不完全。同為注射劑,水溶液吸收迅速,而混懸劑、油劑和植入片吸收慢,往往在局部形成藥物儲庫,作用持久。
3.首過消除某些藥物在通過胃腸黏膜和肝臟時,部分可被代謝失活,進人體循環藥量減少,稱首過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或首過效應(first—pass effect)。如硝酸甘油,單次通過肝臟即有90%被代謝,因此口服療效差,需采用舌下、靜脈滴入、吸入或經皮給藥。有首過消除的藥物還有普萘洛爾、利多卡因、丙米嗪、嗎啡、維拉帕米及氯丙嗪等。
4.吸收環境其主要涉及胃腸內容物、胃腸液酸堿度、胃腸蠕動和排空、血流量等。食物對不同藥物吸收的影響不一,食物可延緩利福平、異煙肼、四環素等藥物吸收;含有脂肪性食物會增加灰黃霉素吸收,因其可增加灰黃霉素在胃中的溶解,并抑制胃排空;適當增加胃腸蠕動,促進固體藥物制劑崩解、溶解,有利于藥物吸收。
一般反映藥物吸收快慢、多少的主要藥動參數有達峰時間,達峰濃度、藥時曲線下面積、生物利用度等。這些參數也間接地反映藥效的快慢和強弱。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執業西藥師歷年真題 考試培訓 執業西藥師發展前景 掌上學習平臺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